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外傳57:微信、微博競逐天下
楊惟雯
前陣子,貝索斯買下《華盛頓郵報》,價格低得嚇人,才2.5億美元。
而前不久百度收購91無線,總價是19億美元。
一個是有一百多年歷史的媒體豪門,一個是才幾歲年紀的應用下載平台。估值相差如此之大,讓傳統媒體人哀嘆世界末日來臨。
一、科技改變人的閱讀和社交方式
此觸發人們從各個角度討論紙質媒體的式微,比如傳播渠道、商業模式、內容質量、生活方式……但有一個更根本的本質被忽視,那就是科技改變人的閱讀和社交方式。
想一想,你現在的閱讀方式是什麼?
恐怕不再是翻動紙頁,而是滾屏。在電腦屏幕上,我們用鼠標滾動頁面;在手機和平板上,我們用手指滑動來滾屏,滾微博、滾微信、翻照片……
剛開始,你想查一下某個新聞背景,打開瀏覽器,漫不經心地在各種鏈接間跳轉。
接著你打開微博,一頁頁往下翻頁、滾屏……當你抬頭看鐘,兩個小時過去了!
現在你打開微信,本想給朋友發一張照片,但你不會放掉那些紅色的小標,來自微信群的信息、公眾號的推送,還有朋友圈的更新,一下子把你拉了進去。一抬頭,半個小時沒了……
這種行為和狀態,其實和賭場裡玩老虎機的人區別不大。麻省理工學院人類學家娜塔莎•舒爾(Natasha Schull)將之稱為“機器地帶”(Machine Zone)。她花了十多年時間調查拉斯維加斯的賭徒、賭場運營者,和他們聊吃角子老虎機。老虎機在各大賭場無所不在,當你投幣之後拉下拉桿,屏幕就會開始轉動。如果出現特定的圖形(比如三個相同)就會吐錢出來,出現相同圖形越多,獎金越高。
玩老虎機的人,他們就是進入了這個地帶。那什麼是“機器地帶”?
它是一種節奏,一種對調校合適的反饋回路的反應。這是一種強大的時空扭曲。你敲擊一下按鈕,然後有事情發生。你再敲擊,某種類似的但又不完全一樣的事情發生。重復、重復、重復……樂趣來源於重復,來源於回路的安全感”。
上微博、看微信、在社交網站查看好友照片,都有類似的催眠效果。你點一下鼠標,出來一堆信息;你滾一下屏幕,出來一串照片,就這麼不斷的繼續……這些行為和老虎機非常類似。
“其他都消失了”,舒爾說,“當你進入這種地帶的極端形式時,金錢、時間、空間甚至連自我都被消除了。你好像在和自己玩,你就是機器,機器就是你。”她的著作《被設計的上癮》(Addiction By Design)仔細分析了這種狀態。
熟悉積極心理學的人會發現,機器地帶和“心流”(flow)有些相似,或者說是心流的黑暗面。心流是心理學家契克森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出的一種極致體驗。當你畫畫、釣魚、下棋、攀巖、跳舞時,當你沉浸其中、廢寢忘食、物我兩忘時,你都處於“心流”狀態。用他的話說,這是一種將個人的注意力、投入感、樂趣完全傾注在某一行為過程中的感覺。
心流當然是一種非常棒的感覺,在心流狀態下,人們有目標,有達到目標的規則,有關於事情進展的的自我滿足、愉悅反饋。
其實,對心流理論最有研究的,還是遊戲產業。許多優秀的遊戲設計師、UI(用戶界面)工程師都會研究和探索心流的應用。一個優秀的遊戲需要不斷給用戶提供反饋,引導他從放鬆、焦慮等等最終抵達心流狀態。
微博、微信的設計思路,顯然有著迅捷的反饋系統:
當你發一條微博或者在朋友圈發一張照片,很快就有評論、轉發的提醒。當新聞網頁下出現評論功能時,傳統媒體發現了一個新生物;而微博則把這種反饋的頻率和速度發揮到了極致。
所以,當老媒體還在研究商業模式、工作節奏、組織架構如何改進時,新媒體已經進化到心理學研發。這就像小米步槍和核武器的抗爭,結局可想而知了。
二、大陸互聯網社交市場微信與微博各擁半壁江山
騰訊推出微信短短2年內,用戶數就跨越3億人大關,這項跳躍式的成長,已在大陸互聯網創下神話,同時,已直接威脅到勁敵新浪微博,據CNNIC發布《第31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底,微博用戶規模也超過3億。顯然無論是微信與微博的用戶數都已突破了3億大關。
在互聯網的競逐賽中,微信與微博雙雄已各擁互聯網的半壁江山。
對於新浪微博來說,新浪微博仍處於戰略投入階段,如何商業化一直是市場關注熱點。由於受到騰訊微信的衝擊,新浪股價一度大跌。
新浪執行長曹國偉說,微博廣告中已有15%至20%來自行動用戶,目前微博與協力廠商分成比例為7:3。
而微信才誕生2年左右,現階段微信還未披露任何商業化的營收資料,惟微信憑藉更強的關係企業,在騰訊的母體下,或更具商業想像力。
微信目前擁有6億注冊用戶,而新浪的注冊用戶達到了5億。
但目前微信已成為在中國使用率最高的移動軟件。
而面對這早熟的巨人,新浪微博通過與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結盟,借力使力,似乎終於找到了通過微博獲利的方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