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拈花集252:防癌兩大策略

楊惟婷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CRF)和美國癌症研究院(AICR)以「拒絕肥胖」和「選對食物」為主軸,提出兩大防癌策略建議。

統計顯示,環境因素固然是致癌主要影響變項,但可喜的是,只要我們願意改變生活型態,你就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策略1:拒絕肥胖

 

研究證實,體內脂肪過多會增加罹患6種癌症的風險,包括大腸癌、食道癌、胰臟癌、腎臟癌、子宮內膜癌和乳癌。並且罹患膽囊癌的風險也可能較高。這是因為體內脂肪會刺激人體多種荷爾蒙增生,進而增加罹癌機率。

 

此報告中,專家特別重視肥胖預防及身體活動,並提出4項實踐法則。

 

實踐法則1:盡可能保持纖瘦,BMI維持在18.5~20之間就好

儘管身體質量指數(BMI=體重(公斤)÷身高(公尺)平方)在18.5~24之間都算正常,但專家認為,不只要「不過胖」,更要儘可能維持纖瘦,且最好從小開始控制。

報告中建議家長要注意孩子從童年到青春期的體重增長,21歲時的BMI應落在正常體重的低端18.5,並且此後就要避免體重和腰圍增加。

 

實踐法則2:每天中度運動1小時,強度運動半小時

中度運動的強度相當於快走。專家建議,除了每天最少應有30分鐘的中度運動之外,時間更長、強度更大的身體活動例如跑步、網球,更有益健康,不僅因為活動有助於維持體重,更有證據顯示,體力活動本身就可以減少罹癌風險。

 

因此專家強調,依照個人的體能適應程度,循序漸進,最好可達到每天1小時的中度運動,或是30分鐘的強度運動,如果工作、家務、休閒活動的強度足夠,均可列入計算。

 

實踐法則3:拒絕高能量密度的食物

能量密度是指每100公克食物所含的熱量,如果高達225~275卡就是高能量密度食物。

報告中特別點名,應減少含糖飲料、速食,以及僅提供能量而缺乏其他營養的加工食品。

 

不過堅果等天然食物熱量密度雖高,所含的植物油卻是良好的營養素來源,不列入這項限制。

 

實踐法則4:哺餵母乳至少6個月

報告首次將哺乳列入建議項目,證據顯示,持續性的完全的母乳餵養,對母親和孩子都有保護作用。母親可減少乳癌風險,而孩子長大後也較不易超重,從小時候就開始預防肥胖,也就避開癌症的威脅。

 

策略2:選對食物

 

飲食不均衡和錯誤的食物選擇會增加罹癌風險,專家有2個建議:

 

飲食建議1:多吃蔬菜水果,但不是指吃素

攝取較多富營養素和膳食纖維的植物性食物,可預防各部位的癌症,並且它們的能量密度低,可預防體重增加,避免肥胖。

 

台灣癌症基金會賴基銘執行長也高舉蔬菜水果含有的植物生化素(Phytochemicals)的重要,包括增強免疫力、誘導癌細胞良性分化、促進癌細胞凋亡、阻斷癌血管增生、抑制癌細胞分裂訊號的傳遞及抗氧化等作用。但他強調,並不是倡導傳統所謂的吃素,「市面上很多素食是加工食品,吃不到天然植物,」他搖頭說。

 

吃肉的種類和食用量都要限制,紅肉和加工肉製品是某些癌症的原因。此外,含大量動物脂肪的飲食,能量通常相對較高,導致體重增加的危險性也增加。

 

因此報告對於植物性和動物性食物都有建議:

■每天至少吃5份不同種類的蔬菜水果,色彩儘量多元。

■牛、羊、豬等紅肉每人每週熟肉攝取量應少於500公克,煙燻、醃製、防腐劑保存等加工肉製品儘量少吃。

 

飲食建議2:減少鹽分攝取

研究顯示,鹽和醃漬食物很可能引發胃癌,黃麴毒素污染的食物是肝癌的原因。因此專家建議,避免鹽醃或鹹的食物、避免用鹽保存食物、限制攝取含鹽的加工食品。

 

並且整體來說,每人每天鹽分攝取量必須小於6公克,約等於2.4公克的鈉。專家特別警告,廣東鹹魚被認為可能增加罹患鼻咽癌的風險,食用時應注意。

此外,發黴的穀類或豆類不可食用。

 

參考資料來源﹕康健雜誌 119期 文/林慧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宅配 的頭像
    大宅配

    大宅配~ 生活美學

    大宅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