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學徒制7:美國職業教育體系

楊惟雯


一、社會特徵

 

在產業結構方面,美國的中低端製造業很少,主要產業是第三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因此,在人才培養的類型上,美國職業教育培訓的人才是“寬專多能型”,這與其社會特徵是相吻合的。

 

二、職業教育體系


美國強調“個人、競爭、自由、民主”的價值觀。所以在就業結構方面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即流動性高

且美國職業教育雇主參與的程度一直很低,亦即在職業教育的責任上主要是由公共教育機構來負責。

 

美國職業教育的實施機構主要是綜合高中社區學院,社區學院是美國職業教育體系的一大特色。

 

三、美國社區學院的功能

 

美國是社區學院最盛行的國家,其主要原因是幅員廣大,如非設置社區內的高等教育學府,社區的子弟可能沒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

而美國也是一個重視進修教育的國家,社區學院就近提供社區人士進修的機會。

 

在這樣的需求下,美國的社區學院最主要是提供可轉學大學的大一和大二的課程、技職教育課程、以及進修課程,同時為了提供每個人適切的服務,社區學院都是採取低學費及開放入學政策(Open-Door Policy),因此,美國社區學院提供了許多低社會經濟地位家庭子弟接受高等教育以及技職教育的機會,也為許多在職人員提供進修的機會,更為社區意識的營造及社區改造投入了許多的心力。

 

四、發展趨勢


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以及社會各方面的日趨成熟,美國職業教育呈現出兩個重要發展趨勢,即職業教育的終身化與大眾化。職業教育對個體而言,己是“全程教育”,對國家而言,已是“全民教育”。

 

五、美國職業技術教育課程品質評價量規

 

步入21世紀,由於美國工作市場的快速變化,美國急需新的職業技術教育項目,為企業提供高品質的技術人才。隨後幾年,美國國家技術委員會一直督促實業界與教育界溝通,向教育界說明他們對職業技術人才的評價標準,並要求職業技術教育課程迅速按照這些標準進行調整,以便畢業生能夠掌握職業崗位所需要的核心能力和技術。

 

為了保證職業技術人員的培養品質,美國的職業技術教育專家於2004年研發了一套職業技術教育課程品質評價量規(RTECA),用於評價職業技術教育所培養的技術人才的職業能力以及職業技術教育課程的健全程度和品質,提供了一套非常嚴密的評價標準

 

RTECA開發完成後,首先用於對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高級技術教育項目(ATE)的30套課程材料的評估,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從而得到職業技術教育界的廣泛認可。此量規自開發使用以來,隨著社會實踐的變化而不斷更新,因而至今仍然是美國職業技術教育界課程品質評價的有效工具和課程開發的重要參考。

 

(一)RTECA的理論框架

美國的職業技術教育專家兼顧多種因素,將不同派別的有關培養高品質技術人才的理論精髓進行融合,為RTECA的設計梳理出了一個邏輯嚴密、連貫一致的理論框架。

構成RTECA理論框架的三大中心理論為:美國勞動部必要技能訓練秘書委員會(SCANS,1991年)的“論必備技能的訓練”;芬寺(Finch)和克倫基爾頓(Crunkilton)的“職業技術教育課程開發理論”;威金斯(Wiggins)的“課程評估開發模型”。

 

“論必備技能的訓練”研究報告指出,優秀的技術工作人員應該能夠創造性地應用以下能力:有效利用資源的能力、資訊能力、妥善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系統認知能力、行業技術能力

報告還指出,高端優秀職業技術人員應該具備三種基本技能:基礎技能(如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計算能力等);思維能力(如解決問題的能力、決斷能力、推理能力、創新創造能力等);個人素質(如自尊精神、自我管理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團隊精神、凝聚力等)。

 

“職業技術教育課程開發理論”認為:課程品質必須從過程(學生在校學習經歷)和結果(由學校學習經歷產出的就業機會和能力)兩個方面來考察。在遵循教育教學規律的前提下,職業技術課程建設還必須隨時按照未來工作崗位的需求進行調整。因此,職業技術教育課程必須提供一些能夠直接幫助學生形成就業能力的內容或訓練專案,如知識、技能、態度、價值觀等。

本理論還列出了課程建設與畢業生就業能力和職業能力密切相關的9大因素:
(1)以事實為根據。依據學校和社區 的實際情況選擇課程內容。
(2)動態。課程建設能夠及時反映職場的變化,修正後應有明顯改善。
(3)目標明確。課程目標應具有可測量性,目標愈明確、愈具 體,愈容易判斷學生實現目標的情況。
(4)表述充分。課程內容的安排應做到高效選擇、範圍適當、邏輯嚴密,不同階段和單課之間應相互銜接、過渡自然。
(5)求真務實。學生的學習體驗應做到一脈相承、切合實際、高效實用。
(6)以學生為本。教學方法也應與學生未來的職業特點相聯繫。
(7)自覺評估。自覺 地、不斷地評價課程的效能。
(8)前瞻性。應科學地、準確地確定課程內容的超前度。
(9)國際性。儘量參照國際標準,強調整體品質。

 

威金斯(Wiggins)在“課程評估開發模型”以及其後與麥克泰(McTighe)合著的《學生成績評價》、《測試的目的與限制》、《教育評價》、《設計合理評估辦法》、《設計出來的認知能力》等著作中提出了關於怎樣培養技術人才的更深層次理論觀點。

他們認為:課程建設應該謹慎選擇課程內容、緊密聯繫實際、注重實用知識、真實可靠地評價學生的認識能力。認識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礎,包括6個方面:闡釋能力、推理能力、應用能力、洞察力、同感力、自我認識能力

 

以上三種理論突出了三個主題:與學生需求相對應的教育經歷、深度認知、緊密聯繫職業實踐。這三個主題包括了學生應受到的核心教育訓練內容、課程材料的選擇和學生學業評估三方面的內容,三者形成的合力能夠最優化地建設教學環境,也只有這樣的教學環境才能培養出高品質的技術人才。

 

(二)RTECA的開發及對使用者的訓練

RTECA的開發經過了從理論到實際,再從實際到理論反復驗證、反復修改的過程。通過對相關理論的多次批評性分析和量規的實際運用,使專家們能夠不斷從理論研究成果和實際課程材料兩方面檢驗量規的效能。評審專家也經過了謹慎篩選和嚴格訓練。

 

2002年,ATE年會呼籲與會人員推薦候選專家人選,並在此基礎上選定18位專家組成了正式的評審專家組。18位評審專家被分為6個小組,每個小組分別由一個職業專家、一個課程專家和一個教學專家組成。關於怎樣使用量規,評審專家接受了4個小時的RTECA使用訓練,其間他們使用量規對不同的三套課程材料進行了測評。

 

測評方法為:
1、先由每個評審專家單獨對材料進行測評,然後由評審專家小組成員共同對材料進行測評,最後由所有評審專家集體對材料進行測評。
2、在測評過程中,專家可以提出問題、提供建議,最終對RTECA的認識和使用達成共識。

3、這種訓練很見成效,因為訓練即將結束時,各小組對同一課程材料的品質評價結果高度一致,各項評分的差額都在1分之內。

 

(三)RTECA的主要內容

RTECA由三個部分組成:具體評價、整體評價、總體評價。

1具體評價

A:主要考核課程內容與職業的聯繫度(由專門負責本部分的評審專家回答)。

  請回答每個羅馬數字下面“是或否”的問題:

  (1)課程材料與職業崗位的一致性。

  課程材料是否準確地反映了職業崗位實踐、業務?(是或否)

  課程材料是否反映了最新職業崗位實踐、業務?(是或否)

  課程材料是否反映了預期職業崗位實踐、業務?(是或否)

  課程材料是否反映了最基本的行業觀念?(是或否)

  本題測試目標:學習目標與相應的行業業務和標準的一致程度。

  0分:不一致;1分:較少一致;2分:較多一致;3分:非常一致;4分:完全吻合。

  請提供評分證據。

 

  (2)知識應用。

  課程材料是否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是或否)

  課程材料是否要求學生具體完成一項任務?(是或否)

  本題測試目標:材料使學生展示與行業標準及業務實踐相關的知識和內容的程度。

  0分:沒有展示;1分:較少展示;2分:較多展示;3分:足夠展示;4分:充分展示。

  請提供評分證據。

 

  (3)對技術的實際應用。

  材料是否要求學生應用所學技術(如工具、設備或軟體)?(是或否)

  材料是否說明使用某種技術或工具的原因?(是或否)

  材料是否要求學生安裝或檢修某種設備?(是或否)

  材料是否要求學生使用安全程式?(是或否)

  本題測試目標:材料對技術的應用程度,即在多大程度上應用了一線實際行業業務技術。

  0分:沒有應用;1分:較少應用;2分:較多應用;3分:足夠應用;4分:充分應用。

  請提供評分證據。

 

  (4)思維訓練。

  材料是否要求學生以新方式應用嚴密的算術概念?(是或否)

  材料是否要求學生解決一些必須理解相關科學概念才能解決的問題?(是或否)

  材料是否要求學生進行批判性思維?(是或否)

  材料是否要求學生將技術觀念應用於實際工作,如我的工作對個人、社會及環境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有沒有更好的方法?(是或否)

  本題測試目標:材料對學生思維訓練的程度,如高級思維技巧和對科學、算術、工程、技術觀念的深度理解如何。

  0分:沒有訓練;1分:較少訓練;2分:較多訓練;3分:足夠訓練;4分:充分訓練。

  請提供評分證據。

 

  (5)崗位業務品質標準。

  材料是否提供了多種行業業務範例?(是或否)

  材料是否對優劣業務成績進行對照?(是或否)

  材料是否對具體品質標準和規範進行討論?(是或否)

  本題測試目標:材料幫助學生區分優劣業務表現的程度。

  0分:沒有區分;1分:較少區分;2分:較多區分;3分:足夠區分;4分:充分區分。

  請提供評分證據。

 

B:課程、教學、評價部分(由專門負責本部分的評審專家回答)。

  由於篇幅所限,本部分略去。

 

2整體評價(由所有評審專家評審)

  (1)行業標準及實踐:課程材料應清楚地反映學習目標是建立在現行職業技術水準及實踐之上的。

  0分:沒有反映;1分:較少反映;2分:較多反映;3分:足夠反映;4分:充分反映。

  (2)課程內容應取材于現行職業實際:課程材料應該致力於幫助學生瞭解未來工作崗位實際,所傳授內容應該與崗位需求相聯繫。課程訓練項目應取材於實際職業崗位的真實活動。

  0分:沒有聯繫;1分:較少聯繫;2分:較多聯繫;3分:足夠聯繫;4分:充分聯繫。

  (3)職業能力:課程材料在培養學生高端職業場所所需要的高級職業技能方面的情況。高級職業技能(SCANS):扎實的文字能力(聽、說、讀、寫能力)、 計算能力、技術應用能力、對社會組織和技術系統的理解能力、思考推斷能力、資源利用能力及良好的個人素質(敬業精神、協作精神等)。

  0分:沒有培養;1分:較少培養;2分:較多培養;3分:足夠培養;4分:充分培養。

  (4)深層次理解途徑:課程材料説明學生深入理解所學內容的情況,如學生對教學方法和所傳授的內容是否感興趣,是否允許他們按照自己喜愛的方式學習,是否要求學生對資訊進行篩選、綜合、評估,通過分析、探索內容之間的聯繫和關係,加深對內容的理解。另外,課程材料組織有序、深入淺出、並附有與內容一致的訓 練項目和評價標準也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所學內容。

  0分:沒有幫助;1分:較少幫助;2分:較多幫助;3分:足夠幫助;4分:充分幫助。

 

3總體評價(由所有評審專家評審)

  主要測試課程材料幫助學生掌握未來職業崗位所需要的知識與技能的效果。

  請選出最符合您的總體評價的選項。

  0分:沒有幫助;1分:較少幫助;2分:較多幫助;3分:足夠幫助;4分:充分幫助。

  請提供評分證據。

 

(四)RTECA的效度與信度

 

1、不同評審專家對整體測評部分和總體測評部分的測評結果表明,所有評審專家無論他們是什麼專業背景,對量規的理解都是一樣的。

總體而言,他們的評分完全一致的情況占50%以上,評分差額在1分之內的情況在90%以上。同樣,同一評審專家對不同材料的測評結果也表明量規的三個部分之間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2、定性分析(如評審專家的回饋意見)也表明RTECA是值得信任的,是測評職業技術教育課程品質的有效工具,評估結果具有較高的信度。

3、同時,評審過程本身顯示了評審專家的評審效度。根據相關理論對評審專家進行的細緻入微的訓練,保證了各位專家評審標準的統一性;將量規用於實際課程材料的評估並針對實際情況對其結構進行調整,可提供其結構效度;量規用於對課程材料與職業崗位需求聯繫程度的測評顯示了其評判標準的效度;由技術教育專家對課程材料的內容進行評審同時為內容效度和評判標準效度提供了保證;最後,大量取得預期效果的評估結果也強有力地證明了RTECA的內在效度。

 

RTECA與職業技術教育理論以及美國國家技術教育標準緊密聯繫並保持高度一致,不僅為現有課程材料評估提供了有效工具,而且也為新課程的開發提供了指南。

 

參考文獻:

閆清景,美國職業技術教育課程品質評價量規,河南員警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外國職業教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宅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