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職春秋1-4:大陸職業教育實施缺

失探討

楊惟婷
   

當前,大陸技職教育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大好時機。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2005年就指出:“我國人口多,就業壓力大,加強職業教育和培訓,提高勞動力素質,尤其是農村勞動力素質,是一項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任務。”所以,大陸中等職業學校每年招生800餘萬人,2008年在校生已達到2056萬人

 

另外,當前技職教育也面臨一些難題,値得我們關注和探究。
深層反思,目前大陸職業教育在大力發展中,同時存在著價值衝突、政策目標與手段不一致、政策工具不充足、面對國際競爭…等問題,影響了政策實施的品質。

一、職業教育政策中內在的價值衝突

大陸教育政策的制訂,一直面對公平與效率、長遠利益和眼前利益等諸多矛盾,也就存在著元價值、顯價值和隱價值之間的現實的衝突。
   

發展職業教育無疑符合政府所遵循的社會公平最高價值觀,屬於元價值追求;顯價值則在體現元價值,如政府對職業教育表現出的非常重視態度;但隱價值(短期內要達到政績、經濟利益和資金效率的最大化的追求)則可能與元價值和顯價值相悖,並以潛在的、不易察覺的形式扭曲決策當局的施政方向。

例如,職業教育受到兩方面力量的擠壓:一方面,職業教育是一項高成本、週期長的教育類型,且其教育對象是社會的弱勢群體,因此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與短期內要達到政績、經濟利益和資金效率的最大化的施政方向相悖;另一方面,重點中學、重點大學的升學率基本已經成為影響公眾對政府滿意度的重要指標和教育成敗的標準。在這種情況下,雖然 2002-2008 年間,大陸職教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然而 2001-2006 年的資料顯示,對中職教育的財政撥款占全國教育預算內教育經費的比例仍從 8% 下降到 5.5%。

二、職業教育政策出現目標與手段的不一致
 

另外,在政策制訂層面上,亦出現目標與手段的不一致。

如20 世紀80 年代創辦職業高中的政策,目標是發展中等職業教育,但實施過程中只是治表,如只是簡單地將薄弱高中更名為職業高中,造成職教社會地位低於普教的事實

 

又如20 世紀 90年代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政策,本意是拉動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健全職業教育體系,但同時實行的“一主三不”,即“以學生繳費為主,政府補貼為輔;畢業生不包分配,不再使用《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派遣報到證》,不再統一印製畢業證書內芯”,與政策動機發生抵觸,阻礙了高等職業教育發展。

三、多元辦學體制,限制職教資源集約發展
   

現有職業教育的多元辦學體制不同部門不願把培訓資金撥給職業學校,而是只將資源撥給自己系統所屬的學校,造成場所重複建設,投入難見成效
未來,應在政府的統籌下,合理配置職教資源。培訓資金應首先投向職業學校,通過充分有效地利用職教資源來提高教育效益。比如培訓,應由各部門進行職教需求的統計和組織,把教育過程,尤其是技能性的教育過程,交給職業學校來完成。

四、職業教育面對國際競爭

 

大陸已正式加入WTO,入世後的大陸教育市場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在WTO框架內,教育是產業,由此必然形成國際貿易範圍內的教育市場。也就是說,大陸教育服務業將納入國際教育服務業的格局之中。它要求各成員國普遍遵循自由、公平、開放的基本原則進行國際性的教育交流與合作。這種"面向世界"的教育環境,將為大陸教育改革發展帶來新的理念、新的規則、新的空間、新的問題和新的機遇。

 

首先,教育法規要與國際接軌。入世就意味著大陸要按國際上通行的遊戲規則來行事。比如,隨著加入WTO,國外教育在中國登陸,大陸的一些教育機構已開始接受國際 ISO9000的教育標準,並儘快建立和完善自身的教育標準,並建立起一套比較科學、全面的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在考核和使用職業技術人才和普通勞動者方面提供統一的標準。

 

其次,政府對教育的直接計畫控制變為間接計畫控制。因為根據大陸簽訂的WTO教育服務貿易減讓表,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將是國外辦學機構謀求進入大陸教育市場的主要領域,大陸有必要增強職業學校自主參與國際競爭的自覺性與競爭能力
教育主管部門只能通過確定師生比、檢查辦學條件、規定收費標準、評估辦學品質、統一技能鑒定標準和增減財政撥款等對招生計畫進行間接調控。

 

五、許多行業還未建立技能人才的崗位標準,致無法和技職教學體系的課程開發結合

 

在職業教育的發展中,行業和企業尚未發揮應有的作用,在很多地方、行業,技術工人與高技能人才嚴重緊缺,卻仍未能形成校企合作參與職業教育辦學的有效機制,原因在於許多行業還沒有技能人才的崗位標準和人才的體系標準

 

目前,有些行業只是單一技術標準,有的甚至連技術標準都未能形成系統,職業學校在教學改革中只能自己調查摸索,將技術標準教育標準結合,構建出崗位能力體系作為開發課程體系的依據,進而開發適合崗位需要的教學課程

 

職業教育沒有建立起適合行業需要的崗位能力體系、教學體系和評價體系,造成目前職業教育教學與行業、企業實際脫離的狀況,也造成職教中、高層次辦學定位不准和重複教學。

 

六、勞動准入制度不嚴,企業用人缺乏監察

要想開汽車,必須考取駕照,無論什麼人,只要是無照駕駛就屬違法。這是司機職業勞動准入制度的要求,也是常識。
但是,在現實社會中,由於勞動准入制度執行不嚴,不少企業和用人單位急功近利,大量錄用沒有經過職業教育或技能培訓的廉價勞動力。例如有家汽車維修店的老闆說:“聘個有技術的, 每月至少要給1500元;用個沒技術的,每月開1000元工資就夠了。反正有沒有證書也沒人管,不好使再換人。”

由於勞動准入制度執行不力,對職校畢業生的“出口”造成嚴重障礙,所以,發展職業教育迫切需要嚴格實行勞動准入制度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這尚需要有關部門加大監察力度,促使企業切實落實。

七、技能型人才待遇低,求學導向出現偏差

目前待遇與學歷掛鉤的政策導向,使學生盲目追求高學歷,造成一線技術工人工資待遇、社會地位低,也造成了社會對技能性人才的輕視,成為當前大陸社會中相當普遍的現象。

事實上,在發達國家的“藍領”與“白領”的待遇差別已經不是很大,園藝師與大學教授的收入相差無幾,人們求學和工作的動機,更多的是由志向和興趣決定,因而人們能把工作視為樂趣,能夠自然形成敬業精神。誰有突出的貢獻,誰才有突出的收入。

所以,發展職業教育要形成有利於職業教育發展的社會激勵機制,要提高一線技術工人的工資福利待遇,縮小“藍領”與“白領”的差距。這是扭轉單純地追求高學歷、扭轉鄙夷職業技術的社會觀念、更新價值取向的根本性措施。


 

參考文獻:

1、和震,關於我國職業教育政策三十年回顧,中國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網,http://www.cvae.com.cn

2、聞友信、楊金梅,職業教育史,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0.

3、國家教育委員會職業技術教育司,中國職業技術教育簡史,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4.

4、段世年,中等職業教育面臨的轉變,鐵路企業教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宅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