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經濟碰上政治

楊旭平

 

馬總統連任後,已沒有連任的壓力,卻有『歷史評價』的壓力。

而台灣目前面臨的問題千頭萬緒,但總的來說,不外乎兩岸關係、經濟成長與社會正義三者,而此三者又環環相扣,相互牽動,這些難題自然考驗著執政團隊的能力與格局。

 

由於兩岸關係已由「讓利」步入「互利」階段,未來發揮空間鈍化。而經濟成長在目前全球成長趨緩下,亦難逆勢而為。當然,台灣貧富不均和失業問題議題乃自然成為執政黨改革重心。

 

加上本土化與民主化的政治想像已在多年選戰中耗盡,在2012總統大選中,小英改打「公平正義」,這是台灣選舉史上第一次將這個概念做為大選主導議題。而此議題,也一度使馬總統選情告急。所以,馬總統在選後說,必須利用尚未跛足的兩年時間來改革。

 

時間的壓力和對改革魄力的錯誤認知,乃誘使執政團隊急躁地處理美牛進口、油電雙漲、証所稅課征等議題。雖然政府改革並非無理,然而,改革要有成效,須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而當下這種缺乏溝通的急進改革,明顯缺乏對民眾感情的體貼,自然無法得到民眾信賴、甚至「反感」。

 

選戰可以搞民粹,執政卻須理性務實。政府追求公平正義,不能只講求齊頭式、民粹式的平等,否則當共產主義向右轉(小鄧說讓一部分的人先富起來),我們卻左轉(除掉那1%),若轉進死胡同,未來將將會扼殺自由經濟的火苗,恐怕會比共產主義還共產,屆時兩岸就真的統一了。尤其,未來政府打房(打老虎),若也急就章貿然實施資本利得稅(實價課稅),就真的天下大亂了!

 

這兩年,伴隨著QE資金行情發酵,歐美股市已處高檔震盪,但各國失業問題仍嚴重,基本面恐怕無法支撐這樣的指數價位,未來極可能會出現一波顯著修正。

尤其最近經濟數據顯示﹕

◆德國四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創下三年多來最大跌幅,顯示歐元區的經濟問題已自邊緣蔓延至核心國;

◆中國大陸的經濟景氣同樣的出現減緩跡象;

◆歐債隨時出現利空的陰霾仍不消散;

◆法國總統大選現任總統沙克吉若落敗,歐盟結構恐將出現裂縫;

 

◆目前多頭最大憑藉,乃靠柏南奇繼續印鈔票,推出新一輪的債券收購計畫。

◆當然,出來混的,遲早要還。通膨哥不會坐視不顧的……

上述種種政治和經濟因素,就是歐美股市未來壓力的來源,需要注意的是,未來如果國際股市走弱,則台股也將同陷回檔危機。

 

加上此次財政部復徵證所稅方案出爐,台股在不確定性籠罩下,未來長線資金動能恐陸續撤出下,恐很難逆勢上漲,甚至須提防主力大户一波拉高逃命波。

淡淡的五月天仍陰雨綿綿,時機上可留意6月間的第八度江陳會,可望簽署兩岸投資保護協定(建立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及銀行相互參股) 的題材。

 

就操作策略而言,中線台股已大頭成型,指數在7,788點以上,即進入密集套牢區間。短線跌深縱然出現反彈,恐怕也是另一波逃命波,投資人其實也無須躁進。

哀,莫大於心死。或許中線須大死一番,讓籌碼重新沈澱(量縮築底)或等復徵證所稅在立院有轉圜空間時,才能否極泰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宅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