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拈花集97:養成運動的習慣
楊惟婷整理
運動缺乏引起的身心症多的不勝枚舉,要活就要動;不動很難活。
初期運動很容易就放棄是因為:惰性、懶。
所以,運動需要勉強。運動不可以『零存整付』,太長時間沒運動,突然又運動過久,反而會造成運動傷害。
運動不拘形式、不需場地、更不需要伴(有伴當然最好) 。
運動的型式可因人而異,有些人習慣游泳或騎腳踏車都可。
例如只要能持續30分鐘的快走,就能達到心肺功能的運作,而幫助身體帶氧、有精神。
建議開始時由5分鐘快走、放慢1分鐘,再5分鐘快走、放慢1分鐘,再重覆到30分鐘即可。
養成習慣後則可加長時間10分鐘三次就可達到30分鐘的運動需要量,快走的速度是自己感覺會有點喘且稍有流汗就對了。
但年齡在30歲以上者就不宜慢跑,國人大多都有骨密度偏低的問題,跑步較易引起骨折病變。
運動的時間宜在早上,而不是午間或晚間,早上戶外的空氣才有氧氣,接觸大自然才能帶氧,晚上慢跑是最不好的運動。
空間是戶外而非室內,密閉空間不可能是有氧運動。
※現在沒有時間運動;未來將由別人幫忙動----〝復健運動〞。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