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小事20:人口負債時代來襲
楊惟婷
◎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
因家庭形態改變,年老的長輩或因子女不在身邊,或不想打擾子女的生活,當老伴過世之後,選擇獨居的老人將愈來愈多。加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觀念日趨淡薄,形成棄養老人、獨居老人潮。
今年,內政部和經建會不約而同地發布了一連串人口海嘯警報:
目前,全台灣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有248萬人,占總人口的一○.七%;但是十五年後,老人將倍增為475萬人,占二○.三%。這接近五百萬的老人,意味著走在路上,每五個人中就有一位老人,台灣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五十年後,老年人口更將占四二%!
由於嚴重的少子化問題,加上明年起嬰兒潮世代(1946年到1964年大量出生的人口稱為嬰兒潮世代)開始步入65歲,形成一波可觀的老人潮,造就了全世界老得最快的國家——台灣。
現在,台灣是七個有生產力的青壯人口養一個老人,十五年後變成三個養一個,二十五年後就開始人口負債——每兩個青壯人口撫養超過一個小孩或老年人,幾乎是一比一的沉重負擔。
◎長期照護險上路?
台大社會工作系副教授王雲東指出,○八年政府先推出「十年長照計畫」,並培訓本國的照護服務員,受訓九十小時即可取得資格,但是參加者多是中年失業者,而且這些人力並沒實際投入照護工作,約流失了八成。
尤其,長照十年計畫只能照顧到五萬老人,但台灣實際上有二十幾萬老人需要照護;二十年後台灣將有四十萬失能失智老人,照護服務員需求極大。
而對老人政策話題,政府最想要上路的是「長期照護險」,希望派出照護服務員,給付老人居家的照護「服務」,或補貼部分入住安養機構費用。
此立意想仿效日本已實行二十年介護保險制度的台灣長照險,儘管起步太晚、太倉卒,卻不得不做;但目前政府在人力的配套規畫,和事前的宣導上,都明顯不足。
政府希望「由本國人照顧本國人」;但偏偏本國人根本不愛從事照護工作。當老人潮來襲之後,照護人力短缺,將是長照險上路的最大絆腳石。
台北護理學院長期照護研究所所長李世代便指出,日本介護保險上路前,以約五年進行全國宣導,甚至編入教科書,讓國小學童也理解日本的高齡化危機、推行介護保險的必要性。
在人力上,日本將照護服務員專業化、證照化,還成立照護學校,專門培養照護人力。例如健保給付,是由專業的醫師判斷,介護保險給付服務,則由專業的照護經理(care manager)來判斷,地位和醫師平行;所以照護服務員的角色是專業、有升遷路徑、有社會地位的,自然能吸引民眾投入。
現行十年長照計畫中,受政府委託的弘道基金會北市服務處主任謝延仁感嘆,招募的照護服務員提供老人居家服務時,常被老人或其家人當作「幫傭」使喚,「要他們跑腿或拖客廳地板」。
◎高齡化社會將全面改寫產業結構、生活環境
輔大護理系副教授陳惠姿指出,高齡化社會到來,將全面改寫產業結構、生活環境的遊戲規則。
陳惠姿指出,二十年前她在美國匹茲堡念書,那裡是美國最「老」的城市,當時老年人所占比率就有22%,「那裡很多紅綠燈要120秒,就為了讓老人過一個馬路,而到麥當勞還能買到老人餐(senior meal)。」
另以交通法規為例,各國已意識到銀髮族開車的安全性。如英國明定七十歲以上老人強制更新駕照——須有醫師證明和視力測驗,才能取得駕照;日本則是七十一歲以上的老人,駕照效期只有三年就須更新。
但台灣駕照六年一換只是行政手續,每年要驗車,卻不必驗「人」。○七年,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曾研擬六十五歲以上老人,須每年換照的法規。這項關係銀髮族開車安全問題的駕照定期更新政策,遲至今日仍無任何行動?
所以,面對台灣人口老化的新課題,老人照顧政策若缺乏計劃性宣導、未建立照護服務員的專業地位、若不從觀念上突破迷思,政府和整個社會環境將缺乏前瞻和因應,未來將很難讓老人有尊嚴、幸福的安度餘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