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寄情22:臺北悠遊卡物聯網

應用案例

楊惟雯

 

悠遊卡是RFID技術融入生活中,一個相當貼切的應用實例。

 

台北悠遊卡的建制過程

 

亞洲最先使用「悠遊卡」這種概念技術的是韓國漢城,其大大提升民眾的便利性,一推出就頗受好評,因此香港、新加坡等先進國家也馬上跟進。

 

臺北市政府考慮到這種技術運用方便、感應時間快、資訊儲存容量大、個人化設定、可記載搭乘紀錄、安全性高等許多方便,都比傳統的磁條感應卡來得好,加上計畫整合臺北市的交通系統,因此成立「臺北IC卡票證推動專案小組」負責籌畫推動相關業務,以政府採購法由臺北市政府以公開方式徵求民間機構與臺北市政府、臺北捷運公司、十三家民營公車業者及臺北銀行,於民國89年成立民營型態的公司,成立「臺北智慧卡票證公司」。

 

目前台北悠遊卡的票種,可分為:普通卡、學生軍警卡、優待卡、敬老卡、愛心卡、愛心陪伴卡。

除了在各捷運車站詢問處及新設的「悠遊卡售卡/加值機」可以購得普通卡、學生軍警卡、優待卡外,還可在臺北市/縣貼有悠遊卡標誌的便利商店購買。如7-ELEVEN、全家、萊爾富、福客多、OK等。若悠遊卡內的金額已不敷使用時,亦可以至上述購買地點加值。

 

二、台北悠遊卡的應用

 

台北悠遊卡,就是一種車票感應,讓使用者儲值扣款。現階段悠遊卡最常應用範圍還是在大眾運輸的電子票證居多,只要是經常在臺北市活動的人,皮包裡都會有一張“悠遊卡”,因為只要一卡在手,在臺北市就能夠暢通無阻的穿梭於各個主要交通據點之間。

它甚至還結合了電子錢包的功能,讓用戶可以直接透過悠遊卡在便利商店或是連鎖超商裡消費,進一步地擴展了它的使用規模與附加價值。

 

三、台北悠遊卡未來的應用

 

其實悠遊卡的應用不僅如此,它除了是非接觸式的智慧卡外,也具備RFID的功能,所以只要是經由RFID進行資料交換或認證功能的應用型式,基本上你都可以透過悠遊卡來完成。

所以有不少業者跟悠遊卡公司合作,將悠遊卡的模組,移植到其它日常生活的用品當中,例如手錶、手機等,讓悠遊卡的外觀有不一樣的變化。甚至還有不少使用者,自行將悠遊卡中的模組取出,加工至其它個人慣用的物品來使用。

 

因此,未來台北悠遊卡還能夠應用在生活中的其它角落﹕

 

1、門禁管制

其實以目前臺灣地區來說,悠遊卡除了能夠作為大眾運輸的票證、消費用的電子錢包之外,還可以作為門禁管理系統的通行證,就如同某些高價位元的飯店,需要透過電子磁卡才能夠通往特定樓層一樣。

 

現在具備高科技的新興住宅,其實也導入了類似機制,共用的大門及電梯也需要透過RFID的感應才能夠開啟,或是允許使用者前往特定樓層,因此,只要請廠商在原有的RFID讀取器所連結的資料庫中,加入你悠遊卡中的辨識資訊,除了原先廠商所提供的RFID標籤外,你也能夠利用悠遊卡來進入,對於門禁管制來說,提供了另一個層次的管制方式,雖然它無法完全取代鑰匙的地位,以及有悠遊卡遺失帶來的風險,不過對於便利性而言,的確也帶給使用者很不一樣的思維。

 

2、個人化特徵記錄

因為每張悠遊卡中都具備唯一的代碼,未來說不定可以透過悠遊卡在特定的資料庫中登錄你個人的特徵資料,未來你甚至能夠請朋友帶著你的悠遊卡,到具備RFID讀取器的商店,替你選購個人化的商品。

 

只是,雖然現階段RFID的技術相當便利,但是對於個人資料及隱私權上的潛在風險也較高,因為只要具備有RFID的讀取器,很有可能在擦肩而過的一瞬間,你的個人習慣、資料及進出場所,都有可能會被有心人士所竊取,這也是為何目前RFID的應用範圍,仍然較不具備個人化的應用,而是專注於物流、票證等居多。

 

目前,台北悠遊卡受限制於無法辨識使用者的身份,所以不利於大規模應用在其他物品的付費。或許在超高頻或微波的RFID技術更為成熟,並且具備統一規範的條件之下,就能夠看見更多個人化的應用(因為可傳輸資料量較大,並且加密機制也較完整),或許有朝一日我們就真的能夠實現“一卡在手,暢行無阻”的終極目標了。

 

附圖、臺北悠遊卡 

  

 

  

 

 

附件、臺北悠遊卡的中央清算系統

 

臺北悠遊卡的中央清算系統,負責清算每天悠遊卡的交易記錄,依其應用範圍,連接五大系統,分別是捷運中央處理系統、停車場中央處理系統、公車中央處理系統、人工加值中央處理系統、銀行自動加值中央處理系統。

 

清算系統架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宅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