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行腳623:選擇真心所愛

惟雯說故事

 

「美學」是近年來熱門的產業關鍵字,也帶動藝術與設計科系學生投入。然而相關職缺,卻增加有限。不少人都指陳,美學是未來趨勢,吸引學生也投身相關領域,但未來究竟在哪裡?

這是一個令人困惑的問題,卻沒有人能給予很好的解答。
 

身為華人第一位入圍葛萊美獎專輯包裝設計獎的知名設計師蕭青陽,也沒有明確答案。但他反問,現在看不清楚未來,真的就不值得走下去嗎?

 

以蕭青陽為例,他在就讀復興美工時,比現在的年輕世代,更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裡。當年不只盜版滿天飛,更是只有美工、沒有設計。誰知道30年後,設計居然變成顯學?所以蕭青陽說﹕「當看不清未來,你唯一能做的,就是選擇你真心所愛。」

 

當年,蕭青陽選讀美工時,即被親友數落,面對升學時代,不管是爸媽還是老師,全都要他選最熱門、也最有「錢」途的電子科,但最後全班同學當中,只有他一個人決定讀美工。

「讀美工能做什麼?」蕭青陽甚至被親友批評「自私」,「你以後是要去畫看板嗎?」

 

「那時候的自己或許有點蠢,但我無法想像一輩子做沒有興趣的事情,」蕭青陽回憶,以前在學校,不管是國文、地理、數學各個科目都讓他充滿挫折感,還因成績太爛,被迫從私立名校轉到公立學校,被分配到放牛班。

但只有當他做最擅長也最喜歡的畫畫時,才會被老師鼓勵、被同學稱讚,「那時我就決定,我一定要找一件我有把握的事去做。」

 

求學之路不順,因而失去自信,對未來迷惘,是蕭青陽觀察台灣年輕世代,最容易有的困惑,技職學生更是明顯。

他認為,「求學」對很多孩子都屬於坎坷的階段,因為這時代的教育只是一個體制,孩子只因分數落點,就被編配到那個分數該聚集的地方。但那個地方到底是不是他喜愛的?這是一個很不公平的對待,孩子很無辜,也很無奈。

 

回顧當年在既有教育體制中遭遇的挫折,蕭青陽反而有點慶幸,讓他早早有能力去選擇自己喜愛的事情,最後下定決心進入復興美工,拒絕聯考、也拒絕再被編配。在那個壓抑的年代,他終於到達一個可以理直氣壯畫畫的地方,「就算那件事並不是當時大眾認為有前途的事。」

 

這也是蕭青陽這幾年去學校演講,一定會說的事:產業趨勢就像流行文化一樣,今年流行的,不保證五年後還是顯學;現在不紅的,誰知道幾年後會不會變成王道?

 

這提醒很多父母和孩子,必須打從心底去思考:什麼是會讓你露出喜悅的學習路徑?千萬不要長大後一回頭,才覺得人生都只是在應付局勢、應付長輩、應付別人的眼光。「你終究還是得尋找你有自信、有把握的那件事情,」他說。

 

但在設計市場的現況確實是僧多粥少,那麼該怎麼讓自己走下去?

 

承受與學習,是需要心理建設的,」蕭青陽說,挫折其實是認證自己的能力還不足,必須花更多時間去學習,學成後才能和別人分享你的想法。

 

這也是蕭青陽對技職體系學生最大的提醒:設計除了技術以外,其他都很抽象,如果你沒有累積精神或思想層面的靈魂,作品就只是「美工」,而不是「設計」,無法用你自己的故事,去感動人、讓別人埋單。

所以,要跨過這關卡,必須持續終身學習,不只在學校,也不限於設計,而是從生活各面象去體現其他領域的世界。

 

很多人都問蕭青陽:「你怎麼這幾年開始去跑步、去爬山或玩帆船?」他回答,「我想跟在那些達人旁邊,去看看是哪些事物,讓他們呈現目前這個樣子?」
在設計之外投入的領域,不管是身體的鍛鍊、心思的學習,都拓展了設計之外更多的精神面象,深入文化涵養,而這些最後都會回歸到設計本業。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大學特刊;遠見雜誌官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宅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