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國家大小事29:教養的力量

--災難中,日本展現堅韌民族性

楊惟雯

 

311日本發生9級的大地震。

 

大地震後,日本政府快速決策,果斷開放各級學校當緊急避難所,並要求便利商店全力提供物資,日後由政府埋單,如此應變能力與災難處理經驗,值得台灣政府學習。

 

因應地震、海嘯頻繁,日本每年都有數次全國性的地震演習,使防災意識深入地方。從學校到公司,日本的抗震演練是家常便飯。在日本的公司給每名職員都配備一只救生箱,裡面從餅乾到清水,從挖土的手套到保暖的雨衣應有盡有,而且每兩年更換一次,就藏在職員們的桌子下面。萬一樓倒了而不死,等待救援的時候就用得上它。

 

即使居家,安全預備也很充分。在日本,家裡的高櫃子都會安裝固定裝置以防止倒塌和砸傷人,書櫃和衣櫃一般在頂端都有將其固定在牆上的設施。絕對不在床頭放重的東西,再有就是隨時看好家裡哪些是容易出現三角地帶的地方,這樣如果大地震到來的時候,可以臨時躲避。比如說在蹲下後還可以高於自己的桌子,沙發。再有在每一個屋子或是可以安身的地方都放一瓶水,防範未然。

 

日本的建築指標都非常高,建築設計師要是擅自降低了抗震水準,還沒等建築物出事,人就已經被關進了監獄裡。

依託社會和公司建立的系統,人們可以從手機或是電腦,以最快的速度將自己的安全狀態通知事先設定的聯繫人……等等。

 

尤其,這次發揮極大效果的地震警報系統,也讓人十分羨慕。日本自2007年起啟用全國地震警報系統,由中央氣象廳負責偵測、發布,讓民眾有30秒應變時間。該訊息會即時出現在新聞播送的畫面上;民眾只要繳費,能在地震前收到手機簡訊避難。

日本大部分新建築還加裝有防震設備,沿海地區並設有海嘯警告標示與清楚的逃生路線。這一整套規畫嚴謹的防災系統,在這場大地震中,拯救不少人性命。

 

所謂有備無患,並不是天生的才能,而是一代代傳承下來的後天養成的素質和訓練

 

在大地震過後,東京絕大多數的人,也都有深切的體認,就是面對重大天災,人是很渺小的,絕不能再製造人禍

 

譬如接近下班時間,東京通勤族因為鐵道停駛的關係無法返家,路上交通也嚴重塞車,入夜之後氣溫下降,靠近各車站的大學陸續開放講堂與校內大型集會所供無法返家的上班族過夜,最讓人欽佩的是,不管是學校還是各種體育館,都備妥千人毛毯與食物,這是平日準備的結果,絕不是倉促應急。

 

旅館也陸續加入,提供免費住房,商家主動在門口擺上熱湯。

Google也開始提供各地避難所的地圖,NTT開放災區公用電話無料使用,各大通信包括NTT、KDDI、SoftBank都提供報平安與災情通報的留言版,還有google也很快成立尋人與報平安的網頁。

大型電器量飯店Bic Camera提供免費手機充電服務,還有Suntory在2005年就在各地設置這種遇到緊急狀況時可以免費提供飲水的自動販賣機。

 

在大地震引發重大災難之際,日本人讓全世界見識到其冷靜、堅韌的「民族性」

從政府首長、媒體到一般民眾,沒有出現怨天尤人,或朝野互罵的情形,反而發揮沉著、守序的精神

 

例如星期五晚上的東京街頭,雖然下班人潮擁擠不堪,在車站等車的民眾們,沒有不耐或指責謾罵,反而仍守秩序地排隊上車。

夜幕降臨,溫度驟降,有些災區下起雪來。沒有了大眾運輸,許多東京上班族嘗試在寒夜徒步回家,六本木到新宿一小時,到橫濱大約八小時。

有幾條微博是這樣寫的:

「地鐵都停了,每一條大街兩旁的人行道上,都是黑壓壓的人流在緩緩移動,不見頭尾的巨大隊伍,好像是全體國民開始一場悲壯的遠征,靜默的表情和步履,如出埃及記裡的一幕。」

「東京街頭盡是步行回家的人群,彷彿數百萬人都一起走上了街頭,但都自動列隊默默前行,秩序井然,毫無喧嘩,我在開車,路上塞車,但也毫無喇叭聲,眼前的一切,仿佛一個場面巨大的無聲電影。」

全城塞車,車燈閃亮如聖誕燈飾,不聞一聲喇叭。兩旁夾道魚貫人群,井然有序,不推不擠,好像剛從武道場散場回家的演唱會觀眾。

公共電話前大排長龍,人們也能耐心等候

在東京的馬路上,紅綠燈號誌因地震受損而失靈,造成嚴重塞車,但車輛駕駛們卻秩序井然,還互相禮讓,沒有人不耐久候而狂按喇叭

救難人員在發送飲水時,災民不推不搶

超商裡,沒有發生趁火打劫情況,而民眾也沉住氣乖乖排隊結帳,商家也沒藉機哄抬物價,令人印象深刻。

這讓人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國民素養

 

而當地媒體面對災難報導的穩重態度,同樣令人印象深刻。

NHK即時呈現的空拍畫面,詳實提醒海嘯的正確訊息,而新聞主播報導災情時,語氣冷靜、不煽情;因為他們知道包括災區民眾跟全球日本人都很注意這些消息,他們必須確實、鎮定傳遞訊息,因為這是最重要的訊息來源。所以沒有災民呼天喊地的畫面,沒有記者跑去災區大呼小叫的搞笑,尤其對於政府政策發佈,甚至每隔幾分鐘就提醒觀眾注意安全,NHK真是個讓人欽佩的媒體。

NHK也提供救助電話,不厭其煩播報求救資訊與交通細節、宣導避難知識,在在展現新聞專業,也適時安定民心,不會讓閱聽大眾陷入焦慮。NHK更以日、英、中、韓、葡等五種語言輪流放送,這讓我們也見識到日本媒體的高度與專業

 

有人說,災難面前的社會組織能力和社會默契程度,反映一個國家的內在實力。

的確如此。但這樣一種從容不迫、有條不紊,並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一個自然災難不斷的民族,經歷過一代代人的積累,悲劇意識已經內化為民族性格,並且將這種悲劇意識轉化成為了精益求精、一絲不苟的精神和物質準備的必然結果。抵禦這樣的災難,日本人已經作了最大的準備。

 

另外,由於日本文化中對轉瞬即逝的美好有深切感情,格外地珍惜現世的一切美好,也此外化成他們的民族精神,就是一切都必須精益求精、一絲不苟的負責精神,這在他們的工業品裡面都能洞見其精神,小到一枚針、一個圓珠筆芯,無一處不精緻,無一處偷工減料苟且為之。相信國人感觸最深的,是日本產品好用,絕不會讓你使到還有三分之二墨水,那圓珠筆芯的筆珠已經無跡可尋!

 

這就是「先進國」日本,為何遭遇巨大天災,國民還能保持一慣禮節,深獲國際「尊敬」。而這所謂的「先進」,指的應是「教養」。

 

部落客「米果」在樂多網誌上的文章「日本8.9震災教我們的事」中寫道:「我見識到日本人對震災的態度,也看到NHK示範了所謂媒體的高度與專業。」

日本人教會我們什麼是面對天災該有的謙卑與準備,冷靜與行動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宅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