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品劍106:中國便利店2017年大戰
楊惟雯
一、便利店業態打破寒冷天氣的制約
24小時便利店原是長江以南典型的消費方式。在上海,2015年底有日系羅森便利店461家,頂新集團旗下的全家便利店接近1000家。這些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便利店,幾乎讓上海的中型超市銷聲匿跡。
北京的寒冷期時長超過上海一個多月。在便利店高成本投入的前提下,漫長的冬季成為制約北方發展便利店的一個重要因素。
根據2013年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佈的“中國城市便利店指數”榜單,北京在上榜的26個城市中位列倒數第二; 但2016年有36個城市進入統計,北京排名升至第五。從羅森、全家、7-11這樣的外資品牌,到好鄰居、物美、京客隆這樣的“地頭蛇”,還有華潤、全時、聯華等全國性企業,北京便利店市場全面進入“戰國時代”。
作為南方市民典型消費方式的便利店正在滲透北方。不僅北京,比如哈爾濱,便利店數量年增速高達30%左右,這業態似乎已打破了城市寒冷天氣的制約。另位於中部地區的武漢、長沙,也都成為便利店增長較為迅速的城市。
二、便利店業態的未來成長空間
隨著人均GDP邁向1萬美元大關,以及前所未有的城鎮化進程,中國城市正發生著全面而深刻的變化。以尼爾森《2016年度中國賣場超市購物者趨勢報告》顯示,便利店的滲透率從2015年的32%上升到38%,比網購高3個百分點。
據統計,2016年中國便利店市場規模可能達到創紀錄的1000億元:但更振奮人心的數字,在日本,便利店和超市的市場份額比例約為54%:46%,中國這一比例目前大致是8%:92%,未來成長的想像空間仍很大。
據對便利店市場的研究顯示,它在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5000美元、1萬美元、2萬美元階段都會有實質性變化,尤其是衝擊著城市變革的關鍵點。
例如,全球主要城市佈局優化大多自人均GDP5000美元開始,至1萬美元時進一步對城市商業功能和產業功能進行調整。在這個時期,往往導致了大量居民和企業外遷到郊區。
如果以人均GDP 1萬美元為分水嶺,便利店發展往往還與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城市生態建設的大轉折伴生。
研究顯示,當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時,便利店進入起步發展階段,消費者開始接受便利店的概念;當人均GDP達到5000美元時進入成長期,便利店的形態與顧客的需求開始結合;當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時進入競爭期,同業競爭加劇,品牌開始整合;當人均GDP達到2萬美元時進入成熟期,品牌進一步集中,出現主導品牌寡頭壟斷的市場格局。
另據全球經驗,人均GDP從1萬美元到2萬美元的階段,零售業的主導權開始轉移到便利店和專門店手中。
中國大陸人均GDP正越來越接近1萬美元大關,家樂福、沃爾瑪等大型超市也開始迎來關店潮。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便利店委員會總幹事王洪濤表示,2016年零售行業中,便利店增長速度最快,增速預計達到15%左右;相反,大業態增速放緩,大商超正在進入調整期,預計今年的增速應該還是在10%以下。
三、大陸連鎖便利店的主要分類
羅森上海總經理張晟認為,中國的便利店模式已經進入到第三階段。“最早便利店是個小超市,缺什麼就賣什麼,這是第一代的;第二代是日式(便利店)剛起來的時候,以辦公樓附近開店為主,我們把這種稱之為剛需,因為大家都需要中午吃午餐。”
而在羅森兩年前的市場調研中,辦公樓對便利店的使用已經下降到第四位,社區使用變成了第一位,但和排在後面的車站碼頭、醫院等剛需使用的比例仍然“非常接近”。
目前大陸的連鎖便利店主要為四類:日資店、本土投資店、大型商超迷你店、電商轉型實體店。
(一)日系的7-11作為行業老大,目前在中國內地也只完成了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成都和青島的佈局。7-11當前的主要任務就是快速開店,以每一到兩年在一個新城市保持新增門店30-40家的佈局。
另外兩家便利店巨頭羅森和全家也都在加速“跑馬圈地”。2016年夏,羅森宣佈將加快在中國的開店速度,力爭到2020年店鋪數量翻兩番,從目前的約750家擴大至3000家左右。全家也曾宣佈將在2024年實現1萬家門店的開店目標。
(二)據業內統計顯示,本土的便利店品牌超過260個。而在上海、深圳、南京等城市,便利店品牌都超過了10個。
不過,對於整個中國而言,便利店市場似乎剛剛開始真正的增長。
在王洪濤看來,近幾年便利店發展速度增快的原因,一方面是便利店的即時消費性質使得其受電商衝擊不大;另一方面,消費升級大背景下,人們消費觀念的改變也促進了便利店的迅速發展。
(三)物美便利店總經理董崗也表示,物美超市一如既往關注便利店發展,但是不會因為大型超市不理想而做出徹底轉型,還是會按照原本的節奏,根據市場狀況做一些調整。據瞭解,物美便利店在北京地區正在以每年新開30-50家門店的速度增長。
(四)此外,電商借社區佈局線下的趨勢也在持續。有消息透露,阿里巴巴目前正考慮開設社區實體店業務,未來可能會線上下加大佈局。
四、政策鼓勵,北方將掀開新戰場
2013年中國城市便利店指數顯示,在中國大陸,東莞、上海便利店發展水準最高,其中東莞每2667人擁有一家便利店,發展程度接近便利店發達的臺灣(每2000人一家店),而北京則是約每2萬人一家店。
長期以來,在上海,年輕人對便利店的依賴程度很深,多數東西都願意去便利店買,包括飲食、雜誌、藥品、水果、蔬菜等。但在北京,人們更多選擇去專門的地方消費,比如買藥去藥店、買菜去菜市場。
儘管如此,業內對於北方發展連鎖便利店的前景仍十分看好。全時便利店總裁張雲根判斷,北京最終也將呈現如上海那樣遍地都是便利店的情況。
目前,很多企業已經開始押寶東北的便利店發展。從中國城市便利店指數中可以看到,2016年便利店增長率最高的城市是東北的哈爾濱,高達33.3%。得益于近兩年北京市商委推出的一系列鼓勵政策,北京的便利店增速也達到了23.5%,成為便利店發展的明星區域。
最終,消費水準和人口數量才是發展的更重要因素。
此前東北的超市多是夫妻店模式,在服務、規模、科學性、裝修等方面都有升級改造的空間。尤其這些二線城市接觸進口商品的管道很少,但當地人有這個消費力,一個新店開出,競爭又不激烈,人們對這部分的需求就會引爆出來。
例如在哈爾濱這樣的典型東北城市,一直存在低端社區的零售網點——遍佈城鄉、大街小巷的的“倉買”,也就是小賣部、小食品店。從表面上看,這些24小時、全年營業的小超市,雖然商品品類少、且集中於食品與日用品,但能滿足顧客應急性、便利性需求的小型商店,也能視為便利店。
據公開報導資料顯示:在哈爾濱有6萬家此種不同規模的“倉買”,其中在工商局登記的大約3.5萬家。儘管有一定的安全隱患,但是,它們在稅收、人員成本低上都有一定優勢,商品價格也較低。
整體來看,以前北方的地方政府對便利店發展的支持力度較低,辦理各種手續和執照也往往要較長時間。
例如位於北京永安裡的全時便利店北京旗艦店,各種執照就有20多個,號稱擁有“最全執照”。好鄰居便利店董事總經理陶冶曾表示,在北京開一家店,房屋押金、裝修、設備及雜費加起來成本為30萬到50萬元之間,這其中還不包括房租。
另一例子,就是此前受限10多年的地鐵便利店。在北京地鐵便利店,要求店內不能賣現場製作商品,也不能出售有氣味兒的食品,這就意味著毛利最高的商品都不會出現在地鐵裡。2005年,為安全等原因,物美等撤出北京地鐵。
南方地區在政策上都會對便利店有一些支持,不僅有補貼還有各種“綠燈”。北京管理是比較嚴,但目前相對來說比之前好很多了。
近幾年北京市商委很重視便利店行業發展,每年都會通過政策和資金對企業進行支援;另一方面,從首都的特殊地位出發,在監管方面要求相對嚴格,部門協調問題也確實存在。在2016年年初,北京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董事長謝正光已向媒體證實,目前針對幾條地鐵線路地鐵站的商業試點正在推行,相關細則正在規劃。
五、便利店是新零售最後一公里
除了線下品牌,許多線上力量在過去幾年裡也一直希望利用便利店或社區網站打通“最後一公里”,包括京東、阿里、1號店在內的電商紛紛切入便利店O2O。
2013年,京東和山西太原唐久便利店合作“網上大賣場”專案,取得一定的成功之後,2014年京東又與上海、北京、廣州、溫州等超過15座城市、上萬家便利店進行O2O合作,其合作夥伴包括快客、好鄰居、良友、每日每夜、人本等知名連鎖便利店品牌。
不過到今天,似乎還沒有一家電商能夠真正將O2O便利店應運自如,順豐等投入較大的企業還開始大範圍調整O2O戰略。
阿里也在淘寶便利店推出了“1小時便利網購”活動,通過手機或電腦在電商平臺上下訂單,1小時內送貨上門。商品可能來自電商自營,也可以是合作的便利店、超市提供,為此阿里計畫投入的資金是10億元。但有專家認為,1小時送達的背後是各個平臺綜合實力的公開較量,但現在來看時機尚不成熟,還無法成為常態。
對於“互聯網+便利店”的形式,也有很多便利店業內人士表示並不看好。更有企業認為,互聯網的整合不僅不能給便利店帶來業績上的增長,反而會造成門店業績的下滑。
7-11即表示,“我們目前的主要目標是迅速開店,因為單一門店的營業能力是有限的,只有提高門店數目才能創造更多利潤。可能互聯網並不能給7-11的業績帶來實質性的增長,7-11目前也不會考慮線上業務。”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