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末日預言

楊惟雯

 

橫看成峰側成嶺,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龐氏真面目,只緣身在騙局中……。

 

一、2012將是個『美麗的誤會』

 

2008年以來,全球金融市場內傷嚴重,須進入長期結構調整(尤其銀行資產負債表清理)而目前銀行造血功能尚未完全復原,實體經濟體質尚虛弱。此時,誠如中國古書《易經》說潛龍勿用﹐意思是春天的龍還蟄伏著﹐無法發揮作用。如用這話來形容2012年全球金融市場可能很恰當。

 

2012年已開發經濟體仍面臨陷入衰退漩渦的威脅,主要是因為4個致命弱點。這4個弱點就是主權債務困擾銀行部門脆弱總體需求疲軟,及政治僵局與制度性困境所導致的政策癱瘓。且這4大弱點可能會再相互牽連影響,演變成漩渦般的惡性循環。

 

二、華爾街擺設的一場龐氏騙局

 

美國的問題,是因為從上世紀50年代初到2008年的60年中﹐美國都處於靠借貸實現經濟增長的時期。

2008年9月美國爆發次貸金融危機,連累全球股市、債市、匯市、房市及商品市場同步崩潰,恐慌指數破錶。

當時美國FED為清理華爾街貪婪所埋下的爛帳,運用特有的美元印鈔權,向金融市場大量注資(連續兩輪的貨幣量化寬鬆措施quantitative  easing簡稱:QE),企圖透過壓低利率,刺激消費、投資來提振就業。

但歷經了四年,目前的高失業現象仍難改善。主因QE1、QE2釋出龐大低利資金,並非全然留在美國境內從事直接投資,反而是以間接投資方式,化身套利熱錢逐利新興市場。如此,只拯救了華爾街的肥貓,卻無益於美國境內就業提振。

而目前經濟和財政困境﹐仍只能依賴FED不斷印鈔來提振經濟﹐此意味著美國的利率在未來幾年內仍將保持在接近0的水平。

 

三、中國能否再扮演救世主?

 

為擺脫次貸風暴夢魘,中國也推出4兆元人民幣的刺激內需方案。基本上,大陸救市策略主軸是在國家資本主義這一模式上投入巨資,此造就了所謂高鐵神話。尤其,當時鼓勵地方政府展開基礎設施建設,某些地方政府為追求政績,盲目投資競賽,形成了隱形負債。那段期間,大陸銀行業新增貸款規模達到創紀錄的2.8萬億美元,其中1.7萬億美元即流向地方政府。一些人擔心,這會是醞釀中的中國版次貸危機。

 

此種瞬間釋出的貨幣寬鬆,使中國游資流竄。在短期供給有限、物稀為貴下,蒜你狠、糖高宗、豆你玩等種種怪現象紛紛出籠。尤其大陸在上世紀90年代末又實施了住房商品化的住房制度改革,許多父母都想幫助兒子買房,讓他更容易娶到媳婦。此住房改革恰好激勵了積壓已久的對現代商品住房的巨大需求。在短期供不應求下,加上建商炒作,助長了房產泡沫

 

大陸政府為防範樓市泡沫化、抗擊通膨,乃對本土銀行實施嚴格的借貸控制。調整銀行存款準備金率是當局近年來一直在使用的關鍵貨幣政策工具。自2010年1月以來,大陸央行已12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並曾達到21.5%的高位。且自2010年10月以來,存款利率也五次上調至3.5%,但還是低於通脹率。

2010年4月以來,大陸又推出一系列行政措施遏止房價過快上漲。政策措施確實抑制了大陸住宅房地產市場,但房地產投資相當於大陸國內生產總值(GDP)約15%,代價就是國內經濟增速放緩

 

過去30年中國經濟增長模式嚴重依賴三大支柱。這三大支柱是出口、資本密集型行業投資及房地產市場的增長,而此三大支柱目前皆面臨壓力。

而當前大陸的貨幣流動性問題是,銀行體系太緊、但整個經濟體流動性充裕,造成貨幣政策的兩難,這正是大陸過去推動4兆人民幣刺激經濟政策所造成的後遺症。

目前大陸銀行業大約20%的貸款直接和地產業相連,另外16%則借給了地方政府。而地方財政中40%的收入又來自土地出讓金。房價下跌將導致土地出讓價格下跌,同時加大地產開發商和地方政府的違約風險。直到十幾名的溫州大老闆「落跑」,才敲響了警鐘。

而令大陸的困境進一步加劇的是,來自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更進一步衝擊大陸出口產業。

 

但從房價(房價收入比)、建設活動和居民部門的負債率等來看,大陸目前應尚未形成大的全國性的房地產泡沫

所以,大陸於2011年11月31日下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此舉為自2008年12月以來首次下調存款准備金率。

特別是2012年要確保1000萬套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力度來抵消商品房限購政策對房地產建設活動大幅下滑衝擊以維持內需市場活力,防止經濟硬著陸。

 

2011年,中國政府在“十二五”規劃中承諾擴大國內需求未來,中國在面對經濟增長與通脹之間的取捨時,也須同時面對結構性改革,即把經濟增長動力從出口拉動轉變為內需拉動

不過﹐在實現經濟轉型的同時還要創造新的就業崗位﹐是一個艱巨的任務需要持續且甚至更多改革措施的刺激。

 

 

四、失落的一代誰人與訴?

 

根據OECD資料,全球主要經濟體自2007年後,青年失業率皆急速上升。2010年義大利青年失業率二七‧八%,希臘青年失業率三二‧九%,突尼西亞青年失業率四九%,西班牙現在青年失業率已超出五十%。

 

 

五、五大市場是否再次戰慄?

 

(一)         以債養債是歐美日的唯一解藥?

由於美國長期財政赤字,寅吃卯糧,目前美國每支出一美元,就有大約40美分是借來的。為彌補這個入不敷出的黑洞,FED不斷利用美元作為世界性儲備貨幣的特殊角色及獨享鑄幣權,毫不節制製造美元以購買美國債券,以債養債;且更透過貿易赤字,轉型成為各國外匯存底(美國國債)中的主要成分,目前新興市場國家持有的外匯儲備總計已達7萬億美元,其中中國持有的外匯儲備就高達3萬億美元(低價出售資源予美國、換取貶值美元)。

尤其次貸危機後,美國加速透過美元貶值,將其債務通膨化,希由各國外匯儲備分攤(以鄰為壑)此舉激怒了中國,為降低風險,不願再增持美債。目前中國已在推行外匯儲備多元化,減持美國國債。

 

由於國外買盤不繼,自從美國啟動量化寬鬆(QE2)以來,70%的美國國債發行量是FED自己購買的。只是,全球資金苦無出處,加上全球金融市場持續動盪,基於短期避險需求,逼使各國只能購買更多美國國債。

但長期而言,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若不節制,QE3終將使美元、美債供需失衝,將壓低債券價格,並會迫使美國政府為其大額借款支付更高利息。美國長期極可能會重蹈歐豬五國的覆轍,爆發一場主權債務危機。

 

尤其,歐美日主要國家央行掀起新一波量化寬鬆的行動,根據JP摩根的研究報告指出,全球4大央行(美、日、英、歐)的資產負債表規模自2007年以來總計暴增逾1倍。而一輪、一輪數量寬鬆釋出的熱錢,由債市溢出,漫入股市、房市、匯市、商品市場無惡不作…,此很可能將全球推向惡性通膨的深淵,再度引發資產泡沫。而美元指數是否崩跌,即為先行指標。

 

值得慶幸的是,中國發生硬著陸的可能性不大。

主要原因是政府財政實力雄厚,加上,中國經濟是命令與控制式的,擁有刺激經濟的空間。而其在香港、倫敦發行的點心債更是搶手,此離岸市場與跨境結算,未來將催生人民幣國際化。

另外,中國貨幣政策也尚有很大的寬鬆空間。未來,唯有期待中國扮演救世主,推出新一輪寬鬆政策來抵消全球景氣趨緩的風險。

 

(二) 全球股市上漲火苗在滬深

在浩刼過後四年,歐洲及美國主權債務危機却仍蠢蠢欲動,山雨欲來;而相對地,數量寬鬆所堆積的歐美股市却已處在四年來的相對高檔,在缺乏基本面(就業復甦)支撐下,高處似不勝寒。

目前唯有期待中國進一步寬鬆貨幣供應量,來剌激中國內需市場加速擴張,尤其讓M1(股市資金活水)觸底回升,從過去經驗看,這時候通常是中國股市的起漲點,可為全球股市留下火苗。如果連中國股市都無力回升,那麼現金為王吧!

 

(三)房產泡沫仍是個未爆彈

目前全球搖搖欲墜的房產泡沫,又是一齣龐氏騙局:

你的收益完全來自於排隊等候的下一位買家喊價,終將使人在充滿希望中住進套房……。

當貨幣寬鬆誘使許多人幻覺房市將不斷上漲,許多人乃前撲後繼舉債買房,堆高房市泡沫。

一旦央行打房回收資金,房市將陷於「囚犯困境」(互相猜忌產生的多殺多)中,從而引發房價暴跌,致許多人產生負資產,此將重創消費力。同時,銀行資產負債表亦隨之惡化,造血能力消失,致百業蕭條。今日西班牙,即各國明日借鑑。

 

(四)大宗商品市埸只是貨幣幻覺

當然,只要目前世界各國央行還在印刷更多的美元、歐元和日圓,相應之下,大宗商品市埸(石油、黃金、糧食…)短期仍不乏買盤支撐。但大宗商品市埸的長期趨勢,除很大因素取決於貨幣寬鬆因素外,長期終將受供需基本因素制約,若就業復甦仍遲緩,終將因有效需求(實質購買力)不足而下墜。

 

(五)外匯市場的零和遊戲

 

外匯市場原本就是一個零和遊戲:升貶之間只是相對論。影響某國幣值的長期走勢,主要關鍵因素取決於各國的貨幣政策(物價水準) 財政政策(利率)及它的經常帳戶餘額(經濟實力)。最後,透過滙率(價格機能)這隻看不見的手,指引全球資源配置。

問題在於,當美國FED結束量化寬鬆時,全球金融市場又將會如何反應?

很多人相信,隨著美元供給暫時獲得控制,將使美元轉強,暫緩長期疲軟的美元下跌勢頭,讓各國幣值獲得喘息。

然而, 從長期來看,美國財政預算前景仍非常糟糕。美元仍不具備長線回升條件(美國國力仍在衰退中)。除非國際爆發重大危機,美元或將可作為避風港(例如2009年的歐洲債務危機爆發,美元出現短線反彈,因為背後還有一個更不爭氣的歐元墊底)。

 

當然,中國政府在飽嚐老美擺設的龐氏鴻門宴後,終將會精極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甚至在內需市場茁壯後,放手讓人民幣升值,此可疏解輸入型通膨之苦,並可掠奪全球資源為中國所用。此舉,亦將使人民幣成為各國外匯準備,並使人民幣奠定全球強力貨幣地位。

另外,中國央行為加大人民幣匯率機制的靈活性,已將美元兌人民幣只能在中間價上下0.5%的範圍內波動區間放寬一倍,以增強人民幣匯率的雙向浮動彈性,從而抑制投資者通過將投機資金帶入中國來押注人民幣的單邊升值。

 

 

六、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

 

文明世界的新繁榮,總需要熊彼得的創新火苗。

惟賈伯斯哲人日已遠,江山何時能有才人出?

若沒有革命性的創新,終難撼動資本市場的一灘死水。

吊詭的是,過度投資、過度誚費或許能在此時獲得節制。

大地或許能借此休養生息……。

 

近日法國大選,沙科吉若連任失敗,將暗示左派勢力抬頭,即保護主義可能興起,將不利全球景氣復甦。

 

尤其造化始終喜歡弄人。

1929年爆發的全球經濟大蕭條,並未在小羅斯福的爐邊談話中撫平,反諷的是,卻終結在希特勒點燃的那一把火。

而這一次,華爾街的貪婪引爆的傷痛,又將如何平復?

而海珊、賓拉登、格達費哲人已萎……

而美國大選後,以色列是否對伊朗艾馬丹加動手?

北韓金正恩雖稚嫩可欺,但處叛逆期?

而南海主櫂爭議的火花,是否星火燎原?

或許,大破壞後的大建設,才是有效需求的源頭。

 

 

七、瑪亞預言一語成讖?

 

這兩年有關2012年12月21日可能是世界末日的議題不斷……

 

雖然,歐洲央行自2011年12月初和2012年3月初的兩次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支持歐元區流動性和金融資產價格免於崩盤,但歐元區的基本問題仍是競爭力參差、貨幣體制僵固,貨幣與財政決策當局未能協調出共同願景。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乃公開表示,歐元區未來可能面臨的極端風險之一為其中成員國,債信失序違約,並退出歐元區。並警告,一旦歐元區崩盤,對政治和經濟造成的衝擊,將遠超過2008年雷曼兄弟宣佈倒閉,而引發新一波經濟大蕭條。

 

此外,新興市場方面,主要新興經濟體正受國內過度投資所得不均加劇通膨風險困擾,正經歷顯著的週期性放緩,尤其是中國、巴西和印度。因此,主要新興經濟體2012-13年對全球經濟成長的貢獻將減弱。

 

此時,若停滯性通膨逼使美國FED的QE措施去槓桿,則全球資金行情退潮,或許,也會讓金融末日預言一語成讖?

 

行情總在絕望中誕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長、在憧憬中成熟、而在充滿希望中毀滅。

當錢滿為患時,金融市場充滿憧憬時,買盤不手軟,自然拉大供不應求缺口,使市場不斷攻頂,這只是供需的完美角力。反之,一旦資金行情退潮、不再有憧憬時,買盤彈指窒息式消失,當然,跳水亦往往深不見底。

 

錢能載舟,亦能覆舟,但懂得急流勇退者却總是少數。

而歷史總是健忘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宅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