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寄情37:大數據時代來臨

楊惟雯

 

一、“大數據”成為資訊行業新亮點

 

最早提出“大數據”(Big data)時代已經到來的機構是全球知名諮詢公司麥肯錫(McKinsey)。麥肯錫在2011年10月份發佈的研究報告《大數據:創新、競爭和生産力的下一個新領域(Big Data:Next Frontier of Innovation,Competition,Productive)》中明白揭露,海量資料已經滲透到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逐漸成為重要的生產因素﹔而人們對於海量數據的運用將預示著新一波生產效率增長和為消費者創造價值的支柱。

 

報告中指出,由於越來越多的人、設備和感測器通過互聯網連接起來,數據生産和收集的能力和速度的大幅提升。

2010年,超過40億人(世界人口的60%)在使用手機,其中約12%擁有智慧電話,其滲透率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長。

如今,3000多萬聯網感測器節點分佈在交通、汽車、工業、公用事業和零售部門,其數量正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長。

麥肯錫的報告發布後,“大數據”迅速成為了資訊行業爭相傳誦的熱門概念,也引起全球廣泛的迴響。

 

在2012年1月於瑞士達沃斯召開的世界經濟論壇上,“大數據”已是討論的主題之一。這個論壇上發布的一份題為《大數據,大影響》(Big Data、 Big Impact)的報告宣稱,數據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經濟資産類別,就像貨幣或黃金一樣。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數據本身是資產,這一點在業界已經形成共識。

「找出大家都不知道的事,可以比競爭者早走一步,」EMC台灣總經理劉容志說,將會增加企業的競爭優勢

換言之,誰能從浩如煙海的資料中,找出有價值的資訊,誰就有機會在大數據時代佔優勢,以確保公司每一個商業決策皆明智,在競爭的紅海中不至於犯錯。

 

二、“大數據”正在對每個領域造成影響


舉例來說,在商業運營、公共衛生、經濟發展和經濟預測…等各領域中, 數據分析己帶來巨大的影響力。

例如,IBM公司數據顧問團隊的職責就是在幫助企業弄明白數據爆炸背後的意義——網絡流量、社交網絡評論,以及監控出貨量、供應商和客戶的軟件和感測器等數據——用來指導決策削減成本提高銷售額

 

在體育領域中,也有着類似的情況——也就是決策行為將日益基於數據分析而作出,而並非基於經驗和直覺。

一個著名的例子是美國著名財經作家路易士(Michael Lewis)在2003年出版的“魔球” ( Moneyball ),這本書敘述美國職棒大聯盟MLB的小市場球隊奧克蘭運動家如何以有限預算,利用經過分析的數據和晦澀難解的棒球統計學來找到被評價過低的棒球選手,以對抗財大氣粗的球隊。
目前,深度的數據分析已經不僅成為棒球領域中的標準,而且在英國足球聯賽等其他體育項目中也是如此。

在美國紐約市,警方部門也使用電腦化的地圖及對歷史性逮捕模式、發薪日、體育項目、降雨天氣和假日等變數進行分析,試圖對最可能發生罪案的“熱點”地區作出預測,並預先在這些地區部署警力。

 

在經濟預測領域中,已經有研究表明,與不動産經濟學家所作出的預測相比,Google上住房相關搜索查詢量的增加或減少的趨勢能更加準確地預測未來一個季度中的住房市場走勢。

 

在廣告領域中,也有着類似的情況——谷歌、Facebook也都精通於駕馭網絡數據(網絡搜索、噗文和信息等)與互聯網廣告之間的關係。

 

總之,未來決策行為將日益基於數據分析而作出,而並非基於經驗和直覺;尤其,“大數據”的預見能力也已漸嶄露頭角。

 

三、阿里巴巴布局大數據/大物流

 

由馬雲主導的「中國智慧骨幹網」(China Smart Network,簡稱CSN) 」項目正式啟動,定名為「菜鳥網路」;為阿里聯合了銀泰集團、復星集團、富春集團、順豐等相關物流公司、金融機構等組建的新公司;阿里巴巴集團占股43%。

 

馬雲出任菜鳥網路董事長一職;他表示,公司的核心目標是為電子商務、物流公司、倉儲企業、金融業等搭建平台,且不做自建物流。
馬雲也表示,「我們不會搶快遞公司的生意」。

 

據悉,菜鳥網路計劃首期投資1,000億元,希望在5-8年的時間,打造遍佈大陸全國的開放式、社會化物流基礎設施

 

菜鳥將是一張能支撐日均300億,即年約10兆元網路零售額的智慧骨幹網絡;目標是「讓全中國任何一個地區做到24小時內送貨必達」。

 

阿里強調的一點是,不做自建物流;其核心目標是為電子商務企業、第三方物流服務商、金融業等各類企業提供平台服務,而不是成為物流公司。

 

其中,大數據平台被稱為是阿里的「天網」。
目前,阿里系正致力於大陸第一大行動互聯網生態圈數據平台的搭建。叫車、交友、購物、支付、信息獲取甚至用戶手指滑動螢幕的習慣最終都可以落實為數據,且透過數據重構創立新的商業模式和新的盈利模式,這可以視作一張「天網」。

 

而大物流平台則被稱為「地網」。
該智慧物流網路同樣注重於整個生態圈的建設和完善。該網路的目標是希望支撐日均300億(年均約10兆元)網路零售額,讓大陸全國任何一個地區做到24小時內送貨必達。

 

四、大陸在“大數據”領域的發展狀況

 

“大數據”作為一個較新的概念,目前尚未直接以專有名詞被大陸政府提出來給予政策支持。
不過,在工信部發布的物聯網“十二五”規劃上,把信息處理技術作為4項關鍵技術創新工程之一被提出來,其中包括了海量數據存儲、數據挖掘、圖像視頻智能分析,這都是大數據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另外3項關鍵技術創新工程,包括信息感知技術、信息傳輸技術、信息安全技術,也都與“大數據”密切相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宅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