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職春秋2-17:社區學院

楊惟婷

 

台灣受正規教育學習的機會已接近百分之百的狀況。例如國民中小學學齡兒童的入學率都保持在將近百分之百的狀況。

且由於出生率的下降,高中職、五專的入學機會已經超過學生的人數,想要入學,如果不選科、選校,每個國中畢業生都有一個以上的入學機會。

至於高等教育方面,公私立大學不斷籌設的結果,大學錄取率也都接近百分之百的狀況,因此,全民高等教育的時代已經悄然來臨。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當受正規教育的機會已可以滿足民眾的需求時,緊接而來問題是如何提升現有的教育品質與內容

目前在終生學習方面,進修教育可說是教育中最弱的一環,為適應全民終生學習社會的來臨,社區學院的設置將可輔助正規教育之不足。

 

一、社區學院的起源

 

社區學院,在地區、社區層次提供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教育機構。社區學院的學生,通常來自學校當地,一般獲當地政府的財政支持。

 

1960年代,終身學習才開始被制度化。

1965年12月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第三屆國際成人教育會議首度倡議「終身學習」一詞。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的委員長法爾(Faure),也在1972年的「未來學習」報告書中指出「學習應為社會全體共享,是個體終身所需的歷程」。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推動下,改變了全球對終身教育的和終身學習的重視,也成為孕育社區學院的溫床。

 

二、美國社區學院的功能

 

美國是社區學院最盛行的國家,其主要原因是幅員廣大,如非設置社區內的高等教育學府,社區的子弟可能沒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

而美國也是一個重視進修教育的國家,社區學院就近提供社區人士進修的機會。

 

在這樣的需求下,美國的社區學院最主要是提供可以轉學大學的大一大二的課程、技職教育課程、以及進修課程,同時為了提供每個人適切的服務,社區學院都是採取低學費及開放入學政策(Open-Door Policy),因為如此,美國社區學院提供了許多低社會經濟地位家庭子弟接受高等教育以及技職教育的機會,也為許多在職人員提供進修的機會,更為社區意識的營造及社區改造投入了許多的心力。

 

三、台灣社區大學的濫觴

 

台灣社區大學並非由政府規劃主導所出現的教育機構,而是90年代台灣民主化運動社會啟蒙運動展現的自發性創造。社區大學來自公民社會願景,回應人民內在的需要,在艱困的物質條件中生存發展,創造出令人驚艷的教育文化。

 

由於在許多人士的推動下,社區大學紛紛設立。台灣社區大學運動自1998年9月28日,北市文山社大成立迄今,全台社區大學的數量也自最早的一所增自近百所。此近百所社區大學雖然多數在形式上,仍以學術、社團與人文三大類課程組成為主,但在實踐過程中,已因辦校者的理念、各地資源差異,而出現諸多類型。

 

而社區教育提供平等的教育機會,開拓一個新的天地讓民眾提升其知識水準,有利於社會風氣的改善與進步,同時又能兼顧鄰里情誼。

因此政府在許多國中小校園,藉其場地、師資成立夜補校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之下,為了回應時代的變遷,社會所產生的新需求,「社區學院」的規畫應運而生。1995年、1996年間,政府推動的「中華民國教育白皮書」以及「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同樣提及了許多有關「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的概念。期望能開展一個符合教育機會均等的理念以及終身教育目標的新學習空間。

 

近年來,台灣也和美國、日本一樣邁入了人口老化的高齡化社會。生活周遭的年長者越來越多,作為一個學習者,他們對於知識的渴求也不比青壯年少。由於老年人口數量年年提升,許多相關議題也逐漸浮現。例如:關於銀髮族的教育以及許多關於終身學習概念的提倡,「活到老,學到老」的口號,近來不絕於耳。

 

現在,台灣社區大學已成了社區的中心,以及連結社區與學校之間的橋梁!社區方面開始倡導「社區總體營造」,陸陸續續許多社區營造運動在各社區人士的積極參與下,正在蓬勃運作當中。

 

在台灣,社區大學是依立法院所制訂的終身學習法所設立執行,並有民間的社團法人全國社區大學促進會協助辦理。

在台灣,社區大學作為一種另類教育,它已是體制學校教育創新與演化的重要參照典範,值得社會與政府一起珍惜與尊重;二十幾年來,社區大學不僅成為終身教育的重要機構,更是發展社區總體營造與公民美學素養的不可少平台。

 

四、社區學院設置條例草案

 

1999年4月8日,行政院通過「社區學院設置條例」,以兩年制的學程做為轉進大學的跳板;同時設計短期學程,將通識教育、職業訓練、成人教育、社區教育和休閒活動一網打盡。社區學院是技職教育的延伸,並藉以舒緩升大學的壓力。

 

甚至對其修業資格與期限作下列詳細的規章制定:

二年制學程:提供相當於大學院校前兩年或專科學校二年製程度之教育。招收高級中等學校畢業或具同等學力者入學。修習期滿,修畢應修學分,成績合格者依學位授予副學士學位。

短程學程:辦理人文與通識教育、技術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社區教育以及休閒教育,提供適合社區民眾之課程。入學得不受學歷限制。另外,修習各項短期學程之學生,其修習學分經採任符合轉讀二年學制資格者,得轉任相關二年制學程。修業期滿,成績合格者,得應規定核發修業證明、學分證明或其他證明文件,並得經由認證取得相關層級的學歷或資格。

 

綜合上述,「社區學院」在台灣將被定位是一種兩年制或者短期制,並具有學分、學位承認的課程制度。介於高級中等教育與高等教育之間,招收學生除一般正規學生由高級中等教育機構進入外,更著重於一般大眾的成人進修教育。涵蓋了技術職業教育、補救加強教育、通識博雅教育、多元整合教育以及終身教育的概念。將以往非正式的進修、推廣課程納入一般的正規教育體系當中。

 

五、社區學院設置條例草案的停、看、聽

 

由於台灣地區幅員狹小、人口集中,而大學校院也高達140多所,沒有像美國設立社區學院的環境與必要,因此,「社區學院設置條例」其實應考慮台灣特殊的背景,重新考量社區學院設置的型態。

 

目前審議中的「社區學院設置條例」,除了進修教育的規定之外,無論是設校標準、課程、教師、校長資格、學生來源,幾乎全是沿襲原有專科學校相關的規定。

 

專科學校在五十年代起在台灣蓬勃發展,過去為國家社會的發展,有極突出的貢獻,但事過境遷,專科學校已不再為社會、學生所需,因此原有的七十幾所專科學校目前已改制剩下十九所,如果社區學院僅是專科學校的替代品,甚至於是高職升格的墊腳石,屆時是否有另一波社區學院改制為技術學院的風潮呢?而國內學校改制、改名的風潮何時了呢?

 

因此,社區學院的設置應打破舊有專科學校的窠臼,也不必沿襲美式社區學院的規範,建置一個符合台灣社會需求、教育生態的社區學院:

(一)定位為非正規教育

雖非為教育學習而設立的場所卻有學習的功能,例如在工作職場從也可以從作中學習,所以工作的職場可以認定為非正式的教育場所。

而為了學習的目的而設置的學習機會稱為正式教育,特別為教育設置的正式學習機構又可分為正規教育非正規教育,自幼稚園起、國民中小學、高中職、大專校院、研究所等,均屬正規教育的範疇,但如補習班、民間設置的社區大學、長青學院、松柏大學等,均為正式教育中的非正規教育。

 

目前,台灣的正規教育機會已足供各學齡學生的學習,因此社區學院的設置不必學習美國的方式將其定位為正規教育,也唯有定位為非正規教育,方才有足夠的彈性在課程、師資、學生、入學、有所突破。

 

(二)以全民學習為目標:
社區學院一方面結合教育的力量,提供社區民眾學習的機會,提昇社區民眾的素質;一方面結合社區的力量,使學習的內容更符合社區的需求,有助於社區意識的營造及社區的改造,因此,社區學院應採取開放的入學政策,任何的民眾有學習的意願,不管其原有學歷如何,都不必再經過層層的入學考試或甄選就可登記入學,如果屬於在職進修的學習,則可由企業與學校建立合作的夥伴關係,員工都可以入學,甚至於可以由一群有學習意願的社區民眾提出學習計劃,由學校提供課程以滿足民眾學習的意願。

 

(三)採低學費政策
為了達成全民教育的目標,社區學院應採取低學費政策,如果由政府設置,則應由政府出資,如果由民間主辦,政府也應給予補貼,如果是由企業所計劃的在職進修或職前訓練,則應由企業負起籌措經費的責任。唯有低的學費再配合開放的入學政策,才不會有人因經濟的理由而無法入學,全民教育的目標才能達成。

 

(四)普遍設置
社區學院的設置如果屬於非正規的教育其彈性就大增,而其設立也就不需受傳統規範的束縛,大專可以附設、社教館所可以附設、高中職可以改設或附設、企業可以附設、職訓中心可以轉型、民間也可以籌設,不管在任何的場所,只要有學習的需求,都可以設置或附設社區學院,而其學習的型態也可以不受限制,教室可上課、戶外可上課、企業內可上課、社區活動中心可以上課,透過網際網路或社區的有線電視,都可以將知識、技能傳送到想要學習的民眾。

 

(五)課程彈性
社區學院學生來源開放,任何有學習意願的學生都可以入學;而課程也極為彈性,只要學生、社區、企業有需求,任何的課程都可以設置;至於授課的教師,僅考慮其是否有教學的能力而不計較資格,只要具備開設課程的授課能力,不必像正規教育的師資有種種的限制,甚至於雖然在某個課程中擔當學習者的角色,但如果具備教另一課程的能力,也可以同時擔任教師的角設。

 

(六)職業導向課程
社區學院極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提供技職教育的課程,新型態的社區學院不能再沿襲舊有專科學校的模式,而應有嶄新的做法。社區學院的技職教育屬於高等技職教育的範疇,過去二專最為人所詬病之處就是學習的時間太短,第一年屬於新生,第二年就是應屆畢業生。學生在接受高中或高職教育之後,國民素養教育及基礎教育均已完備,因此在社區學院的技職教育應是非常接近完全以職業準備為導向的職業訓練,學習的時間可以隨著職種之不同而彈性決定學習的時間,學生的時間極為寶貴,不應再虛耗在不必要學科的學習。

 

(七)終生學習為型態
知識的爆發及知識半衰期的縮短已完全顛覆傳統的「一技在身終生受用無窮」的學習型態,生活在現代社會中,不論生活或生涯所需的知識、技能都快速的更新,沒有一個人可以在其穫得最後一張文憑之前學會一生生活或生涯所需的智能,隨著年齡的成長及生涯的發展,回流教育、終生教育不可或缺。目前正規的教育也正在轉型中,將在職進修、進修教育當作其重要的新功能之一,然而由於進修的意願極為濃厚,僅靠正規教育機構絕無法滿足全民終生學習的意願,因此社區學院應試終生教育的生力軍,在課程的規劃應將全民終生回流教育當作重要的功能之一,以滿足全民進修的意願。

 

(八)不授學位
根據教育部的規劃,為了鼓勵學生的學習,社區學院的畢業生將授予副學士學位(Associate Degree),如果授予學位,則學生來源、入學方式、開授課程、授課內容、上課方式、教師資格、畢業程序,都將有嚴格的規範,這將使社區學院最彌足珍貴的彈性消失無蹤,是以社區學院絕不能再步入專科學校的覆轍,學生不應授予學位,但學生學習的結果可以有另外的肯定方式,與就業技能有關的學習可以授予學習證照,其他科目則可以給予學習證書或有學分承認的機制,以與其他的學習接軌。

 

總之,「社區學院」將教育社區結合在一起,把教育和社會資源結合在一起。是一種社區學習的典範。除此之外,其補充高級中等教育的不足,甚至能替代大學前兩年的教育。更重要的是「社區學院」實現了許多民眾希望就讀高等教育的夢想。

 

跋尾、有教無類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宅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