拈花集275:痛風

楊惟婷

 

一、何謂高尿酸血症?

普林是體內遺傳物質上的一種含氮物質,普林可來自於身體自行合成、身體組織的分解及富含核蛋白的食物;普林經由肝臟代謝形成尿酸,最後由腎臟將尿酸排出體外。
當男性每100毫升血液中的尿酸值在7毫克以上,女生在6毫克以上時,便稱為高尿酸血症

 

(一)可能造成高尿酸血症的原因?

1、攝取過量富含普林或導致普林合成增加的食物

2、尿酸的合成增加

3、腎臟排除尿酸受阻

4、腸道排除尿酸受阻

 

(二)長期高尿酸血症可能引起?

1痛風性關節炎

2、腎臟病

3、尿路結石

4、並常併有高脂血症

5、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

 

(三)普林含量高的食物:

•發芽豆類、黃豆。

•雞肝、雞腸、鴨肝、豬肝、豬小腸、牛肝等。

•白鯧魚、鰱魚、虱目魚、吳郭魚、白帶魚、烏魚、吻仔魚、鯊魚、海鰻、沙丁魚、小魚干、扁魚干等。

•小管、草蝦、牡蠣、蛤蜊、蚌蛤、干貝等。

•豆苗、黃豆芽、蘆筍、紫菜、香菇。

•肉汁、濃肉湯(汁) 、雞精等。

•酵母粉。

 

二、何謂痛風?

痛風是一種急性的關節炎發炎的關節會有很明顯的紅腫、發熱、疼痛的現象。
但痛風發作的時候通常只會影響一個關節,且下次發作卻有可能跑到其他的關節。例如上一次是腳踝的地方發作,讓你痛到沒有辦法踩在地上走路,但是這一次的發作卻有可能跑到了膝蓋,讓你身體想蹲卻蹲不下去。

 

痛風發生的主因,是因體內的普林代謝異常,導致高尿酸血症,而使尿酸鈉鹽沉積在關節腔內,造成關節腫脹和變形

(一)痛風和高尿酸血症有什麼關係?

痛風,聽起來好像很痛的疾病,其實並不會讓人「全身痠痛」。如果全身到處痠痛,比較可能的原因是因為過度的工作或激烈運動(例如參加運動會後幾天的全身痠痛),身體負荷不了而產生全身性的反應,或者是因為身體被病毒或細菌感染(例如流行性感冒的時候會覺得肌肉痠痛,全身懶洋洋的),很少是因為痛風所引起的。

 

據文獻報告:罹患痛風的機率,隨著血液中尿酸濃度的升高而顯著增加。

 

(二)痛風的臨床徵狀

痛風的臨床徵狀分為四個階段:
1、無症狀的高尿酸血症

2、急性痛風

3、不發作期

4、慢性痛風性關節炎

 

(三)誘發性痛風

誘發性痛風的因素有:外傷、飲酒、手術、暴飲暴食、出血、感染、放射線治療、藥物或饑餓等。

 

三、痛風患者的飲食控制

林口長庚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余光輝表示,最新研究發現,痛風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約為尿酸值正常者的2倍,整體死亡風險高出約50%。且台灣近年痛風患者已有年輕化趨勢。

 

余光輝參考「台灣常用食物的嘌呤和嘧啶含量之分析」資料,將豆干、豆腐、豆漿、味噌、綠豆、紅豆、花豆、黑豆等豆類及其製品,以及旗魚、黑鯧魚、草魚、鯉魚、紅鱠、秋刀魚、鱔魚、鰻魚、烏賊、螃蟹、蜆仔、魚丸、鮑魚、紅魽、鯊魚皮、蝦等海產食物,列為患者依照醫囑,宜限量的食物。

 

至於黃豆,雞肝、雞脾、豬小腸、豬肝、鴨肝、牛肝等肉類與內臟,加臘魚、白鯧魚、鰱魚、虱目魚、吳郭魚、皮刀魚、四破魚、白帶魚、烏魚、鯊魚、海鰻、沙丁魚、小管、草蝦、牡蠣、蛤蜊、蚌蛤、干貝、小魚干、扁魚干、烏魚皮、白帶魚皮、吻仔魚等水產品,以及曬乾香菇、紫菜、酵母粉等,最好不要食用

 

余光輝表示,理想的血中尿酸值不超過6(mg/dL),使用降尿酸藥物,可減少低急性發作、關節變形、腎臟傷害的風險,患者應長期追蹤治療,搭配飲食控制

 

基本上,影響痛風較大的是肥胖、喝酒、水分不足、海產食物及肉類吃太多。所以,痛風患者的飲食原則如下:
維持理想體重,若體重超重時,應慢慢減輕,每月以減重1~2公斤為宜;且不宜於急性發病期減輕體重。

不過量攝取蛋白質。在正常情形下,每人每天每公斤理想體重以攝取1公克蛋白質為宜。

急性病發期間,應儘量選擇普林含量低的食物,如:蛋類、奶類、米、麥、甘薯、葉菜類、瓜類、蔬菜及各式水果,蛋白質最好完全由蛋類、奶類供應。

非急性病發期,則應力求飲食均衡,並避免食用普林含量過高的食物。

•烹調時用油要適量。少吃油炸食物,避免經常外食。

黃豆及其製品(如:豆腐、豆干、豆漿、味噌、醬油、豆芽等),雖含較高量的普林,但因普林的種類與肉類不同,故於非急性發病期,仍可適量攝取

•避免攝食肉湯或肉汁(因為經過長時間烹調的肉湯或肉汁,通常含有大量溶出的普林)。

•食慾不佳時,須注意補充含糖液體,以避免身體組織快速分解,誘發痛風。

多喝水

避免喝酒(空腹飲酒易飲起急性發作)。

避免暴飲暴食

 

1876年以來證實「喝發酵酒會造成痛風」,針對頗令貪杯痛風患者扼腕的酒類,近年的研究仍顯示,一天喝15公克的酒精量,就足以增加血清尿酸值0.99mg/dl。不過,根據第3屆美國營養調查,攝取葡萄酒15公克的酒精量,卻可降低血清尿酸值-0.23mg/dl,不過機轉未知。劉玉來表示,也許與其飲食習慣有關,但如果痛風者有高血壓、心臟病,仍不建議喝葡萄酒。

 

總之,每減少5公斤體重,痛風發生率就減30%,因此,痛風患者應適度減重。

且大量的肉與海鮮是痛風的危險因子,痛風者應減少蝦貝、魚類的攝取,每周吃一至二次就好。

另外,每天2000至3000CC的水分,有助尿酸從腎臟排泄,最好定時每2至3小時喝300CC的水,每天喝6到8次。

 

此外,研究顯示,低脂奶品與痛風的危險性有負相關,已獲得實證,因此建議患者每天喝杯240CC的脫脂奶或低脂優酪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宅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