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醫務管理8:漫談二代健保

楊惟雯

一、      全民健保虧損問題

全民健保虧損的主因:

1. 國人用藥氾濫、過度浪費!

2. 藥價黑洞

3. 直轄市欠費(全台政府欠費累計連利息高達700多億) 

4. 人口老化(科技進步)

 

回想健保當初成立本來就是以社會保險的方式來走,傾全國之力來幫助遇到重大傷病的病人,這個人可能是你,也可能是我,另外就是減少貧富不均的問題。

 

尤其當社會底層的人,一旦遇到重大傷病時,他們常常又是家庭支柱,一旦沒錢就沒有治療機會。其實這就是『貧』『病』交迫,我們當然同意這些人是需要社會福利幫助,但問題來了,這經費還是要從我們身上拿出來呀!

但想想看,歐巴馬幹嘛想搞健保,美國健保議題已經吵好幾十年了,至少從柯林頓開始就在講,沒人敢做,因為那是個錢坑。美國醫療支出佔GDP15%左右,台灣政府介入控制在GDP 4-5% 之間,人家GDP多少,我們GDP多少?

 

其實台灣健保是必須維繫下去的好制度,因為對於重病患者來說是一個福音啊!

洗腎病人,健保支付一次洗腎大約是4000元左右,一個星期洗三次,一個月少說12次,一個月就要花快48000元,這些錢都是健保幫你出,很多時候只要付個掛號費就好了,問題是你一個月健保有繳到48000元嗎?就算是目前薪資最高55級,月薪10萬以上,政府加個人一個月也才繳1 萬多,更何況有多少人會保到最高55級。

 

癌症也是一樣,像是乳癌,最近吵的沸沸揚揚的標靶藥物-賀癌平(Herceptin),一支藥健保就要幫病人出6萬多。

一個乳癌患者,開個刀健保就要出5萬多,根據全世界公認的治療準則來打化療藥,紫杉醇一支就要18000元,大多人一次療程要打到兩支,化療藥物還不只打紫杉醇,就算不算賀癌平,光一次療程健保就要出快40000塊,建議3個星期打一次,共4個療程;如果加上賀癌平,一次就要10萬。一個乳癌治療到好,健保就要幫你出50萬,還不算如果後面要繼續打化療藥物。你一個月才繳多少保費?健保建議乳癌患者可以做正子掃瞄(PET),一次健保就幫你出25000 元。

 

心肌梗塞,做一次心導管,還不算支架,健保就要幫你出13萬,動手術健保就要幫你出30-40萬。

 

就算是簡單的盲腸炎開刀,腹腔鏡手術,健保出8500元左右,住院健保就要出快35000元,大多數人只要付個幾千塊就出院了。

 

這些病人就算是在以前有很好的私人保險,一個家庭不準備個一兩百萬是下不了手的,如果時間一拖久,家裡經濟是會被拖垮的。現在患者只要拿張重大傷病卡,只要付基本負擔幾千塊,健保就幫你出到底。

 

現在,健保制度是讓大家都有機會可以享受治療,而不用像以前一樣傾家蕩產。尤其,在國外這些療程收個更貴,沒健保大家就準備賣家產。這就是為什麼國外一直認為台灣健保是烏托邦!所以,如何改革出一套可長可久的健保制度,才是全民最大福利。

 

二、何謂二代健保

 

台灣健保為世界所稱頌,無非是以相對低廉的保費負擔,獲取相對於堪稱便民與優質的醫療服務著稱。台灣沒人說它不好,但也沒人說它不應改革!政府積極推動健保改革的原因在於健保收支出現巨大缺口,甚至可能破產。

 

「二代健保」是全民健康保險法修正草案俗稱,有別於民國84年首度開辦的全民健保制度。二代健保是前衛生署長李明亮邀集100多位專家,自90年開始研擬、93年首度公布版本。

 

「二代健保」與現有健保制度最大不同,在於「全民健保」是依薪資所得計收保費,「二代健保」將改依家戶總所得來計收保費;企業應繳的健保費,則與民眾家戶總所得的收費方式脫勾,按企業過去占健保總收入的35.5%比率,做為全台企業總繳交金額。

 

而「二代健保」中的「家戶總所得」計算包括:薪資、利息、營利所得、執行業務所得、股利、財產交易所得或租賃所得等,只要是所得稅法定義的收入,都納入健保家戶總所得。

 

針對民眾必須依照「家戶總所得」來繳納保費此點,由於現行的健保收費,主要以個人薪資為主,但是薪資占國民所得的比例已經逐年減少,若只依個人薪資來繳交健保費用,其他所得並沒有被計算在內,成了目前健保不公平的地方。二代健保將改革此缺點,將繳費標準從薪資所得擴大為所有所得,然後降低健保的保費費率。

 

但為保障弱勢民眾就醫權益,低收入戶、身心障礙者、中低收入戶、70歲以上老人、無職業原住民、失業勞工等,「二代健保」實施後,仍享有保費補助的權益。

 

三、二代健保的規劃目標

 

為提升品質、平衡財務而規劃的二代健保,對保費財源的籌措提出了四項原則與三點目標改革方案:分別是擴大民眾參與給付範圍及保險費分擔決策、政府與資方依固定責任分擔保險費、取消保險對象類別分類、民眾依家戶總所得繳納保險費等原則;以及財務收支連動、財務資訊透明、保費公平性提升等目標。

 

所以,「二代健保」繳費標準從「薪資所得」擴大為「家戶總所得」的好處是,打破現有職業別,且讓高所得者多交保費

所謂家戶總所得的計算方式,就是以稅籍的家戶成員總收入,包含利息、投資所得等,但不包括扣除額,假設費率為二點零四%,即將總所得乘以費率,再除以該戶人口數,即是要繳交的年保費;一家四口的年收入兩百萬元,依此試算,一個人的月繳保費為八百多元。

 

四、二代健保公平性分析

 

二代健保不同於一代健保的地方,最簡單的說法,就是二代健保保險費的計算基礎是「全家家庭總收入」,而一代健保的計算基礎則是「個人工作薪資所得」。由於一代健保在最初規劃時,是承接統合當時已有的勞保、公保、農保等各項社會保險而來,所以保險對象以個人職業及薪資所得來分類,共分為六類十四目。因為保費計算基礎是以個人工作所得月薪,並未計算業外收入,因此難免有人實際總收入多,但因工作薪資不高,健保費也不必多繳

 

其次,因為健保費的費率基礎是個人工作薪資所得,因此一個家庭如果只有一個工作人口,同時有三個依賴人口(如未就業的太太加上兩位在學子女),其每月薪資所得五萬七千元。依現行健保法規定,該工作人口不僅自己要繳納健保費,同時還要負擔三位依賴人口的健保費。而該工作人口的薪資所得,依台北市中低收入計算標準,已可列入中低收入戶的標準。

換言之,如果以家戶總收入為健保計費基礎,該戶家庭不僅勿需繳納保險費,還可以獲得政府的其他社會救助。

至於其他一代健保與二代健保的差異,參考下表之分析。

 

一代健保

二代健保

保險

對象

依職業別訂6類14目

取消6類14目的分類,不分被保險人或眷屬

如何

計算

健保費

個人薪資所得 

原則以稅籍內,個人和其他家庭成員總收入計算保費 (包括:薪資、存款利息、營利所得、執行業務所得、股利、財產交易所得、租賃所得)

保費

分擔

被保險人、雇主、政府依比率分擔

政府及雇主依公式計算;其餘由被保險人依家戶總所得按年度費率分擔

優點

固定費率,計收保費簡單

1.相同所得的家庭,負擔同樣保費

2.轉換工作免加退保

3.浮動費率每年調整公,每年可收支平衡,避免財務黑洞。

缺點

1.薪資所得非全部所得,能收到的保險費有限

2.被保險人可能高收入卻低報保費,有失公平

3.調整費率常受政治干擾

1.單身、頂客族及高所得者繳更多保費

2.須克服所得查核障礙

3.健保法要配合大翻修 

 

 

 

 

 

 

 

 

 

 

 

 

 

 

 

 

 

 

 

 

 

 

 

 

 

 

資料來源:中央健康保險局,2010年 

全民健保是一種社會保險;一代健保與二代健保兩者之間最大不同只在於繳費基礎的不同。因此,以下僅就公平性來分析兩者之間的差異。

以下從三方面來分析:

 

第一、二代健保的費基為全家戶總收入,比起一代健保僅計算個人工作薪資所得,更符合社會保險「高所得高保費、低所得低保費」的社會互助原則。

 

第二、就雇主的負擔而言,一代健保中,雇主依一定比例負擔每位受僱者的保費,因此,個人薪資愈高者,雇主補助保費愈多;反之,薪資愈低者,補助愈低。而雇主經常為降低保費補助,故意壓低薪資,出現所謂「高薪低報」的現象。

二代健保中,雇主負擔的部份,依公式計算其數額,較符合社會公平原則。

 

第三、就政府負擔而言,一代健保中,政府依每一受僱者每月投保薪資補助一定比例之保險費;換言之,薪資所得愈高,政府補助愈多,明顯違反社會公平原則。

二代健保則採總額補助制度,而非採取個別工作人口薪資補助,更符合社會公平精神。

 

五、目前健保制度無法忽視的潛藏問題

 

台灣的全民健保為世界許多國家讚許;但事實上健保局有入不敷出的問題醫院獲得的健保給付也難以維持基本品質、合理勞動條件及充足設備。因此健保局積極規劃一點五代健保及二代健保,期望能解決財務問題。

 

1、醫療品質問題

許多醫師指出健保制度給付過低,讓高價的藥品及醫療器材退出健保市場,甚至缺貨或退出台灣市場(有時就算病患想要自費購買,也不一定買得到);有些藥品及醫療器材可以採用低成本者,但有些不宜在品質上妥協,否則輕則造成較嚴重的副作用、重則增加病患死亡率,低劣品質藥品及器材造成健保更大浪費的現象也經常發生

 

2、壓榨人力問題

健保實施與醫院的配套措施加深了護理工作壓力大、工時長、薪資低的問題,壓榨護理人員也會對病患權益造成負面影響;各醫院為了省成本也缺乏專業的麻醉師,被批病人性命過於廉價;目前年輕一代的醫師也開始被壓榨。但健保局、醫界大老、監督健保的民間團體及輿論只會以「醫德」回應不滿意見。

 

3、中小型醫院因病患流失,難以維持營運

合理的醫療體系,必須有一定數量的中小型醫院及診所作為基礎。但是健保局推行轉診制度並不成功,導致病患小病買成藥,大病直接往大醫院跑,反而使得許多中小型醫院及診所無法達到維持營運的經濟規模。

 

4、高風險專科缺乏新血

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等專科醫生風險高、負擔重,但全民健保的給付明顯沒有反應這些專科的風險及負擔,使得這四科難以招收足夠新血及人才,被稱為「四大皆空」。

 

5、給付制度難題

健保局有意在部分疾病引入DRGs制度,依照這個制度,只要是相同病的病人,健保局都會給醫院相同金額的給付;這是因為過去的制度逼醫生選擇會不虧錢,而非對病人有利的醫療行為。但此制度缺點很多,由於同一種疾病的治療難度因人而異,許多民眾及醫療人員認為就算這個制度設計再好,也會出現以下副作用:醫院更想拒收較難治療的患者(如高齡者、病情複雜者,雖然說此制度會給予這些病患較高給付)、病患過早出院、醫學中心被重症病患擠爆。DRGs制度對於醫療費用高漲的美國效果好、缺點少;但在台灣健保早就實施總額給付、給付金額又低於合理價的情況下,DRGs制度只是傷害病患及增加醫院的文書負擔,並沒有節省經費的效果。

 

6、醫院及健保局互相搶錢

健保局努力審核各項醫療支出,期望砍除不必要的醫療行為,但醫界經常抱怨健保局故意刪除必要的醫療支出,甚至也有審核醫療支出的行政成本過高、反而不值得的說法;而醫院及醫生也是努力避免虧損,例如以藥價差(藥價黑洞)及詐領健保費獲利補貼虧損項目;檢調司法在調查處罰不肖醫生方面,離勿枉勿縱也有一段距離。而更誇張的是,健保局砍醫療支出砍很大的行為,讓許多醫生抱怨,他們只敢在患病機率很高的情況下才願意安排檢查,會延誤一些看似沒那麼危險的病人的病情。

 

7、僑民黑洞

僑居海外的中華民國國民,可以短暫「帶病回國」繳一兩次保費,就能利用健保制度獲得廉價的醫療服務之後出國前再「退保」就好,健保局的分析發現其中有漏洞:全台民眾平均每繳交一元的健保費,可獲得一點一元的醫療費,但這些僑民,平均每交一元保費,卻吃掉一點七元的醫療費。

 

8、健保調漲困難

台灣的政治人物都知道健保費必須定期調漲才不會虧太多,但是他們在野時都會為了討好選民反對多數健保費調漲方案。雖然仍有一些調漲方法支持率高(如調漲僑民及非台灣人的保費、追繳欠費大戶),但仍然不夠。

 

9、健保費率不公

中華民國的稅制、健保費都有劫貧濟富的問題;主要原因包括資本利得並不算在所得裡面徵稅,而恰巧有錢人跟一般人(中上階級以下)收入的差別主要是在資本利得。二代健保會把資本利得算入健保費計算基礎中,儘速推動二代健保才有機會公平徵稅,但是二代健保也被指出仍不夠公平。

 

10、各醫院病歷與用藥記錄不互通

各醫院為防止誤診,也為了增加醫院的營收,會將病患該做的檢查全部重頭來過,即使是轉診前已經做過的撿查也一樣。這代表健保必需額外負擔這些檢查的費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宅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