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佛曰44:戒律

海雲繼夢法師

 

1、戒律不是用來綁人的

 

今天的文明人類,幾乎都有一種宗教冷感症,為什麼對宗教不感興趣呢?它來自兩方面。

一方面是宗教長久以來的種種限制,讓我們產生一種疲乏感。原先宗教所賦予的限制,應該會產生殊勝感,可是我們發現並沒有。換句話說,宗教的教義已經逐漸從人心剝落。

 

第二方面是戒律的問題。任何宗教都有各自的戒律,戒律是用來限制教徒應該如此、不應該如此,要做或不做的事。但隨著時空的轉移,許多地方都已經不再存在了。君權時代、神權時代,那種宗教的神聖使命儼然已經完成。進入民權、自--由的時代之後,那種對神權、君權絕對奉獻、遵守的規章,已經不合時宜了。可是宗教界沒有那種睿智可以興廢這些早期所訂下的律令,因此戒律就變成一種無謂的束縛,而大眾對宗教直接的聯想,就是這些無謂的戒律束縛,所以也就更感受到那種疏離感,對宗教的冷感症就是這麼來的。但是站在佛教的立場來看戒律,我們不這樣認為。

 

2、戒律不是限制人的行為

 

戒律是人生的藍圖與遊戲規則,它不是用來限制人,也不是用來綁人的。真正的佛教戒律有四條,一般所謂五戒,有一條是彈性的,稱作「遮戒」,有四條稱作「性戒」:第一條「不殺戒」、第二條「不偷盜戒」、第三條「不邪淫戒」、第四條「不妄語戒」。你打妄語欺騙人家、傷害人家,這是一般做人所不見容的,邪淫也一樣。古代如此、今天也如此、將來也一樣。

 

人家不願意,你不能脅迫人家;不偷盜--別人的東西你為什麼要強佔為己有呢?凡是以非法手段所獲得的財物,像貪污、偷工減料都屬於偷盜;或者明明說的是高山,結果賣的卻是平地;說是古董,結果是現代做的贗品;說是正牌的,結果拿仿冒貨,這都算是偷盜。我想,凡是仁人君子都不屑這些行為。

 

不殺人,那就更不用說了。以不偷盜戒為例,我們不會說你去跟動物說謊話、去欺騙動物,所以不殺戒還是針對人而言。臺灣的佛教界比較特殊——不殺,從蟑螂到螞蟻都不殺,這有點本末倒置。有關於公共環境衛生的,在戒律上都要開,這稱作「開戒」。像蚊子在那邊飛,你沒事幹嘛跑去追殺牠,可是站在公共環境衛生的立場,登革熱正在氾濫的時候,你不能讓蚊子來殺人。而酒戒則是適可而止,站在基本生活的立場,不光只是酒,所有的毒品、所有會傷害人身的都不可以。我們要瞭解這是一個基本的人生規範。

 

至於其他的菩薩戒、其他種種的戒律,都隨時有開有遮,如果你想當聖僧或聖人,就得嚴格秉持那些戒律。簡單地這樣介紹,目的是要跟各位談,戒律本身是個遊戲規則,就好像足球場上各國好手的比賽,這些世界級的國腳踢來踢去,足球規則就是他們的戒律。如果足球、棒球、籃球這些戒律、規則被球員疏忽了,那麼這球賽好看嗎?這球賽絕對不精彩。我們發現遊戲規則愈嚴格執行,球賽就愈精彩。而人生的遊戲規則也是愈嚴格,它就愈精彩。

 

3、戒律輔助我們得到幸福

  

但是,這些遊戲規則不能無謂的延伸,什麼叫做無謂的延伸?譬如籃球場上不能帶球跑,否則犯規,結果你帶球上公交車還繼續運球,這算什麼東西嘛?事實上,這時候必須「帶球跑」,而不可以在捷運或公交車上繼續運球。你說:「這樣犯規!」是嗎?這就是無限延伸。所以戒律如果是這樣持法的話,會讓人覺得像是個怪物。

 

同樣的,戒律有一定的範圍。沒有必要就不打殺蚊子,這是當然的!人家在那邊飛,活得很自在,幹嘛一定要把它打死?可是登革熱正在流行,公共環境衛生就必須弄好,這時就必須要開了。你不能說這樣冒犯戒律!不是!此時不開戒,才真的是冒犯戒律。

 

我們要瞭解在宗教領域裏,基本上是協助我們擁有幸福、快樂、自在、解脫的人生,宗教絕對不會陷害教徒,讓人活得既難過又痛苦。各位要知道,如果你生活得很難過、很痛苦,宗教是要協助你的,如果不能協助你,就失去宗教的意義了。

 

今天全世界任何的宗教都一樣,沒有一位教主會說,他來這世間是要虐待眾生的,任何一位教主都是要引導眾生趨向解脫、快樂跟幸福的生活。有哪個宗教會訂定戒律來限制你,使你產生痛苦?如果這樣,很顯然的,這已經跟宗教本身存在和產生的原始動機相違背了。我們應該從宗教當中獲得幸福、獲得快樂、獲得解脫。我們有沒有榮幸可以親臨這真正的聖域?有!佛教門中把這個稱作「願解如來真實義」。

 

因此,戒律的存在對我們而言,真像是一幅人生的藍圖。如同遊戲規則的基本架構,人生也有一定的基本架構,那麼這架構如何運用呢?我們看到愈是精湛、高水準的球員,對於球場規則的拿捏一定是愈殊勝,愈糟糕的球員就愈容易犯規。今天如果一直覺得這些遊戲規則對我們是種障礙的話,可見我們還很生澀、不瞭解。對於佛法、對於人生,我們應該要有這一層認識。

 

4、舊思維讓戒律僵化

 

我們對於佛法所產生的誤解,是來自社幷會與傳統歷史所累積下來的弊端。譬如說時代已經改變了,臺灣的物質建設已經跟上水平,但文化、社幷會、心理卻還沒有完全轉變過來。因此,舊時代的佛教,一來到這高度文明、資訊頻繁的e世紀、來到這教育普及而幾乎人人都是大學畢業的時代,那些佛教活動儀式有許多已經不合時宜,不適用了。

 

想想看,那種倡導君權、神權時代所制定的禮儀,來到民--主、自--由、個人主義的時代,還能百分百適用嗎?當然佛教的真理依然不變,但時代改變了,佛教的活動、禮儀、制度、典章是要跟著時代變的。可是呢,我們卻都沒變,譬如佛教的寺院。我們在國外看人家的教堂好美,每個教堂都蓋得不一樣,我問他們的騙子說:「你們最喜歡蓋什麼?」他們答說:「最喜歡蓋教堂。」我問:「佛教寺院怎麼不這樣蓋?」他說,最不喜歡蓋的就是佛教寺院──了無新意,對一位騙子而言,那是很大的恥辱!

 

今天我們連寺院的造型都沒有辦法改,連這身服裝都沒辦法改,這麼炎熱的天氣,我們穿的長袖有幾層,哪個人敢倡議說把它改成短袖的?沒有人敢!誰敢提出來,一定遭殃!在這種情況下,佛教的顢頇、落後當然無所遁形。

 

但是我們發覺,不要去在意這些佛教的文化、儀式活動,儘管它們落後,但佛教的真理萬古長青;不要因為它穿著破舊、住的破爛就嫌棄它。在這破敝的外表下,它的內涵散發著永恆的青春,洋溢著亙古不滅的生命魅力和芬芳。我們要的是真理的、生命的存在,而不汲汲營營于這些文化和儀式,因為文化、儀式都會隨時代而轉變。

 

5、對戒律認識不足

 

我們再看看,天主教這幾十年來的改革和興盛,也不過是教宗保祿就任以來所做的興革而已,他今天能夠在三十年的時間內,改變整個天主教世界。我想,只要佛教界有心,三十年同樣可以改造整個佛教,因為這是文化和儀式的問題,只要有心一定做得到。可是現在真正遇到的問題,是我們對於佛教真理的體驗,包括對戒律的認識,遠遠不足。

 

今天臺灣佛教的戒律大概只剩兩條,一條要吃得少,一條要穿得破爛,這就表示修得好嗎?那跟「劉羅鍋」裏的揚州知府不是一樣嗎?愈是會貪污的就穿得愈破爛!這不是我們要的佛教戒律。佛教戒律,如果從它成立的真實面來看,它是一種自我訓練。

 

這個戒律其實分成三個部分,一是佛所說的戒律,主要有五條,其他的其實不是重點,都可以改變,可以隨著時空、民族性而改變。另外就是律,律是隨著時空、民族轉化而來的。例如,原本佛教是托缽乞食的,道場裏沒有廚房餐廳,可是來到中國以後就自己設廚房餐廳。但如果去殺個豬或雞來吃,那不是直接跟殺戒對抗嗎?所以很自然就演變成吃素,這時候,我們就看到和印度原始佛教的差異了。

 

差異還不止如此,在印度他們不下田、不耕作,可是來到中國呢?一定得下田,那就是有名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這就是修行人態度的差異,說明修行和戒律已經因時因地,完全改變了。所以「律」是各地方領袖因應其生活環境、民族性、地域性的不同而訂定的,可能與原始發源地有很大的出入,而這就是最明顯的地方。

 

服裝也一樣,南傳、北傳、藏傳,穿的都不一樣。從這裏可以看到戒律構成了文化的特色,戒律也隨著時空一直在改變,南傳佛教絕不穿鞋,北傳佛教不但穿鞋還穿襪子,藏傳佛教還可以穿皮鞋,看看差別有多大!這當中,你不可以用單一的觀念來說明這就是戒跟律。

 

第三部份就是個人的部分,那就是自己的約束,有的人晚上不睡覺精進用功,稱作「頭陀行」,這起碼有四條,有的修十二條,都是自己約束規定的。

 

從這三方面而言,就看我們的程度、精進,以及對自我生命改造所做的要求如何,不見得每個人都一樣。在整個戒律的過程當中,最重要就是不要拿戒律去衡量別人,各位千萬記得這一點。今天會覺得戒律是在捆人、綁人、束縛人的,就是因為大家都用戒律去看待別人。

 

6、別用戒律約束他人

 

戒律是用來看自己、衡量自己、要求自己的,如果不能用這種認知來約束自己的話,那會變成每個人都是教練。在球場上打球,如果不好好達成球賽的目標,卻只注意別人是否犯規,那麼雙方一定會打起來。我們不是裁判,也不是教練,是個球員,在球場上自己守規矩達到目標就好,不要去管別人。所以持戒、講戒是要求自己,不是要求別人。

 

現在許多人一談到學佛,就好像變成是吃素、念佛。當然吃素、念佛是學佛,可是不吃素、不念佛也可以學佛,這點要弄清楚。常有人問:「我學佛以後要怎麼辦?」我想這問題許多朋友都遇到過,你或許也曾發生過這樣的問題。或許有人會說弄尊佛像、香爐,再弄條念珠、一本經書,然後就叫做信佛了。這是迷信的民間信仰,學佛不是這樣的。

 

學佛的第一個要件就是,如何讓自己更快樂、更自在,如何讓自己與家人更和諧、更幸福,如何讓自己內心深處有所啟發。對於人生的真相、生命的價值與意義能有更懇切的認識,讓自己活得有價值,讓自己活出生命的芬芳,活出自己生命的天地,這個才是真的學佛,真的走在佛法的菩提道上!

 

如果你認為學佛就是穿黑衣服,披海青,清湯掛麵,不能擦胭脂、塗口紅,然後每天哭喪著臉。人家問說:「好久不見!」你說:「阿彌陀佛!」這時候人家不嚇一跳才怪。就你而言,可能覺得自己很精進,可是別人看來,卻會懷疑你到底怎麼了?想想看,學佛的目的,是把自己變成這樣哭喪著臉過日子嗎?不是的!我想釋迦牟尼佛百千萬劫勤苦修行,目的絕不在此,他的目的是要所有跟隨他的人,都能夠沒有憂愁、沒有煩惱。

 

7、持戒前應先了為何學佛

 

我們在八相成道裏看到,佛陀在嵐毗尼園,佛母伸手攀無憂樹的時候(不是菩提樹),小太子冉冉降生。這表示佛陀的法是無憂之法,我們學佛應該沒有憂愁、沒有煩惱,佛陀也啟示我們,人生是沒必要憂愁,沒必要煩惱的!可是我們今天為什麼弄得憂愁、煩惱這麼多?剪不斷理還亂,不管到哪里,都想要將這煩惱給丟掉,可是不管到哪里都在增加煩惱!進入佛門中更不應該有煩惱,怎麼又帶著一堆煩惱呢?

 

所以想要擁有一個幸福快樂的人生,就應該從學佛開始,學佛是人生的覺醒。讓我們重新來過,從今天開始過一個嶄新的人生、嶄新的生命。而這新人生、新生命不是外在賦予的,是內在的覺醒,我們選擇一條幸福、快樂、解脫、自在的人生道路。這幸福解脫的人生道路,不是加諸更多的束縛,而是要將束縛完全解除掉。解除這些束縛,最重要的就是解除意識形態的束縛。今天不管你對戒律有什麼誤解,我們可以告訴各位,不是戒律本身對你的束縛,是文化的束縛。

 

學佛一定要拜佛嗎?我想不是這樣的,南傳佛教有這樣拜嗎?藏傳佛教有這樣拜嗎?學佛的終極目標是什麼?我們應該朝著終極目標去,而不是在這些枝枝節節的末端上面斤斤計較。今天會造成這些枝枝節節,那是文化的意識形態。同樣地,你以為戒律是在束縛我們?不是!不是戒律束縛我們,而是文化在束縛我們。

 

今天世界各大宗教,不管是佛教、回教、天主教、基督教,或者其他的猶太教、印度教或道教,我們都可以發現,在他們的族群裏,經過一、二千年的歷史包袱,已經形成各自的宗教意識形態,並且融入民族生活的範圍裏。這時所產生的是文化,文化牽制著人類的思想,然後就讓人掉入所謂虛妄的人生、虛妄的生命裏!然後你開始用大腦的意識形態,而不是運用生命。

 

佛法所給予我們的希望,就是不要掉入大腦的思惟模式裏,而應該用生命的智慧來生活,生命是存在的、生命是全方位的!

 

今天由於佛法的修行、訓練和熏修非常普遍,在這樣的族群裏,同樣會以最容易為人接受的概念來存續著,那就是最具體的戒律。你看臺灣的戒律歪七扭八、奇形怪狀,不准吃肉、不准打蚊子、不准打蟑螂,家裏有老鼠把牠放生,你住樓上抓到蟑螂把牠往下丟。然後呢,由十樓飛到八樓,八樓又飛到六樓,這叫作放生?讓他去傷害別人,這是佛教的慈悲嗎?這種掩耳盜鈴的事、這種迷信的佛教徒,卻普遍存在著。這不是戒律,而是文化的意識形態,是低層族群的一種意識形態,它不是佛法修行和訓練的真正標的。

 

8、盲從戒律以致成為捆綁

 

所以在這裏告訴各位,不要將這種文化的束縛說成是戒律的束縛,戒律沒有這些。戒律的本身還有開、有遮,戒律沒有說不可以吃檳榔,但是我們遮掉;戒律也沒有說不準抽香煙,但是我們也要遮掉;戒律更沒有說不準吸毒,但是我們一定要遮掉。為什麼?這些東西對身體都有害。如果對身體無害、對眾生無害的,基本上並不禁止;會傷害眾生或傷害自己生命的,自然就要遮掉、要禁止。

 

同樣的,在某些無傷大雅或特殊的情況下,戒律還是必須要開。就像佛教徒沒有說不可以當兵,當然也不喜歡殺人、更不可以殺人,可是法令規定需要當兵,那麼戒律上就必須開、必須去當兵。萬一發生戰爭,也一樣要打仗,不可以說「我有不殺戒,所以不去打仗」,這時候戒律是開,必須服從上級的命令去完成任務。所以戒律本身是非常靈活的,可是文化、社幷會的意識形態卻往往是僵固不化,頑強不變的,要轉變非常的難。所以束縛我們、捆綁我們的,是文化、是意識形態,與戒律無關,各位一定要瞭解這一點。

 

宗教對於生命存在的啟示,絕對是給予眾生正面的價值與意義,其他的宗教應該也大致如此。只是這些宗教領袖和神職人員,可能沒有體會到這一點,因為絕大部分的神職人員或佛教僧侶,光是為了一日三餐,就已經忙得焦頭爛額了。對於佛教所啟示的真理,以及真理實質作用的價值與意義,恐怕都疏於注意、疏於照顧與鍛煉。因此只好等因奉持,上一代怎麼說,這一代繼續講,時代已經變了,它還是一樣,那就沒辦法了。

 

這種情況古今中外皆然,不只我們教內如此,其他宗教也一樣,這是宗教界的通病,這通病來自人類本身的惰性。因為前人已經訂下標準,我們照著做就對了,要自己另訂標準,可能會有幾種恐懼:第一個,怕惡名、不好的名聲,會使既得的利益消失,這是「惡名怖」,恐懼惡名。

 

第二個,「大眾怖」,則是恐懼大眾。要訂定一個新辦法、新規矩,但是群眾可能無法適應。我遇到一個人這麼說:「蚊子叮你時,不能把牠趕走。」你看,趕走都不行,更何況把它打死。我問為什麼?他說:「蚊子叮你時,把它趕走會讓它嚇一跳,那支嘴巴會留在皮膚裏面,它沒有嘴巴就會死!」你看,這傢伙這麼慈悲。這是慈悲嗎?這是愚蠢而不是慈悲,不曉得他是從哪里看來或聽來的,而認為真的有這麼一回事。

 

當普遍的人群產生這種意識的時候,而你想要扭轉的話,那就完了。你一定會跟人們發生衝突,因為他們的慈悲是這麼細微。你要是輕描淡寫地說:「哎呀!沒那回事,不是這樣啦!」想想看,你在他心目中會是怎樣?尤其當你是個領袖時,那就更擔心群眾的質疑,擔心地位會因此動搖。這時「大眾怖」加上「惡名怖」會令人噤若寒蟬,即使知道它不合時宜,應該修正改進,可就是不敢說。當這兩個前提存在時,所有一切的改革大概都會全部當掉。如果這樣,我們勢必會一直停留在落伍的時代,也許等到土崩瓦解的時候,才幡然醒悟必須重新來過。這不是更糟、更難嗎?

 

在這新、舊時代交替的時空中,有沒有一位宗教先知、社幷會的睿智者能挺身而出,為我們重新擬定一個新的標準,讓佛法以嶄新的文化邁向新的時代?我想,這樣的人才很少,這樣的宏舉更是難能可貴,所以看到教宗保祿二世的改革,令人非常讚歎!在宗教界普遍沈迷的時代,他能夠起而勵精圖治是非常難得的。不曉得佛教界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夠重新來過?這是我們在檢視種種情況與弊端時,應該有的一種省思。

 

對我們每個人來說,戒律實際上就是一幅人生的藍圖、是人生的遊戲規則。要想讓人生活得有價值、活得很精彩、有意義,那就應該要有所訓練、有所規範,但這規範不一定得運用舊有的規矩,這時代可以有新的戒律,在此提供幾條給各位做參考。

 

第一個,你可以訂這樣一條戒律:以一個禮拜為原則,訓練自己不用電,用電就犯戒。各位想想看,如果停電一個禮拜,會怎麼樣?現在我們在十一樓,如果停電了,而且一天要上上下下來回走三次,那大概也等於住在高山上了。接下來,要怎麼煮飯?怎麼洗澡?大小便要怎麼清理掉?在不用電的情況下,要有辦法生活。這一條戒律是要告訴你,不是不可以用電,而是要約束、訓練自己,沒有電的時候怎麼辦?

 

第二條,不用車子。這時代假設沒有汽油、沒有車子讓你開,你要怎麼辦?我們現在因為有汽車,南來北往好自在。想想以前,從臺北走到新竹,晚上要在中壢休息,中壢是中間站,腳程比較短的,只能到內壢,腳程比較長的,超過了中壢,揚眉吐氣,就到楊梅。然而今天臺北和新竹之間,一天不曉得可以來回多少次!那麼假如沒有車子、沒有電,請問你要怎麼生活?

 

這種自我的約束、鍛煉,就是戒律。我相信如果能這樣嚴格地要求和訓練,對人生而言會很有意義,但是它無關犯戒不犯戒,也無關所謂的因果如何。我相信愈嚴格的自我訓練,人生就會愈精彩。就好像球員接受訓練,訓練愈嚴格,球場上的表現就愈精彩;如果受訓時懶懶散散,我看連比賽的資格都談不上。

 

我們嚴格到什麼樣的程度,精彩就會達到什麼樣的境界。所以呼籲各位,必須要有嚴格的戒律訓練,但是不必硬將戒律無限延伸到生活中的每個角落,因為有些在其他狀況並不適用,就像球場的運動規矩不適用於球場外。

 

在人生旅途中經過這樣的嚴格訓練之後,相信我們在任何場合都可以頂天立地,都能具有一股浩浩然的正氣和人格情操。

我們祝福各位能從正視、認識真正的戒律中,看到人生的價值與意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宅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