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管理89:資料經濟夯

楊惟雯

 

當雲端運算、物聯網、穿戴式裝置交相融合,匯聚出了「資料經濟」新動能。

 

一、台灣的資料經濟產業

 

依104資訊科技公司統計,截至2015年,台灣資料從業人口約4.1萬人,比2年前大幅成長83%,預估3年後到2018年,資料人才需求將達10萬,比目前翻逾1倍。

 

104資訊科技集團行銷長陳力孑指出,資料人才需求集中於7大產業、5大職缺,未來3年,人才需求最強的是電子商務(3年增幅194%),人才需求最大的是資料服務業(2.5萬人);目前人才最稀少的是「資料科學家」、僅約1000人,最多金的是「領域專家」、目前年薪總額約175萬元,非理工人才最易切入「資料分析師」。

 

依104資訊科技所描繪目前資料人才聚落,集中7大產業,以專門的資料服務業最多,合計電子製造電子商務,前3大產業即搶走近一半的資料經濟人才,占比46.6%。預估未來3年,7大產業對資料人才的需求,以電子商務業最強194%,其次為電子製造業、資料服務業,金融、批發零售等服務業搶挖資料金礦不落人後。

 

資料經濟浪潮推升哪些職務更搶手?
陳力孑分析,軟體工程師和資料工程師在第一線串接海量資料,需求量大;領域專家和資料科學家具備跨領域專業與問題洞察能力,量少但居樞紐關鍵。

所以,陳力孑分析,領域專家的商業應用決策程度較高、平均年薪總額175萬元,高於資料科學家的134萬元,工作經驗5年以上的資料分析師、資料工程師、軟體工程師平均年薪總額超過80萬元。

 

另依國際研究機構IDC預估,2014年,歐盟總體資料經濟價值2553億歐元,到2020年全球資料量將呈10倍速成長

 

二、大陸將大資料產業納入十三五規劃

 

中國工業和資訊化部部長苗圩在北京出席第19屆中國國際軟體博覽會時表示,將編制實施軟體和大資料產業“十三五”(2016-2020年)發展規劃,培育一批競爭力強的龍頭企業集團。

 

苗圩提出,未來將從以下三個方面加速軟體產業發展:

1優化產業發展環境
編制實施軟體和大資料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建設好中國軟體名城,培育一批核心競爭力強的龍頭企業集團。

2大力推進自主創新
鼓勵支援軟體企業和工業企業跨界融合、協同創新,力爭在基礎軟體等重點領域突破一批核心技術,加快安全可靠資訊系統建設。

3加快發展智慧製造
推動工業軟體、工業控制系統、工業互聯網以及智慧汽車、工業機器人作業系統等關鍵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建設工業雲平臺和大資料中心,加快研製資料共用標準。

 

此外,還要創建一批專業化、網路化“眾創空間”,激發中小微企業創新活力。

 

另在貴陽召開的國際大資料產業博覽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用賀信的方式提出,中國發展大資料產業“空間無限”,現在正研究制定“互聯網+”行動計畫,推動各行各業依託大資料創新商業模式,實現融合發展。

信中稱,資料是重要生產力各行各業要依託大資料創新商業模式,助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他表示,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正在蓬勃興起。資料是基礎性資源,也是重要生產力。大資料與雲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相結合,正在迅疾並將日益深刻地改變人們生產生活方式,“互聯網+”對提升產業乃至國家綜合競爭力將發揮關鍵作用。


李克強強調,中國是人口大國和資訊應用大國,擁有海量資料資源,發展大資料產業空間無限。中國正在研究制定“互聯網+”行動計畫,推動各行各業依託大資料創新商業模式,實現融合發展,推動提升政府科學決策和管理水準,用新的思路和工具解決交通、醫療、教育等公共問題,助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促進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準。

 

而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在博覽會現場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包括大資料在內的新一代資訊技術產業發展,積極融入新一輪資訊技術革命,深入實施寬頻中國戰略,加快發展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資料、雲計算和智慧終端機,深化新業務、新模式、新應用,大力促進資訊消費,加強網路與資訊安全保證。

 

就在博覽會召開前夕,中國首家大資料實驗室也在貴陽落地。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和貴陽市人民政府共建的。據新華社介紹,實驗室將聚集國內外大資料相關專業研究者、管理者和決策者,借助北京打造國家創新平臺的優勢,發揮獨立、客觀、公正、持續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方法,加強大資料發展全域性、戰略性、前瞻性研究和諮詢,構建“塊資料”理論模型和應用模型,研究、編制和發佈“大資料指數”。

 

馬凱亦在博覽會上對於大資料發展提出了五點建議:

1共促產業繁榮
資料經濟正蓬勃興起,我們應緊緊把握大資料產業發展的重大機遇,加快構建以資料為核心的大資料產業鏈,發展雲計算、資料中心、呼叫中心、資料加工清洗、眾包式社會化資料分析等新業務,加快資料資源的開發利用,推進資料的產品化和商品化,促進大資料產業發展壯大,為世界經濟穩定復蘇作出積極貢獻。

2共促技術創新

應堅持用創新解決大資料發展難題,廣泛開展國際交流,促進創新資源分享,構建開放式創新體系,積極推動大資料獲取、存儲、處理、分析,深度學習應用視覺化等關鍵技術環節創新,升級大資料技術基礎設施,促進標準制定和成果轉化,加快發展適合大資料應用的硬體設備和軟體產品。

3共促融合發展
融合是大資料的價值所在,應大力推動大資料與產業融合,面向工業、交通、物流、商貿、金融、電信、能源等資料量大的行業領域,開展資料開發和交易,充分挖掘大資料的商業價值,促進產業提質增效升級。大力推動大資料與公共服務融合,面向社會服務、公共管理、市場監管、城市建設等方面的新需求,充分挖掘大資料的社會價值,推進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務能力和水準。

4共促資料開放
資料是人類的共同資源、共同財富,全球資料開放共用是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各國應著眼于民生福祉,致力於推動大資料的開放共用,特別是要把政府資料開放作為全球共同的目標和行動。要加快建立政府資料開放平臺,優先開放高價值資料,鼓勵基於開放資料開展應用創新,讓大資料惠及更多民眾,要制定鼓勵政策,引導更多非公共資料向社會開放。

5共促資料安全
資料安全是國際社會共同面臨的挑戰,有效應對是企業和政府的共同責任,國際社會應當加強合作,充分尊重不同關切,制定國際大資料法律法規,增強安全技術支撐能力,建立健全安全防護體系,合力打擊網路攻擊侵犯隱私行為,有效保護個人資料隱私,共同維護資料安全和有效流動。

 

三、大陸大資料產業將迎來政策支援

 

自2015年3月份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之後,“互聯網+”如今已經成為中國經濟最具活力和想像力的領域。

新華社文章稱,“互聯網+”正在成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其本質上是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分配中的優化和繼承作用,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

 

當前,互聯網正在加速與傳統行業融合,互聯網+零售、互聯網+金融的創新成果已經顯現,而互聯網+汽車以及互聯網+家裝等新的“碰撞”正在 進行。“互聯網+”概念的提出,標誌著我國政府在推進資訊經濟發展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互聯網+”正在成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在新的大資料時代下,資訊、互聯網產業本身的自我反覆運算效應極強,產業空間發展可期。

 

例如新時代下的資訊安全概念與過去的資訊安全概念也有不同,其不斷自我更新的過程,也是驅動產業空間、技術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因此,資訊安全是一個有持續性的主題投資機會。

 

美國的資訊安全投入在2006年占IT投資比例已達到8%至12%,歐盟在2007年資訊安全占IT投資比例達7.91%。2012年中國在資訊安全方面的投資僅占IT整體投資的1%左右。從產業資料來看,國金認為中國未來資訊安全產業空間發展可期,原因既有存量產業空間國產化替代的效應,也有整體產業空間不斷擴大更新而帶來的系統性受益。

 

看好資訊安全產業發展帶動網路安全、大資料運營商兩大領域。大陸國內資訊安全產業有望不斷受存量空間替代效應和增量空間乘數效應的雙輪驅動發展。而成熟的大資料運營商企業有望從海量資料的進一步管理和提取中挖掘更高層面的價值。

建議從兩條主線去關注大資料時代下的資訊安全主題投資機會:
一是大資料時代下網路安全類公司

二是大資料運營商類公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宅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