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采風錄20:扶門的教養

楊惟雯

 

剛去美國的時候,總覺得那兒的人好像都特別紳士,我還沒走到門前,就有人面帶微笑、幫我開門。我想這或許是西方人講究“女士優先”的緣故吧,於是就滿足地徑直穿了過去。

 

一段時間,我特別享受這一“待遇”。

慢慢地我發現,規矩並非如此,而是“後來者優先”。

凡是公共場合有門的地方,總會看到這樣的情形:走在前面的人,推開門後都要回頭看看後面有沒有人進門。他/她會扶著門讓後面的人進去,而後面的人進去後,也總要向扶門的人說聲“謝謝”,並接著扶。

 

我去孩子學校,特別留意觀察,我給後面的小學生扶門,發現沒一個不說“謝謝”的。無論在學校還是商店門口,很少有人進去後一甩門揚長而去的。

 

郎咸平幾年前曾說過的一件事。
他總想不通為什麼他的一個學弟要比他混得好。他的言語中帶有酸味兒。有次,這位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的學弟去香港演講,郎“盯”上了他。

一群人出去吃飯,經過一扇小門。

郎說:“像我這種沒有什麼悟性的人,傻裡呱唧地一腳跨出門就走出去了。”

而他的學弟則本能地向後退一步,讓別的人都過去之後他才過去。

郎這回才悟出學弟比他“混”得好的道理----

原來在美國選擇人才還有另一個標準,即“一定要做個好人”,而像他這樣目不斜視、揚長而入的就算不上什麼“好人”了。

 

「扶門」或許在我們看來是蠅頭小事,但在西方社會,你不扶門,大家第一個反應就覺得奇怪,然後判斷你缺乏基本的禮貌和教養,更談不上舉止優雅了。

 

另一細節是,當遇到別人為你扶門時,雖然還有幾步,也要加快步伐,不可慢悠悠地溜達過去。

然後你也得接著扶,直等到後面客人魚貫而入,或有人半途接棒,再緩緩放手,這才算完成了一套“愛的傳遞”的基本標準動作。

美國的這個簡單的扶門動作,讓我感動深刻。

 

其實, 中國自古有句老話:“與人方便,自己方便”,這就是至簡的大道。

 

另外,德國也是個扶門國家。
有人說德國民眾天生素質就比中國人高,其實也不儘然。真正的原因是聯邦德國成立後,政府制定了一套規則,讓民眾自覺提升素質。

如德國有法律規定,關門時不小心把人撞了,你得無條件賠償,還得幫人醫治。
還有遵守交通規則、按秩序排隊等等,這些規定都很具體,操作性很強。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良好的行為就變成了習慣,這個社會就變得文明起來了。

 

我們的學校教育把學生培養成有知識的人,但不一定有文化、有教養,這讓我們受過多年素質教育的精英,在國際商務場合常常顯得不適應,而知識、文化、修養三者之間並不能劃等號。

 

其實,禮貌只是個習慣問題。

你習慣扶門嗎?如你能因善小而為之,你就不愧為“好人”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宅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