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2011.1-4:Web 2.0網站的營利模式

楊惟雯

 

一、Web 2.0 社群特質----族群特性鮮明

 

在現實社會階層裡,例如「白領階級」與「藍領階級」兩種身分的交友圈、關心的話題、消費習性各有很大差異,彼此不易交流。

 

一個有趣的問題:既然Web 2.0 的核心是社群關係,那麼以Web 2.0 所建立之人與人的關係,在這虛擬世界中,是否可以打破現實社會階層壁壘,建立起交流的可能?

 

基本上,Web 2.0 的網路社群,猶如現實社會階層裡,仍是族群特性鮮明,是一群性質相同的人聚在一起相互取暖。

相信很多人有共通經驗:您無意中誤闖某個網路社群,喃喃自語一陣後,話不投機,無趣地離開。

 

所以,對Web 2.0 網站經營者來說,如何聚集不同階層的人,之後又準確的導引將他們分流,形成各自的圈子,找到各自的歸屬,是一大挑戰。

然這任務難度實在太高了,因此大多的Web 2.0 網站經營者僅選擇在某一個階層做大做深,此卻影響了其經營型態及營利模式。

 

二、Web 2.0任務﹕協助「關係」的建立與維持

 

(一)社群網路服務的分類

社群網路服務可以約略分為幾種,除了傳統交友休閒交友商務交友婚戀交友等幾種。

 

「關係建立與維持」是Web 2.0 最重要的事。然而,大部分的社群網站服務均陷入「提供工具給用戶建立關係,但關係卻建不起來」的困境。

 

(二)傳統交友網站的困境

傳統交友網站從 1.0時期就已經存在。

最典型的,首頁就是一個醒目的搜尋引擎,讓你輸入想尋找的對象是男生/女生,年齡,所在地等。還可以依照學歷,興趣嗜好等條件進階搜尋。這也是一種目標非常精確的網路社交活動。

 

然而,傳統的交友網站一直面臨用戶不斷流失。因為單身男女來到此地,花費兩個月時間結識理想對象,在取得對方聯繫方式後就自然離開這個網站。然而,交友網站裡有更大一部份的人,是花了兩個月卻一無所得,失望的離開。

 

太過精確的搜尋工具,往往讓人們忽略了「搭訕」是需要理由的。光憑著對方的長相,出生日期,年齡,興趣職業等資料向對方打招呼,難道就能保證一定獲得回應?

 

人與人之間能不能建立關係,最終決定的不是這些外在條件。事實上,心理的素質往往強過一切,例如共同的興趣、宗教信仰…等。問題是經營者如何展現每個用戶的心理素質?

 

有些Web 2.0 網站經營者提供Blog服務給用戶,讓每個人上來寫寫日記!因為「共鳴」,是讓社群建立關係的第一步,也是長久維持關係的方法。

 

有些Web 2.0 網站經營者增加Blogger 之間的互訪機會。例如51.com及日本Mixi之類服務經營者引入「加為好友」機制,好友一旦有更新的Blog文章你就會收到通知,反之亦然,這讓用戶之間的自然互訪機會大大提高,最終能成其大。

 

(三)商務交友網站的困境

Web 2.0起步甚早的人脈社交網站(或稱商務交友),鎖定商務人士想要開拓人脈的需求而起。

理論上,我認識你,你認識你的朋友,而這些朋友又認識其他朋友…。如果能將這條關係鍊具體化,我就可以認識世界上任何人。

 

但使用過此類服務的人,可能會發現這社群中僅剩兩三個活躍份子,大部分人都很久沒上來使用這個服務。

回想你曾經參加過的各式商務聚會,你交換到的大量名片,其中有多少在事後不會繼續跟對方聯繫?

因為,商業往來是建立在利益之上的前提。回想你手上的名片簿,你最常連絡的難道不是你的客戶或者合作夥伴?你們有著共通的利益。

當雙方沒有生意可談的時候,你跟他之間的關係是不會長久的!

 

在一般人脈社交網站上,上述情景依然重演。猶如在公開的社交場合中,對於關係的建立與後續維持其實效益是非常低的。

 

當然,搜尋技術會演進,目前的人脈社交網站可讓用戶透過分類管理人脈,搜尋想認識的人;也可以透過已經認識的人與對方搭上線;也有論壇可以讓人們在網上交流意見。

問題是,如果人脈社交網站做不到協助用戶「建立關係」與「維持關係」,此類網站也不過就是空間無限的名片簿罷了,談不上甚麼人脈。

 

同樣的命題,我們還可以運用在很多地方再思考,例如:在求職網站上尋找同類型工作的人,彼此有建立關係的需求嗎?在網路上觀看同一段影片的人,彼此有建立關係的需求嗎?如何建立?又如何維持?

 

並不是所有的Web 2.0 服務都會走向交友服務。

但是關係的建立與維持卻是Web 2.0 賴以生存的基礎。

 

不論哪種Web 2.0 網站都是以形成社群為基礎,而社群其實就是小型社會。想要社會得以發展,經營者必須注意人際互動方式的促進及規範。最終目標則是建立用戶間的「關係鏈」,否則用戶註定待不久。

 

然而,建立關係,不表示關係可長久維持。

Web 2.0 的另外一個重點:邁向成功的過程必須要有累積

例如,社群網站實行多年的積分及等級制度,就是一種被社群成員公認的個人信用。一個用戶在Web 2.0 網站中的活動必須要累積成個人財產,有助於形成個人的關係鏈。

 

三、社群的消費習性影響營利模式

 

(一)廣告收入或對用戶直接收費

舉例,若你經營的Web 2.0 網站上大部分用戶是針對白領階級,此類網站可以直接放棄跟用戶收費的想法,因為白領階級雖然較有錢,但一毛都不會花。付費能力跟付費意願是兩回事,幸好,這群人廣告主比較感興趣

 

但若你經營的Web 2.0 網站上大部分用戶是「下層社會」的人(例如學生/年輕人)----這群人廣告主比較不感興趣,此時若你想從廣告獲利,難度也是很高的。

 

有趣的是,在台灣Alexa 網站排名,有個ek21.com的網站叫「尋夢園」,在獲利排名上打敗許多你所熟知的網站。這個網站提供網路聊天室、語音聊天、個人網頁、個人小屋及頭像(即所謂Avatar服務)等。而網站上面活躍的用戶,包括侍者,司機,打工妹,中南部鄉親…。

他的收入來源很簡單,就是對用戶直接收費

 

所以,很難理解下層社會的付費習慣----這群人是衝動消費的。賺這群人的錢要三毛、四毛的賺,只要服務夠讓人動心即可薄利多銷。

雖然,廣告主對這群人不感興趣,但下層社會是人數可觀的階層,可造就可觀的營利,例如大陸騰訊。這家公司擁有四億多個帳號數,營利來源大部分來自跟用戶收費

 

上例,尋夢園及騰訊賺的是人際互動的錢。收費的重點在於虛擬服務能夠吸引人。

 

所以,虛擬的市場,是一個你無法想像的市場,尤其大陸的市場也是一樣的。最廣大的用戶群體是年輕人、學生、民工,是二線城市的居民。這些人上網的地點是網咖,而網咖裡有遊戲、有電影、有機會跟帥哥美女網路聊天,每小時只要一塊錢人民幣。在娛樂資源匱乏的二線城市,這是他們唯一消費得起的文化娛樂活動。任何Web 2.0 網站只要佔住這個廣大的下層社會就發了。

 

反而RSS ,Tag ,Trackback ,Wiki,Widget…,這些上層社會中的菁英階級創造出來的玩意,是普羅大眾不易搞懂的。無法擁抱大眾階層的東西,營利多少會受到限制。Web 2.0網站若要提高其接受程度,讓Web 2.0 更容易使用些,把它包裝成易開罐吧?

 

(二)使用免費但虛擬道具要錢

眾所周知,頭像(Avatar)服務就是讓用戶可以選擇自己的頭型、髮型、眼睛、鼻子、衣服、褲子甚至寵物,自由搭配組合出自己虛擬形象的一種服務。這些物件是要錢的。

Avatar服務的成功關鍵,在於其展示機會要多樣。用戶花錢買頭像,就是為了展示自己。如果曝光度不足,購買的意願就會降低。所以,經營者首先必須製造曝光機會,這是為什麼騰訊QQ的QQ Show 能大賺其錢的主要原因。

 

其實,類似典範早已在網路遊戲這種虛擬社群經營上發生,從「買點數卡才能玩」過渡到「遊戲免費玩但虛擬道具要錢」的模式。

一般而言,以休閒娛樂為主的社群型態,例如遊戲或者Avatar等,付費用戶只要達到5%,就可以算是正常水準,其餘不付費的用戶佔大多數。然而,這5%會付費的用戶,即足以支持社群的經營!

 

(三)Web 2.0 社群與電子商務

 

例如透過每個Web 2.0 用戶所貢獻的內容,透過分析很容易就可以找出類似「Nike運動鞋潛在購買者」的資訊。這種資料,你說賣運動鞋的想不想要?

 

但是你會說,這不就是Google的Adsense 嗎?用戶的Blog上面只要有寫到「運動鞋」的,旁邊的廣告就帶出來跟運動鞋有關的廣告。你可能不知道Blog的訪客是誰,但透過這種相關性,就能期待著高達1%以上的廣告點擊率。

 

另外,想想這個Blog的作者已經寫過10篇跟運動鞋有關的文章,因為從他下的標籤就可以知道?廣告為什麼不直接投放給這些人看?或者針對這群人,直接幫Nike經營一個粉絲俱樂部?

 

越是龐大的Blog服務供應商,這樣的資料越龐大。

其實任何的Web 2.0 服務例如分享相冊,分享書籤等,甚至人脈交友網站,都具有這樣的特性。你對人的資料挖掘越深,價值就越高。

(參考資料: 【嘉丰資本】投資合夥人黃紹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宅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