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力成長的第九封信:月暈效應

楊旭平

 

人們在判斷別人好惡時常有一種傾向,即習慣把人概分為「好人」或「壞人」兩類。

當你對一個人留下的是「好的」印象時,你就會把他的言行舉止全用「好的」角度去解釋 ﹔反之,當你對一個人留下「不好的」的印象時,那麼,一切「不好的」看法都會全加諸在他的身上---------這種現象稱之為「月暈效應」。

 

如同人們在看月亮時,周邊的光環也會同時被注意到。

大宅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領導力成長的第八封信適才適所

楊旭平

 

一、       因材施教

 

先看看下面這則寓言故事﹕

母驢見鄰居棗紅馬、鐵青馬紛紛成了揚名千里的千里馬,

大宅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領導力成長的第七封信:認識人性 

 楊旭平

 

"人性"一詞可以溯源到春秋時期的儒家典籍《 禮記·禮運篇 》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而戰國時告子也提出"生之謂性""食色,性也"

 

另儒家孟子以天賦道德觀念來解釋人性,認為人性本來是善的;儒家的荀子則與之對立,主張"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人為)也"的論斷。

大宅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快樂丸10

 

得不償失
王:「我太太花那麼多錢去買手套,我真希望能想個好辦法應付她。」
林:「那還不簡單,給他買隻鑽戒不就成了嗎?」

 

南柯一夢

大宅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領導力成長的第六封信:領導人的控管力養成

楊旭平

 

孔子說﹕「鄉愿,德之賊也﹗」

人人都說「好」的人,孔子給他取個名字叫「鄉愿」。意思是:如果一個人,全鄉的人都說他好,都喜愛他,孔子說﹕這個人未見得是個真正的善人,鄉愿做事遮遮掩掩,專想討好世人。在孔子的心目中,人不可以是個四面威風、八面玲瓏。真正「好」的人,他應該是個善者喜歡,惡者厭惡的人。

 

 

大宅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