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小事69:台灣進入平庸的年代

楊惟婷

 

受到天主教耶穌會開辦中學的啟發,法國從十九世紀拿破崙第一帝國時期開始,便將哲學被列為中等教育的必修科目。

拿破崙恢復了大革命所推翻的大學體制,並於1808年確立了高中會考制度。要進入大學的候選人必須年滿16歲,並且需通過一連串希臘、拉丁文學作家、修辭學、歷史、地理和哲學的口試測驗。

史上第一次測驗於1809年舉行,當時有31位候選人通過測試,大部分是布爾喬亞階級的子弟。現在每年大概有65萬名高中生(普通類約33萬,技術類32萬)參加測驗。

 

哲學」現在仍是法國大學會考的科目,每年的命題更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每年六月在升大學的高中會考期間,各大報總是沸沸揚揚地預測當年的哲學題目是什麼?

考試當天,學生得從早上8點考到中午12點。這些考題依學科性質分為文學、科學、經濟與社會、專業技術四組,每組有三題,其中兩題申論,一題是文本解釋。

 

這些題目沒有一定的標準答案,除了比寫作技巧和理性的論證之外,再來就是競爭年輕心靈的深刻程度。在這段期間,不僅是對法國青年學子的思想考驗,也刺激著成年人的公民意識,去反思、質疑當下的處境,企圖尋找存在的最佳出口與可能性。

台灣熟悉的沙特、西蒙波娃、傅柯、德勒茲、德希達、阿宏等法國哲人,在青少年時期都必須參加這個哲學會考,在他們年輕的歲月中,同樣也不停地穿梭在哲思的時光隧道中。

 

年復一年,新世代的學子們就這樣閱讀著前輩哲學家的文本,一起進行思想的試煉。這令人好奇的景觀,來自於法國高中哲學教育的傳統。

現今法國高中哲學教育的目的並非培養哲學家,它更偏向普羅大眾而不是少數菁英。

 

對法國而言,將哲學教育納入國家體制,其主要目的在於:培養出能夠自由思考、具有批判能力的人,這哲學教育對一波波蓬勃的法國思潮功不可沒。它透過思辨的學習,來提升公民的集體素質

 

台灣已進入一個平庸的年代,因為一切只重視及時行樂,反而失去人生目標的追求,這就是整個台灣的問題。

國際信用卡組織Visa 2012年5月2日公布「瞭解Y世代」調查,發現台灣年輕族群有97%缺乏長期存款目標,儲蓄最大目的幾乎都是為了短期消費,包括購物(19.5%)、個人打扮(18%)和旅遊(15%),且有8成受訪者認為「人生就是要活在當下」。

 

台灣已經進入一個平庸的年代。

例如,台灣每年有上千名醫學系學生畢業,許多都會區醫師過剩,但不少偏鄉卻是一位醫師也難求,連五都也不例外,全鄉往往只靠衛生所一名醫師獨撐大樑,假日、深夜時分,鄉民連生病的權利都沒有。更諷刺的是,現在的醫學系學生,走外科開刀路線的愈來愈少,反而都轉向牙科、美容等科別,醫療人才發生斷層現象。

 

台灣已經進入一個平庸的年代。

2012年,金馬獎「最佳劇情片」頒給大陸導演高群書的《神探亨特張》,一向深信金馬獎是華語電影最高殿堂的台灣人開始出現不同的揶揄和躁動。政客又藉機作秀,高喊「廢除金馬」,政客這種水準能懂金馬獎的珍貴嗎?能多愛國片嗎?

金馬影帝劉德華在海外每碰到台灣記者時,總不忘請記者「代為向金馬獎問聲好」。因為他知道,能兼容並蓄、海納百川的世界電影獎項,華語世界只有「金馬獎」這麼一個。

有自尊的台灣人,如果你真的愛台灣電影,那請多鼓勵金馬獎,至少也請不要跟隨著找作秀舞台的政客起舞,踐踏這座台灣影壇得來不易的珍貴殿堂。

 

最令人擔心的是,現在從政界、學術、企業到藝文創作,台灣各行各業都一樣,一切不再重視追求卓越,不再尊重專業

台灣已經進入一個平庸的年代,這是值得執政者深思的課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宅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