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品劍45:馬雲的敗中求勝

楊惟雯

 

3月22日,菜鳥網路攜10餘家中國主要物流合作夥伴亮相馬來西亞,將共同參與在吉隆玻打造的中國境外首個服務於eWTP(電子世界貿易平臺)國際超級物流樞紐。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菜鳥網路總裁萬霖與在場物流企業高層一起見證了合作的達成。

 

據統計,現場中國物流企業的快遞運力已經占到全球近半數。包括圓通、中通、申通、百世、韻達等在內的中國快遞物流企業,以及心怡、北領、萬象、晟邦等中國倉儲和落地配公司的高層當天均來到馬來西亞。這也是中國物流企業首次集體出海。

 

馬雲在馬來西亞見證eWTP落地該國時,發表了一篇談全球化、eWTP和夢想的演講。

 

馬雲說,“全球化不再意味著廉價勞工,不再意味著因為當地原材料便宜而去開設工廠。全球化意味著為當地人創造就業機會和價值,意味著使科技及金融變得更加包容,意味著尊重另一種文化。”

 

“15年前,中國每年的包裹數量才過1億個。今天,中國每年有超過300億個包裹。而其中70%的包裹業務量由這13家公司完成。”馬雲如此向納吉布總理和全球媒體介紹13家物流夥伴。他描繪的願景是,“在未來20年裡,我們會確保,在世界的任何一個地方,只要你線上上訂購,在72小時內你就可以收到貨品。”

 

********************************************************

 

此外,3月23日下午,剛剛在馬來西亞見證eWTP落地的馬雲,受邀來到“環球轉型論壇”,與近3000名來自馬來西亞和其他20個國家的創業者和年輕人交流。30分鐘演講、40分鐘對話,馬雲毫無保留地分享了他所經歷的失敗堅信的理想

 

像老師總給予年輕人忠告一樣,馬雲用大量的篇幅告訴在場的所有年輕人:不要說你沒有像父親那個時代的機會,因為你的父親可能沒有機會用到你能用的東西。也許你無法在明天就取得成功,但如果你相信未來、相信技術、相信技術革命將會改變世界,現在就做,成功或許在10到15年之後。因為馬雲所堅信的正是:“今天的你是由10到15年前你所做的事情來決定;15年之後你的生活,正是由今天你的努力所決定。

 

以下為馬雲環球轉型論壇壓軸演講全文:

 

大家下午好。可否再把燈光調亮一些?我想看到大家的臉。我會害怕對著黑乎乎的一片說話。這次的行程有很多很棒的對話,我感觸很深,讓我想起了很多在我身上發生的事情。

 

一、樂觀、堅持、不抱怨,才有機會

 

首先,我想說,我並不是個有天賦的人,我也沒有受過培訓。我也從來不聽從媽媽或者老師的話,我會說,不不不,我從不這樣聽話。

 

如博爾特前面發言所說,教練告訴他的每一件事情,他聽了就相信。而對我來講,從媒體上或者從其他人那裡聽來的事情,我會花2-3秒鐘思考,這是對的嗎?我能否做些不一樣的?這是我自己培養的習慣。
我不是一個有天賦的人,因為我失敗了很多次。我試了7年才完成中學、人家用了5年,這是很糟糕的。每一個人都試著進大學,進好的中學,但我們都曾失敗過,我是失敗者中的一員。我想進重點初中,重點高中都失敗了,考大學我失敗了3次,然後申請工作我失敗了差不多30次

我記得,當我高中畢業的時候,我沒考上大學,我想在KFC找一份工作,24個人去了,23個人被錄取,我是唯一沒有被聘用的。

然後我試著去考員警,5個同學去,4個被錄取,我又是那個沒被錄取的。當我們開始阿里巴巴創業之路候,我試著去融資,我去了矽谷,和投資人對話,我見了超過30個投資人,沒有一個願意投給我們。

 

但是我覺得很有趣的事情是,我們犯了那麼多錯誤,每一次失敗,每一次被別人拒絕,我都把它當作一次訓練。今天,當有人說,哦,我很失望的時候,我不覺得我是被這個公司拒絕了,我不覺得我失敗了。對於我來說,如果被人拒絕,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你被別人接受才是並非順理成章的事情。

 

當我開始做生意,嘗試銷售,每天我都給陌生人打電話、出去見客戶。出門之前我都告訴自己,我要見12個客戶,我都不會有機會贏的。一個機會都沒有。然後當我回來,確實沒有機會,我說,看,我是對的吧,我就知道沒有機會。但是如果我贏了一個客戶,我就是比預期做得好。所以每一次,我們犯的每一個錯誤,都是一個很好的令你將來成功的寶庫。

 

有許多關於馬雲的書,關於阿里巴巴的書,但所有這些書都不是我寫的。我不認為我應該寫一本書。當有人開始寫一本關於自己的書,那就是他老了,該退休了。但是如果有一天,我真的想寫一本書,書名將是《阿里巴巴和1001個錯誤》。

 

是錯誤使我們與眾不同。每一次我們犯錯,我們學習,檢查自己。其實我們每一個錯誤、每一次失敗都是自己的錯。如何改正,如何下次做得更好。
在中國,我開始和很多企業家分享我的經驗和想法,我想告訴他們從別人的失敗中學習。我的培訓過程就是失敗的經歷。你知道,我接受的培訓是做一個高中老師,我一天都沒有經歷過商學院的培訓,我絕對不是被培養成為一個MBA的學生。

 

這些年我看到很多人去學MBA。他們去之前非常聰明,但回來時都變蠢了。因為他們想,這是教授教的,這是經濟學家講的。他們去之前思維非常活躍,但回來時好像被僵化了。

 

我在中國設立的湖畔大學是培養企業家的,我們用的大部分案例都是失敗的故事。為什麼失敗。大多數人都會失敗。如同在戰場上,生存下來的人才是贏家。所以當你做生意的時候,你得從別人的錯誤中學習。不要擔心,大多數錯誤,你會覺得那個傢伙怎麼那麼傻,他怎麼能犯這樣的錯誤。其實你也會犯同樣的錯。你會的。所以我努力教我自己。我讀過很多很多的案例,人們為什麼失敗,我不斷地意識到,這傢伙這麼聰明,而他失敗了,為什麼我會有機會贏。你瞭解越多,你越會變得積極。

 

另外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要用自己的思想來思考。你的教育,你的背景以及你擁有的經驗都令你變得與眾不同。你不應該永遠跟隨別人走, 你應該遵循自己的規則。

 

當我要與有經驗的人競爭時,我對自己說,等等,請給我30年。他會變老,我就擁有了機會。當我與比我富有的人競爭時,我可以做任何事情,我對自己說,15年後,我可以準備,讓我們再競爭。所以,你總是有機會獲勝的。

 

 

如果你真的不太可能遇到世界上很多成功人士,那麼我們來看看他們是怎麼成功的。比爾.蓋茨,沃倫.巴菲特甚至史蒂夫.約伯斯,很多人。我發現成功的人都擁有具有魅力的性格---他們樂觀,他們從不抱怨。如果你不樂觀,你就沒有機會贏了。如果你抱怨,我年輕時會常常抱怨。我抱怨道,當我想做軟體,比爾.蓋茨已經做了。我想做這個,那個傢伙也已經做了。當我想做雞肉時,肯德基比我們做得更好。而且我們總是想像比爾.蓋茨一樣成功,但這是不可能的,這世界上只有一個比爾.蓋茨。很多像你一樣的人會說,比爾.蓋茨沒有完成哈佛學業,我也應該離開哈佛。但是只有一個比爾.蓋茨。

 

所以,我發現那些總是樂觀的人,他們總是看到更光明的未來,他們甚至不會抱怨。因為當人們抱怨的時候,他們正在失去機會,並且被抱怨遮擋了思想。所以我從這其中學到了,機會何時出現?當世界充滿了抱怨的人,那麼這個世界處處都是機會。你可以解決人們抱怨的問題,那是個很好的機會。而且我發現我的很多高中、大學朋友,這些年我遇到他們,唯一發現的是,他們總是在抱怨。

 

請不要笑,我們有很多人都在抱怨這個世界。這就是為什麼這些人永遠止步不前,我們必須考慮,我們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我認為世界變化如此之快,我們無法阻止。這是最好的時光,也是最糟糕的時候,都取決於你的態度。

 

我認為這是本世紀最好的時光。此時人類從未如此幸運。有一天你看到金融危機發生了,你擁有了這個,你擁有了那個,你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我看到的是,這些都意味著大事件正在發生。在這個時代,我們很幸運,在這一刻,我們就是他們。

 

二、未來30年才是互聯網時代

 

首先,我認為三次技術革命都從根本上改變了世界。
第一次技術革命,工業革命改變了世界。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們很幸運。第二次技術革命也是如此,為人類帶來了大量機遇。現在是第三次,我們很幸運。每一次技術革命發生,社會都會有巨大的動盪。它會摧毀很多工作機會,但也帶來了大量工作機會。

 

相信我,我所學到的一點是,每一次技術革命大約需要50。前30年是關於技術本身,後30年是這種技術的應用。所以,第一次,第二次,這是第三次。

 

互聯網剛剛過去了30年。未來30年對任何國家、對任何人都至關重要。無論你喜歡與否,會有大量好工作,今時今日你所認為的那些好工作會消失。

 

新的事物正在發生,有趣的事物正在發生。所以,如果你還記得,過去20年被稱作互聯網技術,未來30年被稱作互聯網時代。這正是我想要對所有年輕人發出的號召。請留意那些30歲以下的人,留意那些少於30人的公司。我認為阿里巴巴能夠成功的原因,正是19年前當我們開始這項事業,以及15年前當我們開始做淘寶、開始B2C模式的時候。說服人們來使用這項服務在當時非常困難,尤其是新服務,沒有人想要嘗試。

 

不成功的人們、想成功的人們,讓我們來幫你。所以有一些重點,美國企業來到中國,他們觸達到了成功者。我們認為我們應該幫助那些不成功的人,聚焦在年輕人身上,從他們18歲甚至15歲開始。

 

在過去的中國,在古老的歷史中,如果你能說服長者,年輕人就會跟隨。而在今天,如果你說服了年輕人,那麼父母將會跟隨。如果你改變了年輕人,你就改變了未來。如果你相信未來,相信年輕人。所以15年前,我們將大部分時間投入到20歲以下的年青人身上,如今他們已經35歲了。他們上網獲取資訊、上網購物、上網做生意,都是理所當然的。

 

所以我們認為,再給他們10到15年時間,他們將成長為部長,他們將成為總統,屆時世界將會發生改變。所以這是我們所相信的,我想告訴在場所有的年輕人,這是你的時代。在這個世界,很多人抱怨互聯網摧毀了大量的生意,但並不是互聯網摧毀了生意,是落後的思維、態度、封閉自己、落後自己,是這些想法摧毀了他們自己。我想說的是,人們說技術摧毀了就業,我說不,每一次技術革命都會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比人們想像得更多,技術創造出了不同的工作。這是我們、這是中國和亞洲的機遇。

 

三、五個新趨勢將會改變世界

 

我認為有幾種新技術、幾項新趨勢將會改變世界。比如新零售、新金融、新技術、新製造以及新能源

 

這五個新趨勢即將發生,即將在未來10至20年改變每一個人、每一個行業、每一家企業。

 

1、那什麼是新零售
今天我們說電子商務。中國正在快速增長,但傳統零售業運作不佳。中國電子商務增長如此之快,增速超過美國的原因之一,就是美國的傳統零售業非常之好,基礎設施業務非常之好,互聯網無法滲透進去。但在中國,傳統零售業做的並不好。我認為馬來西亞、印尼也是如此。因為這種不好,互聯網成為一種新技術,我們就利用互聯網來優化新零售,並且讓它迅速成長。

 

所以我說,在那個時候,電商在美國只是一道甜點,而在中國是主菜。什麼是新零售,它意味著線上線下加上物流,所有這一切融合在一起,才是新零售。所以在未來的10-15年,不再有所謂的線上,線下生意。所有的線上線下將在未來融合在一起。

 

2、什麼是新製造
在過去的幾個世紀,製造業意味著可擴展性。越大的規模越好。但當你看到沃爾瑪, 你看到流水線,標準化和低廉的人工成本。這個世紀會定制化,每一樣東西都應該是定制化的,智慧化製造的。很多事情將會改變。當你在一部電話裝一個作業系統,打電話只占了20%的使用。今天,80%的時間,手機並不是用來打電話的。

 

想像一下,如果我們在汽車上裝一個作業系統,或者我們一個作業系統內置於一盞燈,一個電冰箱或洗衣機,世界就發生改變了。所有的事情都會產生結果。同樣的,新製造將讓很多行業發生改變。今天,如果你的行業是基於流水線,標準化,低成本,低價值,低價格,你不會有未來。

 

3、什麼是新金融
在過去200年,金融行業試著聚焦在20:80的方式上。他們做的所有事情只是為了那20%的人群,大公司,跨國企業,富有的公司。他們不在意剩下這80%的公司,或者那些沒有金融服務支援的中小企業。所以,新金融運用資料技術,運用新科技,賦能這從未被顧及的80%的中小企,及那些一直沒有觸達的消費群體。這是互聯網帶來的改變,我也相信很多大型銀行,傳統銀行會轉為擁抱這樣的改變。

 

今天,傳統銀行業不是為80%的市場服務的,也不是為80%的消費者服務的;但是這股新浪潮將比你想像還要來的快。移動技術,移動支付,來看看今天的印度,在短短兩年內,我們在當地的合作夥伴已使用手機支付普及了兩億人,他們用手機來支付和取錢。所以,如果你使用傳統的方法,這幾乎是不可能在兩年內發生的。那麼,新的金融機構將會改變這個局面,新的金融體系將會改變這個世界。

 

4、什麼是新技術
在亞洲,我們錯過了資訊技術(IT)時代,今天我們在資料技術(DT)時代。我看,從IT時代到DT時代。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IT試圖讓你變強, 賦能自身。所以在IT時代,亞洲失去了機會。我們沒有IBM,我們沒有微軟,我們沒有思科,我們沒有Intel晶片。但在DT時代,我們有機會獲勝。而DT則是為了使其他人變強。DT是如此強大,我認為,對於亞洲與小企業來說,特別是互聯網技術落後的國家,這是我們的機會。今天我們的手機比20年前強大的個人電腦更加強大,來看看亞洲,看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如此多的農民都在使用手機。如果我們可以使用移動技術,收集資料,事情將發生改變。

 

所以我們應該努力用DT實現發展,而不是使用IT的方式。什麼是移動技術?什麼是資料技術?什麼是人工智慧或機器學習?這些是我所思考的事項,亞洲人可以從中發現很好的機會。

 

5、什麼是新能源
第一次技術革命的能源是煤炭,第二次技術革命是石油,這個世紀、下個世紀的能源是什麼?是數據。沒有資料,任何事情都無法做成。而且我想告訴在場的所有年輕人,不要說你沒有像你的父親那樣的機會。你父親可能沒有“五個新”所帶來的機遇。如果你從現在開始學習,從現在開始準備,你可能在10年後取得成功。也許你無法在明天成功,但如果你準備好了,如果你相信未來、相信技術、相信技術革命將會改變世界。現在就做。10到15年後回首,今天的你並非由昨天決定,而是由10到15年前你所做的事情、你的努力所決定。 所以,15年之後你的生活,正是今天你的決定和努力所決定的。

 

四、技術革命是未來三十年的變革

 

這就是我所堅信的。我們無法選擇出生在怎樣的家庭。如果你碰巧出生在比爾.蓋茨家族,你很幸運。但不可能。我們無法決定出生在何處,但我們可以決定我們死在何處、以何種方式死亡。如果你想死在監獄裡,很簡單。如果你想去世時有很多朋友,你必須交到很多朋友,你必須改變你的性格、你的價值觀,所有這些事情。而我知道,我不想死在我的辦公室裡,我會退休,我會死在海灘上。

 

生活不只是關於工作。生活是你來到這個世界,在這裡的一段旅程。我相信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來度假的。好吧,我想還有一件事不管你喜不喜歡,就是這個世界的變化比你想像的快得多。很多事情會改變。正如我說的,很多白領的工作正在消失。所以你看,如果你是做資料分析的人,你正在學資料分析,資料分析將是熱門工作。但是我要告訴你未來十年會沒有資料分析。機器將會比你做得好得多。
過去的20年中,我們把人變得像機器,未來20年,我們將讓機器變成人。機器會人更強大,比人聰明。我認為,八年前我告訴我的團隊,我說30年後,最好的年度首席執行官、《時代》雜誌的封面將是一台機器。不管你喜不喜歡,我們看吧,如果我們還能活30年。因為在過去的幾個世紀,人們專注于生意,專注於製造。

 

未來30年的業務核心在於創造力。因此,很多事情已經改變了。
教育,我們教育孩子的方式,我認為不能只教知識。機器學知識更快。人們比較誰更聰明,這個人可以記憶力很好,記得每個字、每句話,他非常聰明,能記得所有東西。我告訴你,機器的記憶比你好。它們可以快速計算,機器的計算比你快,機器永遠不會生氣、永遠不會累,而且總是能比你做得更好。所以,如果將來你想與機器競爭,誰更有才能,你不可能會贏。

 

要如何與機器競爭?我認為,我們應該教會孩子文化、價值觀。我認為這些是人類可以勝過機器的東西。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應該教會我們的孩子兩件事情,教育的重點是想像力、創造力和團隊精神。我們應該教孩子音樂、運動,運動讓孩子們明白什麼是團隊合作,音樂和繪畫讓人們瞭解什麼是想像力和創造力。如果我們不改變我們教育的方式,我們會面臨很大的麻煩。我們的孩子會抱怨。這不是他們的錯,而是我們的錯,是我們沒有這樣做。

 

所以我相信,未來不會是知識的競爭,而是智慧的競爭、經驗的競爭,在這樣一個移動互聯網時代、這樣一個複雜的世界中生存下來。

 

今天人們擔心機器變得更聰明,它們下棋比我們好。天哪!我要怎麼辦。我從來不為此擔心。為什麼要擔心呢?機器,我不喜歡人工智慧,這個世界,對我來說,人工智慧就是阿里巴巴的洞察力。這不是人工智慧。人工智慧是如果你嘗試教一台機器做一些人類可以做的事情,這只是對人類的侮辱。機器應該做人類做不到的事情。這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所以,我相信這不是人工智慧,應該叫機器智慧,因為只是做一些人類不能做的事情。就像汽車一樣,我們知道汽車可以比人類跑得快,但是我們從來不會做一部模仿人類的汽車。如果你把輪子設計得像人類的腿,它不可能跑得快。因為它是輪子,而人類沒有輪子。讓我們做些不一樣的東西,計算、大資料以及其他所有的東西,我們必須非常明確人類不是機器,我是一個樂觀的人,我們永遠能勝過機器。不用太過擔心。我從不擔心科學家們擔心的大部分東西,我從不擔心總理們擔心的事情,我只擔心我會擔心的事情。因為在阿裡巴巴,每天要擔心的東西已經夠多的了。

 

五、企業家是社會科學家和藝術家二者合一

 

接下來我想說的是,年輕的商人、年輕的企業家,我聽他們說我沒有李嘉誠那樣的機會啊,我沒有郭鶴年先生那樣的機會啊。我告訴你一件事,他們在被稱為企業家的時候可能沒有你這樣的機會。
什麼是企業家?我的理解是,企業家是社會科學家和藝術家二者合一。你必須是一個社會科學家,你必須瞭解人,人的行為,人的需要,你必須改變自己。企業家也必須很藝術。如何組織團隊?馬雲成功的原因並不是我很聰明。我認識一些很了不起的人,知道如何與別人一起工作。那些了不起的人和我將瞭解社會和人們的需要。所以如果你想讓你的公司更成功,你必須展示出你為社會解決了什麼大問題。你為社會解決的問題越大,你的機會就越大。你就會更成功。

 

如果你為你的村子解決了問題,這就是一個村莊的公司。如果你為你的省份解決了問題,它就是一個省份公司。如果你為國家解決了問題,你就是一個國家企業。這個責任取決於你如何為之工作。
企業家會如何轉型?企業家將會互聯網化,成為互聯網化的企業家。我相信在未來20 到30年,至少90%的生意將會線上上。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在網上做生意,如果你是一個小生意,你只能做本村的生意。而且你的業務規模取決於你所在地區能觸達多遠。所以今天當你使用互聯網,你可以接觸到全世界的其他地方,跨國家、跨省。你知道,尊重其他文化,為別人創造價值。

 

未來30年,世界不屬於互聯網公司,而是屬於那些能更好地使用互聯網的公司。這是我們的機遇。你不需要懂技術,但是你要知道怎麼用技術,並且運用好技術。我並不會嘗試去做一個工程師。直至今天,我不瞭解電腦為何能運作,我仍然不知是什麼原因。不知道不要緊。我覺得只要你懂得賞識和欣賞懂技術的人,讓他們瞭解這些。

 

我曾經是一個小企業的產品測試員。世界上大多數的小企業都很畏懼高科技。當他們聽到高科技這個詞,他們會避而遠之。我會是產品測試員,當工程師完成一個產品,我會來試用。如果我不能用,我相信80%的人都不能用。把它當作垃圾扔掉。如果我可以用,說明是一個好產品。我不希望手動調節任何東西,我希望是簡單輕鬆的點一下,就完成,得到你想要的。

 

六、要想成功,必須具備情商、智商和愛商

 

然後人們說,你是一個企業家,你要有錢。錢不是必需的。不是錢改變世界,如果錢能改變,就沒有我們的機會了。
阿里巴巴在第一個10到15年存活下來的重要原因,是因為我們沒錢,尤其在第一個5年。我們不像其他公司一樣融資到那麼多錢,我們每一分都花的很小心。大多數的公司,在泡沫時代都陣亡了,不是因為他們沒有錢,而是因為他們有太多錢。你想要聘用大公司的優秀人才。如果你的公司沒有準備好,你卻請了比如跨國企業的專業人才,你等於是在謀殺自己。不要這麼做。這就好比是我們把波音747的引擎裝進一個拖拉機,它會毀了你的拖拉機。相信我,我在這上面犯過很多錯誤。所以,當你沒有錢的時候,你不會犯同樣愚蠢的錯誤了。最好的人才不是在外面,而是在你的企業內。

 

他們相信你,相信你的想法,所以願意花時間。很多人喜歡把錢投資在設備和機器上,但不願意花錢在雇員身上。 把錢投在雇員身上,給他們機會發展,和他們分享所犯過的錯誤,聽聽他們的錯誤,一起工作,這將使你的企業發展的更好。

 

人們會說,哇,阿里巴巴是如何找到這麼多人才的? 15年前,當我們成立這家公司時,在頭三年裡我們不能雇用任何人。人們說,互聯網,阿里巴巴,多麼奇怪的名字。 我們沒有錢,沒有樂趣,是無名之輩。 所以我們說,我們很難雇到人,我們只雇用那些沒那麼殘疾的人。

 

在中國的公司裡,幾年後當人們有一定資歷時,變得強大時,他們開始被獵頭看中,獵頭開始在我們這裡尋找人才,他們把我們的優秀人才挖走了。 那些好的人,都被挖走了。 那些不那麼好的人,沒有人去挖他們,他們留在了公司,變得非常成功。

 

據我瞭解,培訓中最好的是,人們說:“他是互聯網專家”,甚至在DT時代到來之前,我們已經有了很多資料專家。我不知道資料專家在哪裡。所以,我認為沒有人是熟知未來的專家。未來的專家是你自己從所花的時間和從經歷的磨煉中學習得來的。

 

所以,這是我所相信的未來,我相信在未來,智商(IQ)和情商( EQ)都是必須的如果你想成功,你應該有情商,但如果你不想失敗,你應該有智商。這是有區別的。你想成功,你必須擁有情商,因為這些情商很高的人,很容易完成交易,因為他瞭解人們並和大家一起工作,但很多人因為缺乏智商而犯錯誤。不管你多聰明,世界上還有很多比你聰明的人。所以如果你想有最好的智商,雇傭智商高的人。人才是決定因素。與他們一起合作的同時,提高了你的智商。
第三,很多人賺錢,但沒有得到尊重。如果你想得到尊重,我們有很多這樣的人。那就關乎愛商(LQ)。
所以對於想成功的人來說這些問題至關重要。智商、情商、愛商。

 

七、DT時代的重要特徵是體驗

 

另一點是世界正在變化,我認為在未來的30年中,它不是力量的競爭,也不是知識的競爭,而是用戶體驗的競爭、對他人關懷的競爭 - 你能如何賦能你的員工,如何賦能其他人、賦能客戶和賦能女性。
女性越來越重要,我們公司的秘訣之一就是女性,我們的女性員工占比達到47%,高級管理人員中有33%是女性。
我從來不覺得這有何奇怪。有一次,一位來訪我們辦公室的美國記者問,Jack,為什麼你的公司有這麼多女性?我說,是嗎?我從來沒有意識到。互聯網,這就是我們在互聯網上能成功的原因。

 

有趣的是,如果你有很多工程師,但也許沒有具有創造性和關懷他人的女性 。女性比男性更加關懷別人。男人關心自己的權力、升職和加薪。女性照顧孩子、父母和丈夫。她們知道如何改變自己,來確保他人也能好。如果你有這樣的品質,你就有成功的機會。所以我認為21世紀的女性領袖會是這樣的。不是政治領導人,不是商界或文化界的那些領導人。我堅信,如果你想讓公司可持續發展,那就聘請更多的女性吧。

 

我不是像政客那樣說話,我用我們的公司證明我的話。我們這個公司,在中國,高科技公司,近50%的員工是女性,33%的高管是女性。順便說一下,我們有超過50%表現很好的線上賣家是女性。在傳統的方式裡,女性成為一線賣家是沒有機會的,但是在互聯網上人們只關心你能不能提供更好的服務。他們不會說,啊,這是個女人。

 

好了,最後,在我們回答問題之前,我有很多東西要與大家分享,很抱歉我說了那麼久。當我有機會跟企業家說話的時候,我總覺得就像和自己談天。我與小企業、年輕的企業家談話的時候會覺得很舒服。與企業家說話的時候,我感覺,我們是同種動物。
跟大公司說話的時候,他們談的是競爭收入利潤。當我跟小企業說話的時候,我們談論的是夢想團隊客戶。好了,所以,這場技術革命是非常可怕的。這取決於我們如何使用它,如何一起工作來解決重大的社會問題。

 

第一次技術革命改變了世界,卻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技術革命同樣影響了世界,也同樣衍生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今天,我們正處在第三次技術革命中。第一次技術革命讓人們的雙手,雙臂,雙腳都更強大。第二次技術革命,人們開始遠端旅行,火車,飛機,大家希望獲得更多東西,人變得貪婪,去到宇宙,登月,但這次技術變革是在這個世界之內的變化。

 

人們應該瞭解自己。今天,我們去月球,我們試著探索火星,我們從來沒有看到人類內部。我覺得,這次的革命是解放大腦的。如果我們不能很好地處理這個事情,它會變成世界的大麻煩,第三次世界大戰會發生。這個戰爭不會是在人之間發生,而是人們與貧窮,與環境,與疾病的抗爭。這些事情,如果我們善用技術和資料,人類會變得更好。

 

所以我認為,對於互聯網以及未來30-40年的電子商務來說,如果你想讓你的公司去幫助別人,那麼整個商業世界都將是包容的。商業世界將是可持續的,讓人們感到快樂和更加健康。 這就是未來。你的公司將會很棒。所以我將其稱之為幸福與健康,即Double H戰略。 這是所有人類所追求的。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因為資料和技術。如果你能使你的雇員、團隊以及客戶快樂、健康以及可持續發展,那麼你的公司將前途無量。謝謝大家。

 

 

本文資料來源:2017-03-24 /騰訊視頻、財經網等,物流指聞整理發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宅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