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職春秋1-13:陶行知“教、學、
做合一”教學模式
楊惟婷
職業教育的特點是為社會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是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以促進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為目標。
技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適應技職教育特點,將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有機結合,在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和理論知識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業能力和創新能力,是促進技職教育教學品質不斷提高的重要措施。以此來帶動專業調整、課程建設、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
一、“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意涵
上世界20年代,大陸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對“教學做合一”的解釋是:“事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的方法要根據做的方法,學的方法要根據做的方法,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在教學生學”。
體現在課堂教學中就是“教學過程中教怎樣做事,教師邊做邊教,學生學習過程中學怎樣做事,邊做邊學”。可見“教學做合一”以“做”為中心,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重視知識的應用性。
2006年,教育部16號檔對“教學做”一體化、實施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更加明確的要求。這既是課程建設與改革、提高教學品質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教學做”的內涵是教學與生產勞動、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其實質是教學過程的實踐性,它的切入點是“工學結合,校企合作”。
二、“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構建
(一)硬體條件的建設
建設集教、學、做於一體的教學場所,是實施一體化教學的硬體保障,是實現教學模式轉變的重要條件。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要模擬職業氛圍,購置或自製必需的教學實訓設備,教室的佈局、設備的擺放、室內環境等要體現職業特色;
2、要注重一體化教室功能的開發,將專業教室建設成融合講解、實訓、實驗、考工等於一體、能承載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的教學工廠模式,拓展一體化教室的多媒體教學、實物展示、演練實訓、實驗、考工強化訓練等多種功能;
3、要引進企業文化,將企業氛圍融入到教室和實訓室,營造企業崗位化工作環境,發揮環境育人的功能,使學生能感知企業精神,促進職業意識和素質的養成。
4、加強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一體化教學改革的平臺,職業院校應成立校企合作的專門機構,如校企合作辦公室、校企合作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等。
在一體化教學過程中,通過校企合作、產學結合的方式,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改革方案,聯合開發課程、進行課程設計、制定課程標準等,將企業的氛圍引入教學建設和改革,建立新型的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模式。
(二)軟體建設
1、構建一體化的課程體系
構建基於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是一體化教學改革的核心。課程體系的構建應按照職業崗位和職業標準,有機整合專業的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以突出職業本位、強化技能訓練、提高學生就業能力為目標。
綜合來講,目前的課程內容大部分缺乏相應實現“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技能訓練內容,許多知識實用性不強,理論過深,課程結構不合理,無法開展教學實踐。
因此,要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對課程所涉及的實際工作崗位任務進行社會調研,充分研究企業的崗位特點和任務分析,基於工作過程構建課程體系,將培養目標轉化為課程目標。
同時還要將企業對崗位所需的新知識、新工藝、新規範納入到課程體系中,實現學校課程體系與區域經濟及企業、行業的對接。
2、構建一體化教材和課程標準
教材是教學內容的載體,沒有一體化教材,就無法實施一體化教學。進行一體化校本教材的開發,要吸收國家標準、依據崗位能力和職業技能鑒定標準,注重教材的實用性和有效性。
一體化課程標準是實施一體化教學的主要依據,主要包括課程教學標準、課程考核標準等。教學標準要體現以企業工作過程為課程設計基礎的教學內容。
3、師資隊伍的建設與管理
傳統上在教師隊伍的建設與管理上採用的是理論課教師與實踐課教師的分開。
一體化教學過程上要實現教學與實訓、實踐的一體化,理論教學與實際操作必須同步進行。自然需要一批適應“教學做一體”教學模式的“雙師型”教師。
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可採用以下途徑:
①安排專業教師深入生產一線,參加生產實踐,提高專業技能;
②學校有計劃地培訓專業教師,鼓勵教師通過技能鑒定成為技師或高級技師;
③有計劃地組織教師參加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的培訓,鼓勵教師參加企業科技公關和產品研發;
④開展校企雙向兼職,企業高管兼任系部主任或教研室主任,聘請精通企業行業工作程式的技術骨幹作為兼職教師,學校教師兼任企業工程師,使教師從擅長對學科能力的分析轉向對職業任務的綜合,從擅長工程設計轉向技術的設計和實施,掌握新的教學思想,適應新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師的一體化教學能力。
4、制定一體化教學的管理制度、教學評價標準及激勵機制
為保證“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效果,應當建立相應的考核機制、監督檢查等一系列有效的專案管理制度,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和措施。
首先,為更好地定性和定量評價教師的一體化教學能力和學生的學習效果,必須建立一套覆蓋課堂教學、實踐教學、頂崗實習和訂單培養全過程,體現工學結合的教學標準和考核標準,包括一體化教學效果的測評標準和教師一體化教學能力的測評標準。前者旨在測評培養的學生能否達到預期的培養目標,即學生畢業後能否符合准就業條件,成為企業或單位的有用人才;後者旨在解析教師一體化教學能力的要素構成及其指標,從而衡量教師的一體化教學能力的強弱優劣,以便不斷提高教師的一體化教學能力。
其次,也要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及激勵政策,例如,將教師參與改革取得的成果,作為評價教師能力和水準的重要內容,列入職稱評定、職務晉升的重要條件。
5、加強教學研究工作
教學研究是一體化教學改革的先導。“教學做”一體的教學模式改革涉及課程體系構建、課程開發、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教學組織和管理等方面,是一項系統工程,為此,應加大研究力度,將其作為教學改革研究課題進行專項研究,充分體現產學結合和工學結合的思想和理念,發揮教學研究在教學改革方面的先導作用。
三、紹興中專以崗位技能為核心的模組化課程設計案
例
從07年開始紹興中專對專業課程設置、課程標準進行了一系列的模組化改革。改革首先在機電、染整兩個專業試點。基本過程是:
調研——實踐技能的開發——課程的整合——教材的編寫——課程模組的實施——過程與反思。
在構建新的課程模式下,針對不同的專業技能要求,紹興中專有針對性地進行了教學模式的探究,嘗試實踐了“做中教”、“做中學”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動”中感知,在“做”中求知,在“用”中增知,形成了“技能車間化”式的項目教學、案例教學和情景教學為特色的技能教學模式。
(一)工科類專業:項目教學法和模擬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是將一個相對獨立的任務項目交給學生完成。
從資訊的收集、方案的設計與實施,到最後的評價,都由學生具體負責。教師起到諮詢、指導和答疑的作用。它強調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和協作工作的能力,學生掌握工作思路和方法。
模擬教學法是一種以教學手段和教學環境為目標導向的方法,分為模擬設備和模擬情境兩種類型。
模擬設備主要靠實驗實訓設備支撐,學生可以在訓練中通過自身回饋感悟正確的要領,及時糾正、反復練習。
模擬情境主要是根據專業要求,類比一個社會場景,具有與實際相同的功能及工作過程,通過這種教學讓學生對自己的職業崗位有一個比較具體的、綜合性的全面理解。特別是一些屬於行業特有的規範,可以得到深化和強化。
紹興中專機電類專業中的的數控加工、電工、鉗工技能等,建築類的五大員實訓,化工類的化工工藝檢測等都可以用到這兩種方法。以建築專業教學的制圖模組為例,教師佈置給學生的任務是以某一實際建築為藍本,描繪建築外型圖。學生們都穿著施工服、戴著安全帽、拿著測繪工具,模擬工地操作場景。然後教師把學生分成若干工作組,指定組長。各工作組就地取材,分佈在教學樓、圖書館、實驗樓等樓群前,組員們分別進行測量、資料記錄等工作。接著將取得的資料匯總,以小組為單位,繪製出圖紙,完成工作專案。
(二)文科類專業:案例教學法和角色扮演法
案例教學法是在針對解決問題和決策的行為環境中,形成職業行為能力的一種方法。它特別適用於課堂上對實際職業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其宗旨不是傳授最終真理,而是通過一個個具體案例的討論引發學生的思考,發展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外貿專業的進出口實務教學中,就可以舉出許許多多發生在生活中的貿易案例,交由學生討論問題的解決方案,從中獲得外貿業務的實踐知識。
而財會專業的課堂還可以進行角色扮演,比如銀行業務員與顧客之間發生衝突,如何應對這種 衝突並且合理地解決問題。
四、跋尾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由此可以理解,任何教育活動都是教學做合一的統一過程,目的在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並且能真正體會到學習樂。
參考文獻:
[1] 于孫姆.“教學做合一”思想對當代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的啟示.教育探索,2008.(2)
[2] 王琴.試析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系統化改革趨勢.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9.(8)
[3] 任雲暉.“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在高職教學中的應用實踐.無錫南洋職業技術學院論叢,2009.(3)
[4] 羅蔓,莫薇,甯文珍.“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中國電力教育,2009.(6)
[5] 楊潔.德國高等職業教育發達原因探析.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9.(8)
[6]婁華水、於芳,中職模組化教學體系的構建,國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網,2010-05-11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