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成長的第十七封信:愛的饗宴
《楊旭平 》
對每一個人來說,「味道」之所以刻骨銘心,往往是因為參透了其中的人生滋味。
例如蘇東坡一生歷經兩次放逐,甚至遠放海南,絕望到了備好棺木,準備埋骨異鄉。當他嘗遍一生酸甜苦辣滋味後,還發明了足以傳世的「東坡肉」,在他歷盡劫波時,體會最深的竟是「澹泊」二字,這才是他一生最深刻的滋味。
又如當年曾經協助漢高祖打天下的大將韓信,曾經困苦潦倒。一位在河邊染衣的漂母同情他,給他稀飯吃,而後韓信功成名就,念念不忘這碗稀飯,找到當年接濟他的漂母,贈送一千兩黃金。對於韓信,最懷念的滋味不只那碗稀飯,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愛之情,以及他曾經潦倒而後崛起的過程。
所以,人之所以對味道存有感情,往往不在食物本身體現的味道,而是伴隨這味道的記憶。例如我們家每次家庭聚會,大家最懷念的大餐,就是奶奶的炒米粉,令人難忘的地方,不是米粉的香Q、炒蛋及肉絲的美味,而是那種將家人向心力團圓、凝聚起來的關愛之心,以及分享的喜悅,全家開心嬉鬧的成長記憶……
愛是最高的恩典。
當全家人共同分享這獨一無二的人生成長經驗,在家人祝福聲中,我們幼小的生命之樹不斷地萌發新芽、茁壯. …..
這些記憶、這些味道,經過歲月的催化,彷彿讓它有了自己的生命、自己的重量。
宋朝畫家思肖,畫蘭,連根帶葉,均飄於空中。
人問其故,他說:「國土淪亡,根著何處?」
我想,家,也像滋養蘭花的土一般,失去家庭庇護的人,就像失根的蘭花,不待風雨折磨,即形枯萎了。
每當我們在人生旅程中,發生了不順遂的事,在我們內心深處回想起家中溫暖的滋味,總會令人心頭一熱,藉由這親情的感動,總再令人奮起。
因為在這刻骨銘心的記憶背後,我們可以找到人類最偉大的力量—愛。
2009年8月26日,邂逅七夕,
不知喜鵲是否依舊搭橋?
不知牛郎、織女是否依舊相會在天河之端?
不知究竟是浪漫俘虜了我,還是我俘虜了浪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