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品劍20:貨幣創造

楊惟雯


一、何謂貨幣?

大多數的人直接聯想到的就是「錢」,但在經濟學上對貨幣的定義較為廣泛,係指在一個經濟社會中,為社會大眾普遍接受,可作為交易媒介、價值標準、清償債務的工具。

一般來說,人們因交易動機、預防動機或投機動機,而產生貨幣的需要。所以,貨幣至少須具有以下二個主要的功能:

1、基本功能:價值的標準、交易的媒介

2、引申功能:價值的儲存、延期支付的工具

 

二、貨幣如何被創造?

1、由央行(國家的銀行)控制的準備貨幣
央行發行流通在市面上的通貨淨額保有之銀行準備金,稱之。

通常,央行會透過訂定存款準備率、重貼現率及公開市場操作來引導利率走向,執行貨幣政策。

 

2、由商業銀行創造的存款貨幣

指個人或企業在商業銀行的支票存款、活期存款及活期儲蓄存款

商業銀行存款貨幣的創造過程如下:

(1)貨幣基數:為銀行體系原始存款的來源。
(2)引申性存款:是銀行根據原始存款主動辦理放款、授信過程中再創造出來的存款。

(3)貨幣乘數:簡單貨幣乘數即為法定準備率的倒數。

亦即   簡單貨幣乘數=1/法定準備率

(4)存款貨幣之創造數額=貨幣基數 * 貨幣乘數

 

三、何謂貨幣流通速度?

貨幣流通速度是指單位貨幣在一定時期內的周轉(或實現交換)次數。

貨幣作為實現商品交換的媒介手段,在商品流通中,不斷地為實現商品交換服務。例如,甲用100元向乙買花生,乙用這100元向丙買布,丙又用這100元向丁買衣服,這100元貨幣在一定期間內實現了300元的商品價值,其流通速度是3次。

 

四、貨幣學說的現金交易方程式:

關於計算貨幣流通速度,有個著名公式,即現金交易方程式。

現金交易方程式由美國經濟學家I.費雪提出,其公式為:  

MV=PT

式中M表示流通中貨幣數量,

V表示貨幣流通次數,

P表示一般商品價格,

T表示最終產品和中間產品交易量的總和。


五、貨幣流通速度與通貨膨脹

貨幣的價值(幣值)乃指貨幣購買力,即一單位貨幣所能購買的財貨數量。因此,當貨幣供給大於貨幣需求時,會導至貨幣幣值貶值,會導至物價上漲。即 幣值=1/物價。

根據現金交易方程式:  

MV=PT

而此次金融風暴,各國央行大行數量寬鬆、印鈔救市,致準備貨幣暴增,原本有激化通膨之虞。

惟此次金融風暴也重創商業銀行創造存款貨幣能力,因而抵消數量寬鬆的成效,而未激化通膨。

加上現金為王,貨幣流通速度減速,明天過後,若投資信心回升,須小心惡性通膨的報復性狂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宅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