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醫務管理76:E-Health的願景

楊惟雯

 

小明跟朋友約了去B城市吃飯,之後又到C城市去打高爾夫球,就在他前往高爾夫球場的途中,突然覺得眼前一暗,隨即失去意識倒在路旁,當時附近並沒有任何人,不過同時間小明手腕上的生理資訊智慧型服飾仍持續的將小明的生理訊號透過無線網路送至醫療格網電子健康紀錄(EHR)資料庫中,而醫療格網的醫療決策支援系統偵測到了小明數據異常,自動的發送緊急醫療訊息給智慧行動系統


智慧行動系統透過其定位系統(GPS),搜尋到小明的所在位置,並立刻找出距離小明最近的A醫院,請求救護車支援,再通知小明的緊急連絡人小張到A醫院,並告知醫療格網,將小明穿著的生理資訊智慧型服飾提供的即時之生理資訊電子健康記錄傳送至A醫院。

 

救護車出發前,醫療決策支援系統已經將所需之緊急救護措施與相關醫療器材、藥品告知救護人員,因此在接到小明之後,救護人員可以在第一時間替小明做緊急處置,同時急診室早已收到小明的即時生理資訊與電子健康紀錄。

 

當救護車到了醫院時,所有醫師、人員、器材與藥品等都已準備妥善,準備替小明實施急救,因而爭取到寶貴的治療時效。

在醫院急診時,根據小明的電子健康記錄發現他沒有其他重大疾病,做了醫療決策支援系統提供的必要檢查後,確定小明為心肌梗塞的診斷,必須立刻進行手術治療。

 

小明和另一名病患同時被送入手術室。手術醫師透過智慧行動系統的RFID系統確認了小明個人健康紀錄晶片的身分,並讀取即時之生理資訊與電子健康記錄做為參考後馬上爲小明開刀。

在手術中需要輸血,透過智慧行動系統的RFID系統很準確的辨識出O型陰性血袋並送交手術室。

 

在手術完成之後,小明被送到外科加護病房接受住院觀察,不過仍然昏迷不醒,護士替小明穿上生理資訊智慧型服飾來檢測小明的一些生理參數如脈搏、體溫、血壓等,只要一有異常情形醫療決策支援系統就會自動送出警告訊號給護理站及其主治醫師

 

醫師在小明住院期間內,因為從電子健康記錄中得知小明對某些藥品有不良的反應,因此避免開那類藥品。

住院期間,小明每日的例行用藥都經過智慧行動系統的RFID系統的確認,絕對不會有服錯藥的情形發生。

 

經過幾天的住院治療之後,小明的病情得到控制,也清醒過來了。某日,護士要送小明去做預先排定的檢查,透過智慧行動系統的定位系統(sensor),找出小明在花園某處散步。因此透過生理資訊智慧型服飾顯示並提醒小明該回病房做檢查準備,因此得以準時送小明到檢查單位。

 

經過一段時期的治療後,醫師認為他預後良好,同意讓他出院回家休養。在辦理出院手續的同時,透過智慧行動系統的RFID系統,藥局已將小明正確的出院用藥送到病房,讓小明得以迅速離院。

 

以上的E-Health醫療情境在現在來說幾乎是電影中才會出現的情節,不過隨著電子與資訊技術的發展、以及各種有線無線網路傳輸的無遠弗屆,相信在未來之10-20年間,相關技術的進步,可以提供更正確、更有效率之醫療服務,並透過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將可以節省治病之後所需的龐大醫療費用,提升醫療品質

 

但要做到上述的E-Health醫療情境,需要有下列的系統配合:

1. 電子健康紀錄的標準化與管理系統:各醫院的病歷資料庫的格式並不一樣,A醫院的病人電子病歷資料如何相容於B醫院的電腦系統,是一大問題。因此,個人的電子健康紀錄必須標準化,才能在各醫院互通。因為個人健康紀錄具有隱私性,並不是每位醫師都可以取閱。有好的管理機制管理這些電子健康紀錄,讓獲得授權的醫師方可取閱其病患的健康紀錄,才能保護好個人的電子健康紀錄。

 

2. 電子健康紀錄的儲存平台系統:因為生理資訊智慧平台每一秒鐘都會將個人生理檢測資料透過無線網路傳給相關醫療單位,這些資料量非常巨大,加上個人平常的就醫病歷資料,要儲存每一個人的健康紀錄,就需要有一能夠儲存大量個人醫療資料的儲存平台系統,讓每個人的電子健康紀錄能夠被快速、即時的存取。

 

3. 醫療決策支援系統:有好的、可信賴的醫療決策支援系統,可以幫助疾病的預防、偵測與判斷。但好的、可信賴的醫療決策支援系統需要大量的計算資源與資料挖掘的技術,從分散的醫療資料庫,挖掘出有用的資訊與知識。

 

4. 智慧行動系統:智慧行動系統是結合sensors (RFID, GPS, etc.) 、行動通訊、有線及無線網路的系統,能夠在個人定位、居家照顧、急診救護、手術輸血、住院管理和用藥安全方面,發揮很大的功用。

 

5. 個人化健康防護系統:個人健康紀錄晶片,可穿戴式生理資訊智慧型平台與即時之生理資訊傳輸記錄,都是個人化健康防護系統的一部份。如何設計這些個人化健康防護裝置,形成一有效的個人健康防護系統,對於個人健康的防護,幫助很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宅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