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2011.1-1:Web 2.0時之刃
楊惟雯
一、Web 1.0 的涵義----瀏覽內容
我們可以把第一波的網路革命----使用者藉由瀏覽器作為載具,雲遊瀏覽各網站所提供的各項應用服務--稱做是Web 1.0的時代。
1994 年網頁瀏覽器出現,讓World-Wide Web迅速建制成一個橫跨全世界的超級資訊庫,當時所有的檔都遵照相同的格式提供出來,並相互串聯。如果從技術的角度探究,Web1.0成功最重要的關鍵在遵循開放標準所帶來的鬆散藕合(loose coupling)。
在Web 1.0的時代,使用者只要有一個瀏覽器,不管是使用什麼平臺--PC、Unix、Mac,甚至是PDA,都可以看遍全世界的網站。最棒的是,使用者的電腦和瀏覽器事先不用和那些欲瀏覽的網站先進行設定,只要透過瀏覽器連結到哪個網站去就可以。
更神奇的是,瀏覽器(資訊消費者)和網站(資訊生產/服務提供者)雙方不會因為各自不定期,或定期的升級、改版動作,而影響彼此的連結與資訊的擷取。這是因為大家的瀏覽器和網頁伺服器,基本上都遵循HTML、JPG,HTTP 這些開放格式和標準。因為如用到某瀏覽器或伺服器專屬的功能時,開放性和選擇性就會受到扼殺。
除了用網頁來提供內容和資訊外,隨著網站的迅速普及,網站很快也變成資料庫查詢、線上交易等各形各色的服務提供者。網站伺服器 (Web server) 同時也開始被賦予要執行應用程式的任務。當這些任務變得愈來愈重要且專業時,應用伺服器 (application server) 便應運而生,目前已發展趨於成熟。
而在可預見的未來,這項工作將交由雲端運算。
二、Web 2.0 的概念濫觴----鬆散藕合
多年前,網路上的先驅者開始思考:為什麼一定要侷限透過瀏覽器才能執行網站上的應用及享用各項服務?是不是可以讓資訊服務的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更「鬆散藕合」一點;換句話說,網站上的應用程式在提供各項服務時,是不是可以不要立即將交易和查詢的結果format成HTML網頁的格式?因為這樣一來,就等於強迫消費端非得要使用瀏覽器才能與資訊供應端互動。是不是能有一個更中性的方式,讓消費端自行決定要如何使用、呈現從服務端所提供的資訊?
XML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其目的即在於提供一個對資訊能夠做更精準描述的機制,藉以彌補HTML太過於表現導向的特質。
藉此,消費端的應用彈性便獲得大幅增進。
亦即生產端應用伺服器所提供的資訊服務,除了使用瀏覽器外,尚可使用IM (Instant Messenger) 在內的P2P軟體、Java手機、IA 家電等媒介。而Office類的文書軟體,也都可以搖身一變為潛在的資訊消費者。
亦即Web 的運行模式,也從之前的 Web 1.0 --「browser to AP」,演化到「AP to AP」的 Web 2.0 時代。
三、Web 2.0 的進化----分享
對於Web 2.0這個名詞確有個非常多種角度的解讀。基本上,Web 2.0的應用並不是一個技術標準,而是一個為最終用戶提供技術架構及應用軟體的服務平臺。
Web 2.0是網路應用的新時代,其特點是鼓勵資訊最終使用者通過網路分享,使網路轉化成新的平臺,因每位最終使用者的參與(Participation),而新產生的個人化 (Personalization)內容,借由人與人的分享(Share),使得網路可供分享的內容變得更豐盛,而形成了現在Web 2.0的世界。
Darcy DiNucci 在她 1999年的文章 "Fragmented Future" 中第一次使用了這個詞彙。
但現在我們所認知的 Web 2.0 一直要到2005/9/30才由 O'Reilly 總裁 Tim O'Reilly 提出。Tim O'Reilly 在一次與工作夥伴腦力激蕩中提出了 "Web 2.0" 這個概念,他的定義是:
Web 2.0 對計算機工業來說是一種商業革命,起因於開始把互聯網當成交易平臺,並企圖去理解在新的平臺上通往成功的規則。
IBM的社區網路分析師Dario de Judicibus,也提出不一樣的定義,他認為Web 2.0 是一個架構在知識上的環境,人與人之間交流而產生出的內容,經由在服務導向的架構中的程式,在這個環境被發佈,管理和使用。
在 web 2.0 應用的進化的過程中,有幾項技術提供助力:
1. RSS
RSS是一種用於共用新聞和其他Web內容的數據交換規範,起源於網景通訊公司的推"Push"技術,將訂戶訂閱的內容傳送給他們的通訊協同格式(Protocol) ,RSS 可以取代電子報的功能。
以往的網頁瀏覽習慣是,網友需要定時到自己關心的網站,才能知道是否有最新消息。使用RSS訂閱後,RSS Reader會定時讀取網站的最新訊息,並且 RSS Reader有統整多個網站在同一瀏覽介面的特性,讓網友取得資訊更為即時與易讀。
2. AJAX
AJAX全稱為「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非同步JavaScript和XML),是一種創建互動式網頁應用的網頁開發技術。
xhtml + css + javascript + dom + xml + XMLHttpRequest
• 使用 XHTML + CSS 來表示資訊
• 使用 JavaScript 操作 DOM(Document Object Model) 進行動態顯示及交互
• 使用 XML 和 XSLT 進行數據交換及相關操作
• 使用 XMLHttpRequest 對象與 Web 伺服器進行非同步數據交換
• 使用 JavaScript 將所有的東西綁定在一起
與 Flash 有類似的價值,讓使用者介面變豐富了,非同步的資料交換,使得 RIA 除了 Flash base 之外,有了 HTML base 的選擇。
另基於一些舊有技術的重組運用,使得網路上產生一些新的應用:
3. Wiki
Wiki源自夏威夷語的「wee kee wee kee」,本是「快點快點」之意。在此wiki指的是一種可在網絡上開放多人協同創作的超文字系統,是由「Wiki之父」Ward Cunningham於1995年所創。
讓更多人可以更容易的發表自己的看法,所有的知識都是堆疊起來的,由眾人不斷累積不斷修正。
4.Tagging 分類
例如:Flickr,一篇文章可有多個標籤,不用限制文章只屬於某一種分類中,而讓網友在依據不同標籤去過濾時,都可找到同一篇文章(符合多項標籤屬性)。
四、Web 2.0服務平臺----增加群眾參與度
其實,web 2.0不是技術上的改革,而是一種文化、社會性的改革,其最明顯的一點就是集體創作的過程。
例如:
• SourceForge:多人維護與開發開放原始碼,任何對某軟開發專案有興趣的人,都可以加入開發與改善軟體的行列中。
• Wikipedia:百科全書的知識由大眾提供,再由大眾補充,透過大眾的修改修飾或指正,被大眾給再使用與再修改。
網路維基百科(Wikipedia)創辦人威爾斯(Jimmy Wales)表示,維基百科的成長,大大地衝擊過去詮釋資訊的主導權,在這個平臺上,人人都可「發表、註解、分享、檢驗」資訊。
所以,從企業網站到blog架構,再到wiki的平臺演進,我們也可以看成是從中央集權到集體創作的開放過程。
如果企業對於資訊希望有最大的掌控權,也不允許網友提出他們的正面負面意見的話,那就單純建立一個企業官網,單向發佈新聞訊息就好了。
但企業若是選擇以blog的方式來呈現的話,且藉由某領域的重度使用者來發聲,對讀者來說,會有種聽到內幕消息的感覺,較有親和性,但若在blog中又限制讀者的想法與意見發表的話,那跟傳統網站的集權管理其實沒啥兩樣,反而達不到效果。
至於運用wiki平臺方式,即是一種將企業攤在陽光下的呈現方式,讓社群產生生命力,讓讀者們自行討論與發表自己的意見,並由其他人的意見來改善企業的想法,這正是一種集體創作的開放過程。若是企業也願意有官方代表參與的話,對於所有藏在網友心中的問題能一一面對解決,這更是比較正面的負責行為。
五、Web 2.0的精神----使用者為中心
曾經,香港一名在公車內高聲講手機的中年男子,因為不滿被坐在後面的年輕人輕拍肩膀要求他降低聲調,轉身用連篇粗話指著年輕人痛罵,整個罵人的過程,全部被一旁的乘客用手機拍了下來,以「巴士阿叔」為名,將影像上傳至美國最大的影音分享網站「YouTube」,每天吸引了近六百萬人次觀賞,成為華人圈的重要話題。
「YouTube」這個網站的精神,就是要網友「傳播自己」(Broadcast Yourself),藉此,內容是轉由使用者創作,而「YouTube」是一個為最終用戶提供技術架構及應用軟體的服務平臺。
Web 2.0風潮的帶動者奧萊禮(Tim O’Reilly)發表了一篇〈什麼是Web 2.0:下一個軟體世代的設計原則及營運模式〉(What is Web2.0:Design Pattern and Business Model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Software)文章, 歸結奧萊禮的觀點,Web 2.0具有三大特點:
第一,不論是鼓勵使用者參與內容創作,或是使用者之間的互動,總之所有在網站做的事,都要從使用者為中心出發;
第二,是開放的重要性,因為透過開放的討論,才能回過頭來豐富使用者的經驗,比如說Google地圖服務,就被廣泛運用在旅遊日記的標註,或是房地產買賣的檔案中;
第三,Web 2.0強調使用者網絡的外部延展性,也就是說經由服務的提供,形成去中心化的型態,像Skype網路電話,或是崛起於西班牙的無線網路服務公司Fon,就是擴展網絡外部性的例子。
PChome Online董事長詹宏志曾說﹕「由下載到上傳,從閱讀到分享,這不是世代的交替,而是網路發展的自然階段」、「Web 2.0的魅力在於,它促成了社會權力大轉移,提供了一個真正的民主發言廣場,它再度挑戰我們對於創新的想像力。」
例如,在Web 1.0時代,對於網站服務,大致有幾種分類:以匯集各類資訊為主的入口網站類型、提供新聞訊息的新聞媒體類型,另一個大宗就是電子商務類型網站。
在進入到 Web2.0時代,主導權已交回到使用者手中,網站的模式由經營者獲利的角度,轉回使用者需求的應用類別,除了寫電子郵件、找資料、傳照片外,許多軟體開發者已經將原本必須下載至電腦中安裝的軟體,變成網路的版本,不需要灌軟體一樣能享受便利。
例如一家提供將Word變成網路版的小公司Writely,成立不到一年,今年五月就被Google收購。
從此,鼓勵使用者當家作主、發表意見的參與式媒體,也紛紛冒出頭,如總部在舊金山,由二十九歲羅斯(Kevin Rose)花十五美元發跡的Digg;另一種則是結合不同技術的混搭型Mash-up網站。
Google的各類服務就是很多網站的基礎,比如將搜尋社群化的Eurekster,就被美國著名的雜誌《連線》(Wired)及《紅鯡魚》(Red Herring),選為Web 2.0潮流下值得關注的新創公司。
當然,也不能忽略網路與電信整合的可能性。
總部位在加拿大的Iotum,讓使用者可以上網設定條件後,自動幫忙過濾電話接聽與否。
Web2.0時代創造出大量的選擇,這份狂熱已經扭轉了Web 1.0時代的網路應用趨勢。
雖然第一波網路浪潮歷經現實的商業洗禮後,要維持穩定的營運,終究要回歸到現實的商業考量。
雖然在前一波的發展中,仍沒有人明確知道獲利模式是什麼,但大家都學習到----擁有愈多使用者、擁有流量,就有機會找到商機。
六、台灣Web 2.0的發展
台灣第一個本土Web 2.0服務----黑米共用書籤,在2005年12月22日這天成立。接著,陸陸續續出現了更多的本土Web 2.0服務。
然而,包括黑米在內,這些服務的使用者群始終是非常小眾的。
主要原因是﹕
1、服務設計未能跨出重度使用者
服務設計未能跨出重度使用者護衛的城堡,熱情擁抱主流使用者。
大量的主流使用者才能為Web 2.0服務帶來夠長的長尾,讓服務的發展更穩定、更健康。
2、平臺的人機互動設計差
國內十分欠缺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觀,各種設備與服務普遍難用(例如台灣高鐵自動售票系統)。在此種環境中,使用者自然形成儘量避免學習操作新設備的傾向。本土 Web 2.0 服務平臺在功能和介面上愈簡單,就愈能為主流使用者所接受。
3、缺乏分享習慣
華人文化向來鼓勵少說多聽,而學校教育也以老師對學生的單向訊息傳遞為主,缺乏公開分享的習慣。
另外,華人社會的人際關係基本上還是以情感關係為主,分享的對象也以親友為主。「與不認識的人分享」,對許多本地使用者來說,還是一件非常不自在的事。
4、後設(meta)關係缺乏簡化
強化人機互動工具性,並不代表不須重視社會性。只是,這個社會性應該是後設的。也就是說,讓使用者只須簡單地使用簡單的工具,由程式在後端統計使用者間的複雜關係。例如,del.icio.us的書籤收藏人數,或Flickr的趣味照片,不需要藉由使用者間的直接互動自己去搞關係。
本土Web 2.0 服務愈能將社會性從直接關係轉移至後設關係,就愈能與強化的工具性搭配,也愈能為主流使用者所接受。
其實 ,很多現在網路上受歡迎的服務在十年以前就已成形 ,如 BBS 、即時通訊、eMail等----重點在網路使用者經驗分享回饋。
例如即時通訊從 ICQ 以來 ,不論是 Yahoo , MSN , Skype ,甚至最近的Google Talk ,他的主要操作方式也還是沒變。
資訊科技一日千里 ,當年用 14.4k 連線的網路世界和現在動輒數M的寬頻 ,都可以引爆更多的互動性 。
但在Web 2.0 時代成功的關鏈不變----只有吸引人的服務本質才是重點 ,這些 AJAX 只是應用的技巧而已 ,只有好用的軟體應用服務平臺才會留在市場上 ,讓使用者廣為宣傳而歷久長青。
(參考資料: 【嘉丰資本】投資合夥人黃紹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