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品劍137:大陸家樂福抱團騰訊

楊惟雯

 

近年來,外資超市在中國的經營狀況普遍不佳。
英國的樂購、韓國的樂天瑪特等紛紛退出中國,留下來的外資超市則紛紛尋找本土合作夥伴。如沃爾瑪與京東合作,樂購Tesco)則被華潤入股。

 

法國超市巨頭家樂福是最早進入中國的外資超市之一,一度發展勢頭良好。但是進入2010年代後,在本土超市和電商的雙重夾擊下,家樂福中國的收入和門店數量開始進入下降通道,家樂福有意出售中國業務的傳聞也時有傳出。

 

2018年1月23日,大陸家樂福宣佈與騰訊控股永輝超市達成股權投資意向,同時與騰訊達成戰略合作協定。

據悉,在與騰訊談判前,家樂福的談判對象是阿里巴巴,而且方案不是投資入股,而是將家樂福中國整體出售給阿里,但雙方沒能達成協議。隨後阿里選擇了大潤發,家樂福則迅速啟動和騰訊的談判,並在兩個月內就達成了交易。

 

 “本項投資結合了家樂福的全球零售專知、騰訊的卓越技術和永輝的豐富運營經驗,尤其是在生鮮行業的深厚知識積累,”家樂福在公告中說。

家樂福還在公告中表示,家樂福將通過與騰訊的戰略合作提升其線上曝光率,提高線上與線下零售業務的流量,並利用騰訊先進的數位技術專長開發全新的智慧零售專案
 

騰訊則將在家樂福生態圈內進一步發展其社交平臺所提供的零售服務、推廣微信的使用微信支付、雲計算…等服務。

 

家樂福此次不僅宣佈了與騰訊和永輝的合作,還宣佈了全球範圍內的一系列改革和“瘦身”計畫,包括裁員2400人、並出售或關閉其旗下的另一超市品牌迪亞天天Dia)。

 

家樂福的衰落,首先與本土零售競爭日趨激烈有關。
家樂福剛進入中國的時候,類似的大賣場還很少,一個家樂福門店可以吸引到半徑五公里內的消費者,但是隨著本土賣場的崛起,往往幾公里範圍內就有數家大型超市可供選擇。同時,電商的崛起使消費者不出家門就可以買到超市里能買到的所有東西,進一步分流了客源。

 

尤其,在傳統超市陷入困境的同時,大陸的互聯網巨頭則紛紛佈局線下零售業務。此前,騰訊已經入股永輝超市,而阿里巴巴更是相繼入股三江購物、聯華超市、新華都和高鑫零售。此次騰訊將家樂福拉進自己的陣營,無疑將使雙方的線下零售之戰更加激烈。

 

由於家樂福開價較高,而大潤發相對便宜,且收購條款簡單,因此阿里最終在去年11月選擇了大潤發。

與阿里的談判失敗對家樂福衝擊很大。此時恰好家樂福新總裁上任,改變策略,從出售家樂福中國到出售部分股份,談判團隊也從外國人換成了中國人。
與此同時,阿里拿下大潤發的消息使騰訊感到了壓力,因此與家樂福一拍即合,談判進展非常順利。永輝則因為已經成為騰訊陣營的一員,從而順理成章地加入到合作之中。

 

此次交易的各方各有訴求。從家樂福的角度來講,其最終選擇騰訊和永輝,是看好對方與自己的互補性。家樂福線下強、線上弱offline to online的技術弱,騰訊可以技術賦能。家樂福的線下門店、供應鏈夥伴關係,則可以幫騰訊實現線下價值。此外,騰訊入股的永輝超市在生鮮品類和供應鏈方面有優勢,可以和家樂福資源分享。

 

從騰訊的角度,由於物流配送成本高,快消品的純線上模式無法實現規模化盈利,因此騰訊(阿里也一樣)必須通過整合線下超市的方式,實現快消品滲透率的提升。

 

而從永輝的角度,通過幫助家樂福扭虧為盈,可以獲得相應的股權分紅;業務層面,可與家樂福一道,形成大規模的聯合採購,反向對上游生產商、品牌商形成更大的議價能力,從而提升自己的毛利率。

 

從此案例來看,騰訊的戰略規畫與阿里差異明顯。騰訊的投資佈局呈現“去中心化”的趨勢,其入股永輝超市5%,入股永輝超市控股子公司永輝雲創15%不承擔經營角色,更多提供戰略輔助,如永輝超級物種接入騰訊小程式後,完善了支付、提升了配送體驗。這樣的佈局體現了騰訊“連接一切”的公司定位,結合了微信流量和工具屬性的長處。從目前公佈的消息來看,此次與家樂福的戰略合作延續了這一策略。

 

相反,阿里的新零售佈局則體現了“中心化”的特點。阿里自身做電商,又擁有全國性網路,從而可以將被收購企業納入到原有的商品、供應鏈體系中。阿里本身擁有龐大的零售服務系統,從淘寶、天貓、支付寶、到菜鳥、盒馬鮮生、淘鮮達(“輕盒馬模式”的服務商),阿里正試圖為零售商提供多維度、垂直化的服務和改造。阿里對高鑫的投資是以二股東身份入局,並且深度介入經營。阿里有權委任其旗下賣場大潤發董事會大多數成員及主席、首席執行官及首席財務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宅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