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物流寄情48:大數據產業風起雲湧

楊惟雯

 

日前,全球語言監測機構公布了2010~2012年最令人困惑的科技術語,「海量資料」(Big Data)一詞榮登榜首。一般人可能對海量資料這樣的名詞無感,但其實現代人每天都生活在「資料之海」中。

 

一、關於「海量資料」的解惑

 

1.海量資料有多巨大?

海量資料所指的資料量,通常是指超級龐大,儲存的單位從常見的MB、GB,進化到TB、PB等,早已超過一台桌上型電腦能處理的範圍。

由世界第一大儲存設備廠EMC贊助市調單位IDC所做的「數位宇宙研究」(Digital Universe)中發現,2009年地球上所有的資料總共0.8ZB,而地球上所有的沙加起來相當於1ZB。但驚人的是,全球創造與複製的資料量還在以每2年倍增一倍的速度增長。

 

2.海量資料從哪裡來?

大數據已經出現,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社會,有46億全球移動電話用戶、有20億人訪問互聯網。基本上,人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與數據或信息交流。

所以,海量資料的暴增,主要來自近年崛起的社群媒體如臉書、推特的po文與照片、影片分享,還有大量鋪設的感測器、監視器,加上GPS、醫療成像、智慧電網等等,「無處非資料」的結果,造成數位資料的爆炸性成長。

海量資料不單指文字及數字等「結構性資料」,也包含了照片、影像,還有座標、聲音、心電圖、X光片等「非結構資料」。

 

3.為何要處理海量資料?

資料這麼多,若不好好處理就太可惜了。分析與整理將提供更好的政府治理,使民眾的生活更便利,甚至還能預測重大災難的發生。重視海量資料的企業也將提升競爭力,帶來無限商機

 

二、Big Data己成為國際科技大廠兵家必爭之地

 

繼雲端運算之後,Big Data己成為這幾年國際科技大廠兵家必爭之地。但由於海量資料是一個處於爆發式增長的新概念,目前的技術創新和投資在歐美及大陸均很火熱,也因此,產業生態仍處於快速變動中。

 

海量資料是目前科技業中成長性最強的趨勢之一,它所帶來的技術創新,更意味著巨大的新商機,已是國際科技巨頭的必爭之地。

 

根據分析機構Wikibon發布的報告指出,2012年主要公司全球海量資料的總營收預估為50.1億美元,未來5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驚人的58%,到2017年將達到534億美元。

如此高昂的營收從哪裡來?政府專案是大客戶。

例如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畫局已經展開名為「XDATA」的專案,未來4年將每年投入2500萬美元,以開發用來分析海量資料的運算資料及軟體。

又如美國能源部準備以2500萬美元,集結六個國家實驗室與七所大學的專長,開發可協助該機構資料管理與視覺化的各項工具。

 

大數據時代,還會使一些具有數據核心技術的企業面臨新的機會。
全世界知名的公司,全都在做海量資料,包括EMC、亞馬遜、微軟、IBM、Google、甲骨文等,沒有一個不在海量資料的領域進行布局。
例如世界第一大儲存設備廠EMC站對了記憶體計算的要津,搶得大數據和雲端運算的先機。而IBM努力提供端到端、整體的大數據解決方案。

 

巨大的商機,使得圍繞海量資料的市場爭奪戰從2011年開打,並在2012年打得火熱。煙硝味首先從跨國IT企業的連環併購顯露出來。跨國IT企業正透過購併等手法,搶攻最有成長潛力的新戰場。

 

事實上,全球互聯網巨頭都已意識到了“大數據”時代,數據的重要意義。包括EMC、惠普、IBM、Google、甲骨文、微軟和SAP在內的全球IT 巨頭紛紛增加了對信息管理專家的需求,並通過收購“大數據”相關廠商來實現技術整合,亦可見其對“大數據”的重視。

 

例如非結構性資料分析的新銳公司Aster和英國影像技術公司Apicale,則相繼併入天睿(Teradata)的旗下。

2011年,惠普花100億美元天價,買下資料分析軟體的代表性廠商Autonomy與數據分析倉庫供應商Vertica,儼然有了追隨Teradata的資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宅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