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說24:房屋焦躁症

楊惟雯

 

房屋焦躁症」侵襲了眾多大陸年輕人,造成年輕人急躁、浮躁甚至暴躁的通病。

 

一、「居不易」形成了集體焦躁症

 

其實,年輕人急於買房是一種集體被迫反應。

時下社會,房子已經溢出居住需求,承載太多社會功能。

買房是門檻,是成人禮,是關乎尊嚴的事。

電視劇《蝸居》呈現了一個事實,有房的人普遍比沒房的人自信,因買不起房子而最終分手的情侶比比皆是。

 

與世界很多發達國家相較,大陸目前的房價收入比算是高的,且房價超出了實際承受能力,負面效應亦不容忽視,需要政府未雨綢繆。

但限購令出台後,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雖在很多城市被遏制住了,但有些一線城市仍然逆市上漲。高房價的基本格局並未改變,人們普遍不認為房價會大幅下跌,甚至預期房價仍會繼續上漲。

 

目前年輕人急於買房,往往必須得到整個家庭的支持。

以北京房貸者平均年齡27歲為役個,有「畢買族」之稱,即一畢業就買房。

剛畢業的大學生顯然沒有能力買房,幾乎都得接受父母或親朋的資助。於是,形成一種奇特的現象:房價愈高,買房者的年齡愈低

 

二、「高房價」形成少子化

 

據花旗銀行(Citibank)的一項調查顯示,香港有45%的中產夫婦已經放棄在短期內生孩子的想法,香港高昂的生活成本令他們對生兒育女這件事望而卻步。

 

調查發現,香港高昂的生活成本也抑制了人們的結婚想法,約53%的中產未婚受訪者說,他們將推遲結婚時間,目的是為了攢錢。

 

香港大學(University of Hong Kong)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Department of Social Work and Social Administration)主任陳麗云(Cecilia Chan)說,上述調查結果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香港高得離譜、難以負擔的房價影響,香港房價自2008年以來累計漲幅高達120%。據花旗銀行的調查,香港中產居民單單在居住上的開支就占到其收入的40%左右。據香港政府的數據,香港島一套面積650平方英尺(約合60平方米)的公寓售價在1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612萬)左右。

 

事實上,在其他生活成本高昂、人口稠密的城市地區(比如日本的一些城市),也有類似的人口統計趨勢。今年早些時候,新加坡一項官方調查顯示,61%的已確立嚴肅戀愛關係的受訪者說,他們近期沒有結婚的打算,因為他們正在攢錢買房。與此同時亞洲地區的平均結婚年齡已經上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宅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