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煮酒品劍49:亞馬遜的大象無形

楊惟雯

 

微軟主宰PC時代,當時運算是由鍵盤和滑鼠定義的;

Google和蘋果則在智慧手機時代,爭奪由觸控螢幕定義的主導權。

 

而亞馬遜的野心更大,他想打造第3類運算平台Alexa(聲控),給那些完全沒有螢幕的裝置,透過使用在家裡的PC和智慧型手機即可發揮掌控效用。亞馬遜自2014年推出Echo以來,一直安靜地奠定基礎,就是為了主宰下一代市場。

 

一、亞馬遜(Amazon)的傳奇

 

1994年,時任BankerTrust公司最年輕副總裁的貝佐斯(effrey Bezos)看到了線上商場的廣闊發展前景。當時貝佐斯提出了20種他認為適合於虛擬市場銷售的商品,包括圖書、音樂製品、雜誌、PC硬體、PC軟體等。最後,在圖書和音樂製品中,他選擇了圖書

 

貝佐斯辭去副總裁的職位,把家搬到西雅圖,招了4名程式師,就在自己的車庫裡開始為Amazon編寫程式。他為自己的公司起名Amazon是希望它能夠像亞馬遜河一樣永往直前(後來,“車庫公司”成了高科技創業公司的一個象徵)。

 

作為一家虛擬商店,Amazon每週7天,每天24小時營業。顧客可以通過書名、作者、主題或關鍵字,在Amazon的資料庫中查找自己想要的書。如果顧客決定購買哪一本,就可以線上填寫一份訂單,指出要何種版本、包裝方式、送貨方式、付款方式等。Amazon通知出版或圖書分銷商將顧客購買的書送到Amazon在西雅圖的庫房,包裝好後發貨。

 

正確的經營思想和經營方式使得Amazon公司在短短的幾年內迅速成長。雖然Amazon在開業以後很短的時間內取得營業收的高速增長,但是,其盈利情況並不理想。主要是因為下述原因:

首先因為零售業是一個利潤非常微薄的行業,Amazon雄心勃勃的發展計畫使它進入新市場時必須保持高速運行,從而造成成本高昂,收益也因此難以獲得。

其次,Amazon不得不花費數百萬美元用於促銷,以吸納新的顧客。為了吸引客戶,大部分的書都有10%到30%的折扣。

 

Amazon一直處於虧損狀態,能支援Amazon擴張並順利運轉的資金主要來源於兩個管道:

一是Amazon只需要較低的存貨成本。平均而言,有形書店需要保存四個月的圖書存貨,而Amazon可以只保持15天的庫存量。而且Amazon能夠收到用信用支付的即時付款,這筆無息資金能供它用上一個月左右。

第二個原因:股票上市為其募集到資金並提高其知名度。

 

亞馬遜書店無疑是電子商務發展的里程碑,它創造性地進行了電子商務中每一環節的探索,包括系統平臺的建設,程式編寫、網站設立、配送系統…等等方面。尤其它通過一系列周密的安排,消除與網路的距離感,養成消費者網上購物的習慣、安全感和親切感,營造完美的顧客體驗,並進一步控制消費行為。

 

貝佐斯認為,實體零售業有三大要件,即地點、地點、地點;至於亞馬遜,則是科技、科技、科技

貝佐斯認為,亞馬遜不只是販售商品的事業,同時也是協助顧客制訂購物決策的事業。因此,亞馬遜一方面提供誘因以吸引和留駐顧客,另一方面也透過資訊的供應和蒐集,以滿足顧客需求和微調(fine-tune)公司的庫存與商品配置策略。

 

2003年底,亞馬遜推出「全文檢索」(Search Inside the Book)功能,同樣也是輸入關鍵字,顧客就能閱讀包含該關鍵字的書籍內頁,在虛擬世界中「模擬」彷如在實體書店瀏覽書籍的體驗。  

亞馬遜還透過精密的技術,追蹤顧客的消費習慣,發掘出甚至連顧客自身都還不知道的需求。以著名的「推薦」機制為例,亞馬遜除了依據顧客實際購買的品類進行相關產品的推薦之外,還會透過「購買此書的顧客,也購買了……」的方式,營造出一種「電子同好」(electronic soul mate)的氣氛,甚至顧客只是曾經在網站上搜尋過某位作者的姓名,顧客很可能在下次進入亞馬遜網站時,就發現網頁上出現了該作者的著作。

貝佐斯在接受《Wired》雜誌(2005年1月號)訪問時,道出了亞馬遜個人化推薦的精妙之處:當顧客找的是一本「禪學」的書,推薦清單上卻出現一本如何保持桌面整齊的書籍。這可不是人腦可以做出來的推薦,因為領域太不相關,但透過電腦的運算,對禪學有興趣的讀者,通常也會想擁有整齊桌面。藉由這套機制,亞馬遜不但幫讀者找到書,也為書(通常是很難找到或銷量欠佳的書)找到讀者。

 

二、亞馬遜智慧手機的失敗,放空反成優勢

 

回顧2000年初期的智慧手機市場,明顯可以看出當時行動運算成為龐大市場,但早早進入市場的公司們都犯下大錯:他們嘗試設計出和桌上型電腦一樣的智慧手機介面。

 

其中,最明顯的是微軟早期的行動作業系統Windows CE,看起來像Windows縮小版,角落有個小小的開始選單。Windows CE裝置都有個小型的硬體鍵盤,以及一根尖筆,用來發揮滑鼠的功能,但實際上桌上型PC的介面,就是不適合小小的智慧手機螢幕。

 

黑莓和Palm等其他早期智慧手機介面沒有那麼像PC,但還是堅持要有實體鍵盤,也還是從PC世界的使用慣例借取大量靈感。

 

直到賈伯斯的iPhone橫空出世,捨棄實體鍵盤和觸控筆,也沒有嘗試做迷你版Mac OS。當時蘋果工程師研發全新的使用介面iOS,像是輕輕滑動畫面、用捏放的方式放大縮小畫面,而這麼小的螢幕恰巧很適合用手指來操作。

 

但是,就像微軟根深蒂固的PC思維妨礙了發展智慧手機的開發,蘋果和Google的現有的產品線,也阻擋了他們思考語音辨識控制裝置的機會。

 

雖然蘋果一開始在語音助理事業上大大領先亞馬遜,Siri從2011起就是iPhone標準功能。但由於蘋果一直都在賣iPhone,也就從來沒有嘗試讓Siri跳脫身為蘋果裝置個人助理的角色。蘋果只把Siri當成iPhone的輔助特色,而不是一項能自行發展、讓其他手機搭載的產品,結果就是很少人會思考Siri還有哪些應用的可能性。

 

所以,蘋果的「物聯網」戰略一直都是以iPhone為中心。蘋果創造了HomeKit平台,允許人們用iPhone控制智慧燈泡、門鎖等裝置。但只能使用單一智慧手機運作的平台,永遠沒有機會成為普世標準。

 

而Google的眼界比較寬廣,他們做出不少努力,為物聯網市場打造公開標準,但也都與特定的Google產品綁定,像是Nest、Android Things、語音助理Google Now。

 

相較之下,亞馬遜在進軍智慧手機市場徹底失敗,這反而讓亞馬遜擁有足夠的自由可以從零開始。

由於Echo沒有螢幕,亞馬遜工程師不浪費時間去優化Echo與智慧手機的配合,而是勤奮不懈地聚焦在少數幾個Alexa可以特別發揮長處的功能,如放音樂、報新聞、報天氣、定時,都不用觸控螢幕。

 

因為Alexa是在沒有觸控螢幕的裝置誕生,所以能完美安裝在住家和車庫的各種裝置上。許多裝置既沒有螢幕,也沒必要特別加上螢幕。

 

三、物聯網時代的另類解決方案

 

當電腦晶片變得愈來愈便宜,不管是冰箱還是電燈開關,都可以放入晶片----物聯網時代降臨

《Vox》科技線在2014年即預測,這些晶片會成為下一個強大運算平台的基礎,就像行動晶片造就了智慧手機革命一樣。當時,從燈泡到燉鍋,你想得到的每一個領域都有了「智慧裝置」。

 

但物聯網時代降臨,企業面對的最大挑戰,是使用介面的設計。畢竟,在每個燈泡上添加一個觸控螢幕是不實用的,顧客絕不會接受必須個別設定每個燈泡的系統。

 

而亞馬遜認為,可以用一種介面控制家裡的裝置,而且這個介面完全不需要螢幕,只需要我們的聲音和耳朵就行了。如果你想打開客廳的燈,只要說「Alexa,打開客廳的燈」就好,像《星艦迷航》影集裡那樣。

 

Alexa和PC、智慧手機都不一樣,Alexa是設計來運用在各種不一樣的裝置上。我們多數人只會隨身攜帶1支智慧手機,並使用各式各樣的app。相形之下,Alexa被放進各式不同的單一用途裝置,像是燈或冰箱。所以你可以要求微波爐設定溫度,叫電視播放《權力遊戲》,問冰箱牛奶還夠不夠,命令Echo放些過年歌…等等。

 

汽車或許是最能發揮Alexa實力的產品。幾十年來,汽車的標準配備是收音機,讓乘客或駕駛人移動時聽音樂、新聞、比賽實況,而亞馬遜有潛力把這一切功能做得比廣播收音機更好,不需要手來操作的語音介面,對於需要把視線放在道路上的駕駛人來說更是完美。說一句「Alexa,播我的通勤歌單」比用智慧手機設定藍牙簡單多了。

 

四、Google正在追趕,但或許為時已晚

 

過去1年,Google似乎認識到亞馬遜為這個市場打造了正確的戰略,並試圖縮小亞馬遜在語音控制裝置市場的領先優勢。

 

2016年5月,Google升級了Google Now並重塑Google Assistant,也就是Google版Alexa;接著在11月,Google釋出智慧揚聲器Google Home,也就是Google版的Echo,將搭載Google Assistant。但Google Home推出時間整整比Echo晚了2年,最大的問題是,是否為時已晚?

 

微軟也推出個人助理Cortana,不過Cortana聚焦在汽車市場,今年日產和寶馬都宣布支援Cortana,哈曼卡頓(Harman/Kardon)也宣布計劃推出Cortana驅動的揚聲器。但比起主宰這個市場的3巨頭,微軟平台的聲勢似乎小了許多。

 

PC和智慧手機市場都是雙邊市場,顧客買愈多裝置,這個市場對app開發商的吸引力就愈大,而平台上有愈多app,裝置也就愈有吸引力。

 

連動裝置的市場也一樣。亞馬遜為Alexa創造了某種app store,這些app稱為「skills」,讓Alexa去執行新功能。你可以下載能夠朗讀食譜、提供健身教學、控制屋裡智慧裝置的skills。Alexa去年夏天只有1000種skill,現在有7000種。這讓亞馬遜每次跟新汽車或家電公司談合作時,都有更好的說服力。

 

相反的,隨著愈來愈多企業把Alexa合併到裝置裡,替Alexa創造新skill也變得更有吸引力。現在消費者期待愛用的銀行跟航空公司都有app,幾年之後,他們或許會期待商家創造自己的Alexa skill,讓他們用Alexa確認銀行帳目或飛機有無延誤。

 

亞馬遜的默默耕耘,已在最近的CES展中開花結果,各式各樣的公司爭相把Alexa加入裝置中。樂金(LG)冰箱支援Alexa,奇異(GE)做了時髦的Alexa驅動LED照明,就連福特(Ford)都宣布會把Alexa加入車款當中。這表示,你以後可以要求這些產品幫你尋找食譜、播放音樂或提供天氣預報。

 

自知落後的Google已做出類似Echo的揚聲器Google Home的介面。蘋果也創造Homepod和微軟的Cortana,都急起直追,但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宅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