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煮酒品劍24:《華麗上班族》

楊惟雯

 

楔子、似曾相識

 

《華麗上班族》這部電影刻劃出社會高度競爭之下,職場鬥爭生態與「人為財死」的殘酷本質與生存法則:
每個人都一樣,都希望能爭出頭,卻老是有人衝在你前面。
當時間巨輪不停向前滾動,凡人都難以逃脫被捲入的宿命,
於是只能被迫不停地跟著人潮走,不然就會遭輾壓而亡。
這般景象反映的是,在奢華辦公室裡,沒有溫度、只有疏離……。
蘇菲因為工作放棄愛情、
大偉為了滿足慾望利用愛情、
琪琪隱瞞真實的自己(總裁之女)……,
他們為了生存,想成就自己,卻弄得失去了心、失去了感情,
徒留一具華麗的空殼。

最後,李想取代了張威,但他就能從此扶搖直上、邁向人生的康莊大道嗎?
當張威臨走前提醒他,別忘了自己的名字(理想)。
可是,此時的李想是否還記得夢想初心究竟是什麼?


誠如〈何必呢〉所唱:「我不變的理想改變了一點點性格,最後是個性改變夢想,再竄改一點點道德。」

 

您急嗎?現在,是否還有人在十年磨一劍呢?

 

一、2016中國經濟情勢分析


未來中國經濟情勢的宏觀背景叫增速換擋結構調整

過去幾年,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是在不斷地放慢。這是因為經過了多年的高速增長,經濟內部所積累下的結構性問題到現在已經掩蓋不住了。因為經濟增長動力不再有人口紅利、廉價勞動力、廉價土地,加上人口老齡化、城鎮化率的水準也緩慢了…等等,皆使企業成本提升和成長動能不足,但這也是這輪經濟下行面臨的長期性問題。


2008
年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之下,如果中國能忍受痛苦,進行結構調整,進行產業升級換代,就不會有今天的困境。但是那時推出了“4萬億”的刺激計畫,於是浪費了一次極好的調整機會。且政府的巨量投資,使這些落後的產能、落後的技術和產品得以苟延殘喘,甚至繼續擴張一直到今天。

由於中國經濟增長長期依靠投資驅動,當出現過剩產能的時候,企業不敢投資了,依賴投資的增長就掉下來了,這是結構性扭曲持續到今天的一個必然結果。現在,本來已嚴重的結構失衡更加的惡化了。

 

出路在哪裡?去產能化。如果不把過剩的產能消除掉,價格起不來,企業經營會很困難,經濟就會長期的在低位運行。

同樣,不僅要去產能,還要去槓桿。實體經濟中的過剩產能,對應的是銀行的天量信貸,要不是銀行放出那麼多的貸款,也不會有今天這麼多的過剩產能。實體經濟要去產能,金融行業要去槓桿。

現在金融體系的貸款餘額是80多萬億,壞賬率如果是10%,那麼就是七、八萬億,而且有可能還不止,這才是中國經濟的大隱患。

 

雖然十三五”希望維持GDP成長不低於6.5%,但未來經濟情勢是L型趨勢,會有三年以上的調整期。也就是說,未來GDP成長率下降的空間可能不大,但是想起來也很難。

 

回顧一下,62-72年是中國人口出生高峰,隨後因計劃生育出現斷崖。

中國過去這三十年成功的推動了兩輪改革,而62-72年這撥主流人群決定了經濟增長與經濟結構的基本特點,比如這一撥人在九十年代提供了廉價勞動力,讓製造業為帶來了過去三十年的經濟騰飛,而這撥主流人群過去十年買房,為房地產開啟黃金十年。
但此人口紅利將漸行漸遠,還有7年這一撥人主流人群將會退出勞動力市場,隨後勞動力將會出現斷崖式下滑。而製造業和房地產時代也將落幕,
從國家統計局公佈的資料來看,2014年9月末以來農民工進城人口幾乎沒有增加,這個現象在歷史上是從來沒有發生過的。

另外,國內出口現在占全球出口份額已經達到12%,這麼高的份額在全球的出口貿易額都在下降,海運指數也一直在下行中,也難以持續。

如今,中國經濟正處於第三次大轉型的關鍵時期。所以,這7年非常關鍵。過去的消費升級,從80年代的溫飽,90年代的家電耐用品,到2000年以來的汽車、商品房,可以確定的是,未來的增長模式必須轉型。

 

二、中央供給側改革的新經濟思路

 

過去一年中國經濟經歷了一輪快速的下滑。那出路在哪裡呢?
我想出路無非是短期的宏觀調控長期的供給側改革


在短期宏觀調控下,無非是運用財政、貨幣、匯率政策,所以政策推出6次降息、5次降准,但是毫無疑問,出路都不在這兒。

 

那長期的改革如何做呢?

如果是需求的問題,需求就是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我們應該通過財政、貨幣政策來刺激;但如果是我們認為人口紅利結束,是供給側出現問題,那我們應該通過供給側改革。

 

過去,在美國次貸風暴的大拐點上,我們一開始是出現誤判的,試圖通過刺激,維持舊的產能,來寄望可以重回高增長,但此反而造成產能無法去化。短期,有賴「一帶一路」戰略來去化國內過剩產能

 

那麼,長期應如何進行根本性供給側改革

我認為衡量改革只有一個標準,就是效率,那些能夠提升效率的改革都是好的改革。
那麼怎麼提升效率呢?那就是破舊立新,把無效率的破掉,把有效率的放出來。

 

所以,改革關鍵是破舊立新,這需要勇氣和魄力的。

破舊,由於重化工業、房地產的時代已經落幕了,產能嚴重過剩,如果讓它迴圈下去,它將會把金融體系拖垮,所以必須把它剝離,產能出清掉,債務貨幣化

立新,例如國企改革,換一幫人,換一個機制來做。誠如過去商品房改革、加入WTO,開啟了大陸的黃金十年。另外,就是放活服務業。大陸過去三十年的成功是製造業開放的成功,未來三十年的成功是服務業開放的成功,例如WTO的核心是貨物貿易開放,RCEP核心是服務業貿易開放。

 

2015年11月10 日,習近平主席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會上首次提出“供給側改革”,雖然只是簡單五個字,但背後含義豐富。習近平表示,“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品質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

 

另外,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中亦揭示,讓市場在資源配置當中起決定性作用。這或許意味著政府經濟治理思路已出現重大轉變,關注點將從管理總需求轉向管理總供給,這也意味著“三駕馬車”概念慢慢淡化,“供給側改革”或將成為十三五期間經濟改革的重心,這方向應是對的。

 

那怎麼理解“供給側改革”這個新概念?

簡言之,供給側管理強調通過提高生產能力來促進經濟增長,而需求側管理強調可以通過提高社會需求來促進經濟增長,兩者對於如何拉動經濟增長有著截然不同的理念。

需求側管理認為需求不足導致過剩產能,所以拉動經濟增長需要“刺激政策”(如貨幣和財政政策)來提高總需求。

 

供給側管理則認為市場可以通過價格調整、產能整合、淘汰等方式來自動出清產出,所以根本不需要所謂的“刺激政策”來調節總需求,因為“過剩”存在本身就是不合理的。拉動經濟增長需要提高生產能力(如工業4.0和中國製造2025),即提高潛在產出水準,其核心在於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政策手段上,包括簡政放權、放鬆管制、金融改革、國企改革、土地改革、提高創新能力…等,從供給側管理角度看,本質上都屬於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方式。

 

在經濟學理論中,需求側管理則代表了凱恩斯主義的經濟思想,而供給側管理代表了新古典主義學派的經濟思想。可以看出,二者在前提假設上有本質區別。

 

 

未來,“供給側改革”根本上有兩大任務:
一是將資源要素從產能過剩的、增長空間有限的產業中釋放出來,
二是為提供中高端消費服務的“朝陽產業”輸送更多的勞動力、資金、金融和技術。產業結構大變遷,意味著服務業的黃金時代已經悄然到來

 

如果中國未來要依靠發展發展高端製造業和服務業的話,我們現在要做的是什麼?開放

 

三大轉機:重組、升級、創業

 

中國經濟的隱憂是政府負債、銀行的壞賬、實體經濟中的過剩產能。去槓桿的過程和去產能的過程可能會相當長,到底需要多少年?我也不知道,我想3年5年總是要的吧?大家對此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

 

但危機總伴隨著轉機。第一個轉機是行業重組
以鋼鐵行業來說,很多中小型的鋼鐵公司都要倒掉,這個時候是購併的好機會,所以政府不要阻礙市場上的購併,不要阻礙企業的倒閉。優秀的企業通過購併提高它的市場集中度,獲得一定的定價的能力來改進它的利潤率,實現經營狀況的好轉。

 

第二個轉機是行業升級
當市場份額集中到優秀的企業,下一個要做的就是研發,推動升級換代。在行業分散的情況下,中小型企業沒有做研發的力量。只有集中才有規模效益,只有集中才能有足夠的資源進行研究與開發。

第二步是傳統企業的自動化換代。走向工業4.0的標準。透過機器人、自動化設備,將工位和工位之間、車間和車間之間連起來了,去提高生產效率。

 

第三個機會就是萬眾創業

現在是一提創業必談互聯網,不管是“互聯網+”還是“+互聯網”,沒有一定之規。運用互聯網工具,無非是提高快捷的資訊傳遞,有助於降低和消除資訊的不對稱,從而降低生產和交易成本。

 

 

 

 

 

 

三、2016中國資本市場的趨勢分析

 

最後,講一個對大類資產的看法。

大類資產無非是:股市、房市、債市、匯市和大宗商品。

 

1、股市。

由於中國證券市場長達7年多的時間在低位徘徊,導致中國證券資產價格被低估,這也是未來五年中國證券市場最大的魅力所在。

由於一個繁榮的牛市有利於企業進行融資,促進經濟發展的轉型。也有利於引導社會資源向朝陽產業和優勢企業流動,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因此,未來十年政策是做多的。因此,也將第三輪財富重分配

 

但2015年上證綜指從2100點上漲到最高5178點,在5、6月份才出現了改革的調整和去槓桿,2016年是股災後的修養期,徘徊在3000點一帶。到目前為止,因上証指數在3000點之上有密集的套牢區,若要進行突破的話,那要有足夠催化劑:
第一個催化劑,要有增量資金入市;更重要的是重磅的利好。例如開放二胎、開放深港通、養老金入市、人民幣國際化(SDR)、MSCI外資導入…,才能提升整個市場的風險偏好。

 

2、債市。

在全球負利率環境下,對於大陸債券市場,仍是一塊看多肥肉,但我要強調空間已有限,因未來須留意美聯儲加息的全球貨幣大戰,而2017年的壓力會比今年要大。

 

3、房市。

中國房地產長週期拐點已出現。統計表明,20-50歲的人是買房主流人群,在2013年這個人口達到峰值。所以,2013年房地產投資從年初的19.3%,一口氣跌到現在基本零增長。

 

 

那未來中國的房地產是一個什麼樣的特點呢?

基本上,那些有才華的年輕人和財富淨值人士會繼續往大城市遷移。

那麼問題的關鍵就來了,一線城市有銷量、沒土地,表現為價格的上漲和“地王”的再現;三四線城市沒有銷量,但是土地庫存高起、價格低迷。

所以,將出現“總量放緩,結構分化” 現象。未來十年一線城市可能漲10倍,但三四線城市漲不動,房地產投資零增長。

 

4、人民幣。

FED升息臨近,將為美元重啟第二輪強勢週期。總體上,人行似乎已經流露出允許人民幣貶值的態勢。一旦FED進入升息循環,將很可能暗示人行將進入人民幣“有序貶值”的通道。

 

5、大宗商品。

在美元QE收緊和中國經濟L型復甦需求下,大宗商品只有短期輪漲格局,未來幾年仍以進行底部調整為主

 

跋、雪泥 .鴻爪

 

最後,我想起了甘迺迪的一句話:
信仰在風中表揚,漫天飛舞的除了雪花,還有我的信仰和夢想。”

 

火炬已經傳遞到了新一代人手上,未來,我對中國經濟的轉型抱有很大的信心,成功的話,將會創造14億人進入發達國家行列的奇蹟,時隔五百年,中國將重回世界之巔,我們就處在這樣一個偉大的變革時代,讓我們迎著朝陽時代,不要對著晚霞歎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宅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