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花集312:腹瀉
楊惟婷
腹瀉其實是一種症狀,而非疾病,它是人體「防禦機制」的一環,能將體内的致病菌與它們所產生的有害毒素排出體外,以減少對人體的傷害。
腹瀉同時也是一種「身體的警訊」,在告知人們自己的腸胃系統出了狀況。大部份輕度或中度的腹瀉都會在12至24小時內逐漸緩解,漸至佳境。但最重而持續的腹瀉卻會導致水份、養份及電解質的大量流失,如果處理不當,可能引起脫水,甚至休克、死亡。
一、腹瀉的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引起腹瀉的原因很多﹕
1、引起急性腹瀉(症狀持續的時間小於7天)最常見的原因是細菌或病毒的感染食物中毒以及藥物;
2、引起慢性腹瀉的原因很多,包括飲食、藥物、腫瘤、感染、壓力、自體免疫性疾病、內分泌異常、放射線傷害及吸收不良…等等。
當急性腹瀉伴隨有下列情形時,應該儘速看醫生:
1、 糞便中帶有血或黏液。
2、 發燒或超過攝氏38度。
3、 持續嘔吐,導致無法進食。
4、 腹瀉持續3天以上,(三歲以下的幼童腹瀉持續24小時以上)。
5、 一群最近共同用過餐的人同時發生腹瀉。
而所有的慢性腹瀉的患者都應該至少看一次醫生,以正本溯源,了解腹瀉的原因,並排除大腸癌、潰瘍性大腸炎、阿米巴痢疾、慢性胰臟炎、內分泌腫瘤、愛滋病等重大疾病的可能性。
二、感染性腹瀉
在春夏天,感染性腹瀉病是極為常見的腸道傳染病,是由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引起的。
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症狀,主要通過水、食物傳播,不良飲食習慣和個人衛生亦可導致感染發病……
三、腸易激綜合症
醫學上並沒有「腸胃型感冒」的稱呼,正確的說,係指「著涼引起的拉肚子」,這種拉肚子一般伴有腹痛、腹脹、腸鳴、便後不盡、粘液便…等。醫學上稱這種著涼引起的拉肚子為「腸易激綜合症」。
當天氣熱的時候,發生腹瀉要注意便中是否有膿血,或到醫院檢查是否是菌性痢疾,排除「腸道炎症」可能,就是「腸易激綜合症」,不可將幾種腹瀉混淆,耽誤病情。
到醫院看病,一般醫院僅控制症狀,給與解痙和止瀉藥,或者給與心理治療和催眠治療,也有大夫將其誤診為慢性腸炎和結腸炎的。
因為著涼出現的拉肚子,很可能是因為腸道中的菌群失調引起的,菌群失調主要是由於過多服用抗生素等原因造成的。可以到醫院的腹瀉門診檢查一下,服用增加有益菌(雙歧桿菌)的藥物,平時多喝些酸奶製品也有幫助的。
老人家常告訴小孩說肚子不要著涼,否則會拉肚子,這也是有道理的,因為肚子受到冷的刺激,會激發副交感神經的活性,導致胃腸蠕動變快,因而拉肚子。總之,腸胃是很敏感的,容易受身體各種情況的影響。
四、腹瀉的治療
有些人發生腹瀉的時候,就立即服用強力止瀉劑,這種作法其實是「不智之舉」,因為過強的止瀉劑會導致胃腸不蠕動,表面上雖然症狀消失了,但粉飾太平的結果,可能使細菌及其毒素長久滯留體內,引發更嚴重的後果。
1、急性腹瀉的治療
■當急性腹瀉發生的時候,最好先不要吃固態的食物,以讓腸胃道作適當的休息。不妨可以先喝一些冷或微熱的白開水、運動飲料或清湯,以補充一些水份及電解質。
■記得先不要服用市面上的止瀉成藥,以便讓自己的消化系統自行排除一些有害的細菌及毒素。
■在經過半天之後,如果腹瀉已略為緩解,可以吃一些白稀飯或鹹粥,而配些清淡的小菜,如醬瓜、花生、肉鬆等食物。在吃稀飯一天之後,如果腹瀉已逐漸緩解,便可以恢復的一般飲食。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身體沒有完全恢復前,應避免攝取牛奶、酒、咖啡、濃茶、辛辣調味品、冷飲及過於油膩的食物。
2、腸易激綜合症的治療
■中醫治療腸胃受到風寒最常用的方子就是「藿香正氣散」,專治外感風寒,內傷濕滯所致的怕冷、發燒、頭痛、胸悶腹脹、腹痛、嘔吐、腹瀉、肚子咕嚕咕嚕叫、口裡發淡等一系列症狀。
本方具有健胃、止吐、止瀉、利尿、抑菌、抑制病毒、袪痰止咳等多重功效,所以不管是感冒、急性胃腸炎、中暑等不適,都可以其作為主方加減應用治療。
■此外,如「安中散」或「良附丸」也是臨床常用於散寒止痛的方子,只要運用得當,療效亦然顯著。
■至於腸胃一碰到風寒侵襲就作怪的人,可從強化胃腸功能著手,例如平日可根據個人情況,選用「理中湯」或「小建中湯」等方劑來調養。
■ 腸胃易受風寒的人,對於生冷瓜果、冰涼飲料、啤酒等最好敬而遠之。
■平時更需注意腹部的保暖,多聽老人家的勸告,小心肚臍不要吹到風。
■此外,感冒期間也不能任意吃補,否則可能如俗話所說「縮住了」,因為無法祛邪外出,等於閉門留寇,人沒補到,倒是肥了病毒,還會把腸胃弄得更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