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花集71:《九○%得病自己會好》

楊惟婷整理

 

本書作者岡本裕醫師是日本腦外科醫生,同時專長惡性腫瘤的臨床治療與研究。本書是作者二十多年診療觀察的經驗結晶。

 

作者在書中將人類的疾病進行分類如下:

第一類疾病:看不看醫師都會自動痊癒(佔日本日常診療業務的7至9成)。

第二類疾病:看了醫師才會痊癒,不看醫師就無法痊癒。

第三類疾病:看不看醫師都不會痊癒。

 

岡本醫師將罹患第一類疾病的患者戲稱為「肥羊患者」:

包括新陳代謝異常、過度壓力、不良生活習性、環境因素干擾,以及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的諸多疾病。

 

岡本醫師的論點是:這些疾病不需吃藥,只要調控這些因子就能得到「體內平衡」而自癒。吃藥反而會破壞體內平衡、抑制腸內淋巴系統的正常免疫功能,進而阻礙自癒能力。

 

他也大胆挑戰現今主流醫學領域——醫療經濟學的最敏感神經。
他的大膽批評包括如下:

  (1)患者等候三小時卻得到看診三分鐘;

  (2)不太需要的檢查做了一大堆;

  (3)高價及高科技的檢查做了太多;

  (4)吃了一大堆不需要吃的藥物。

 

他舉例說,一九八○年代初期到一九九九年的十幾年之間,日本有一種叫做「腦循環代謝改善藥」的假藥非常流行,標榜能改善腦梗塞、預防及治療癡呆症。據說在那段期間,「腦循環代謝改善藥」狂賣了兩兆日圓(約新台幣六億六千五百萬)以上,但其實一點效果也沒有。在這十幾年傻傻吃藥的消費者,頓時都成了被詐騙的受害人。當然,也有人因為吃藥引發副作用而喪命。

 

岡本裕醫師指出:其實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膽固醇過高、肥胖、痛風、便祕、胃潰瘍、頭痛、腰痛、過敏、失眠、自律神經失調……這些佔門診百分之九十的病,實際上不必吃藥就會好。你能想像嗎?

 

而他治療與給過建議的慢性病及癌症病患,復發率卻很低,這又是怎麼辦到的?

他提出各種疾病如何自癒、不需求醫之道,更指出,疾病不是醫生治好的,疾病其實都是自己好的,醫生不過是給病患一個治癒的環境,太依賴醫生的話,會讓身體失去治癒的原動力

 

他更指出:

◎當個「聰明」患者,比當個醫生眼中的「好」患者,你得到痊癒的機率更高。

◎ 「好患者」就是會定期回診的病人,因為會替醫院帶來穩定收入。

◎ 不是不吃藥,而是吃藥要有期限;如果一直吃不好,就要檢討原因。

◎ 血壓高未必需要吃藥,壓力大、作息亂才是腦溢血主因。

◎ 血糖標準降低,於是糖尿病患者暴增幾百萬人,但並非都需要吃藥。

◎ 膽固醇愈低愈好?其實膽固醇在220~280mg/dl的人,最長壽。

◎ 新陳代謝症候群,根本不必看醫生。

◎ 連醫生都未必知道,腸子是人體最重要的免疫器官

◎ 制酸劑並不能治療胃潰瘍。

◎ 常吃頭痛藥會刺激交感神經,可能引發其他疾病。

◎ 腰痛別馬上貼痠痛貼布。

◎ 過敏、溼疹,不用擦藥膏,多攝取發酵食品就可以治好。

◎ 抗憂鬱藥物,可能讓人更不開朗。

◎ 晚餐不要太晚吃,就能改善失眠。

 

岡本醫生同時也提出幾點養生的好習慣。他說,想要不生病、提高自癒力,最好能養成以下的生活習慣

 

1. 坐姿不前傾,就能改善很多疼痛症狀

2. 偶爾緩慢地深呼吸

3. 堅持食材

4. 不可輕忽便祕

5. 按摩小腿部,可以改善全身血液循環

6. 按摩手指,就能維持自律神經的平衡

7. 按壓百會穴,刺激分泌腦內嗎啡,提高自癒力

8. 養成洗冷熱水澡的習慣,能遠離感冒

9. 睡覺不只是休息,睡足七小時才能徹底修復人體自癒力

10.把看電視改成每天散步一小時或六千步,半年體重九十變六十

 

人類的罹病病因錯綜複雜,包括基因(先天性遺傳體質)、環境因子、感染及體內恆定狀態的破壞、自體免疫反應、神經-內分泌系統的失衡……等眾多因素。

 

現代醫學之父、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醫學院威廉.奧斯羅教授的傳世名言:「醫學是一門機率的科學。」至今仍是為醫療上的最高指導原則。任何疾病即使經過高科技的檢查、高明醫師的邏輯推理,所下的診斷及治療仍然有很多的盲點存在。

 

一般西醫醫師在醫院所學的,都是以破壞方式來達到治病療效,只有治療醫學而無預防醫學,對急診急救確有一套,但對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癌症卻束手無策﹔

 

中醫診斷望、聞、問、切,雖無科技佐證,但是治療很溫和,也很注重調理

 

自然療法著重回歸自然,主張不吃藥,以自然有機生機,來提高病人免疫力 ,讓病人發揮自癒力。

 

基本上,各個學派各有優點、彼此可截長補短,只要能治好病人就是好的醫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宅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