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百年泡沫

楊惟雯

 

一、都是美元惹的禍

 

在次貸金融風暴爆發後,美國大舉印鈔救市,Fed主席柏南克在第一輪量化寬鬆政策中,將官方利率降至幾近於零且狂買1.7兆美元的債券,但至今美國仍沈淪在通膨過低失業率又高的困境中。

 

有「末日博士」之稱的經濟學家麥嘉華(Marc Faber),多年前就曾針對美國聯準會的大舉印鈔行為,提出嚴厲警告。他認為美國的寬鬆貨幣政策無法成功刺激經濟,卻只會造成美元長期疲弱的問題----聯準會可以想印多少鈔票、就印多少鈔票,但是聯準會不能控制的是──錢會往哪裡去?

----只會往有利可圖的地方去(歐美各國不符合此條件)

----所以游資流竄在新興亞洲、拉美地區做間接金融炒作,而不是留在美國本土進行直接投資,故無助於美國失業率改善。

 

目前以柏南克為首的決策諸公,黔驢技窮,只能持續推出第2輪量化寬鬆方案–-包括透過購買美國公債來擴大Fed的資產負債表,及提高通膨預期的各種策略來刺激經濟。

 

但美國的持續大舉印鈔救市,只會使得美元愈變愈薄。例如,在20世紀七○年代初期,每盎司黃金只要三十五美元,現在卻要價近一千四百美元,這40年來,美元貶值近40倍。

 

而且,隨著柏南克的巨型印鈔機直接對外開放,還完全允許資金自由流動;這樣,柏南克的鈔票就不只是對資產貶值,也對他國貨幣貶值----讓美債減輕(美元為國際通用貨幣,以鄰為壑的陽謀),但此也苦了全球持有美元資產的人

 

不妨想像一下,你和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正處在一個封閉的經濟體中,而他正在操作一台巨型的印鈔機。只要他印出愈多的鈔票,紙幣的價值相對該經濟體中的其它資產價值也會愈來愈小;相對的,經濟體內的各式資產價格水準也將水漲船高,例如近期國際各種原物料「黃、小、玉」、「綠、油、金」等價格屢創高價,主因在其計價單位—美元不斷貶值,所以,全球即將被淹沒在美國製造的通膨中,一場被動式財富重分配已悄悄展開。

 

二、彭總裁阻升美元,外匯存底屢創新高

 

99年9月,台灣的外匯存底已達到3720億美元,高居全球第四名,而且還連連創新高。

 

99年年初,國內經濟學界大老、金融研訓院董事長許嘉棟直言,在外匯存底快速累積下,他眼中看到的事實是,「台灣資產泡沫疑慮嚴峻!」他恐怕是近期第一位對外匯存底引發台灣資產泡沫化問題,提出嚴重提醒的學者。

 

上一次,是在1989年,台股飆上12682點的歷史高點前,台灣的外匯存底也曾經歷過快速累積,在短短十年之內,增加九倍,金額增加660億美元。

這一次,歷史似乎又將重演。從1998年至今的12年內,外匯存底足足又增加了2700億美元,漲幅270%。這龐大的外匯存底,又代表什麼意義?究竟會給台灣社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外匯存底,主要來自兩種人的貢獻:

一是經常帳順差:

台灣的生意人每年從全世界賺進大筆大筆的外匯。

但這些大量累積的外匯若換成台幣進入國內,將造成台幣需求上升,台幣將會大幅升值的。

幸好前朝戒急用忍,讓多數資金滯留海外及中國,值到馬政府調降遺贈稅,才驅使台商資金鮭魚返鄉。

二是資本帳的積累:每年在台灣流進、流出的資金,包括有些老外把錢匯進來買台股,也有些台灣人愛把錢匯出去買全球的各種投資,加加減減之後的淨值,也是所謂的外匯存底之一。

但造成資本帳波動最大的力量,就是在國際間流竄的「熱錢」。

 

以上這兩種不同來源的「外匯」加起來,就是讓台灣人這幾十年來非常驕傲的「外匯存底」。

 

由於台灣外匯存底通常都是以美元計價,因此,美元的長期走貶,相對將促升台幣。但這幾年中央銀行為了振興出口,把新台幣的匯率長期調控在弱勢貨幣的趨勢上,為阻升台幣,因此從市場上不斷買進外匯,釋出台幣,就造成國內游資氾濫

 

央行如果持續大手筆不斷買入外匯,外匯存底就會快速增加,但不斷買進外匯,就會釋出越來越多的新台幣流入市場,也就是一般常說的「不斷印鈔票」,致台幣實質購買力不斷貶值台幣的實質有效匯率貶值超過二○%(從110.34下滑到87.92),是不爭的事實。

 

而台幣長期貶值必須長期維持低利率的環境,但凡事一劍兩刃,這12年來,國際購買力越來越弱,舶來品的東西越來越貴;內需產業越來越蕭條,你我的荷包越來越窘澀;房價越來越貴,越來越多人買不起房子;你我都默默付出了許多慘痛的代價,這些種種,都和不斷飆高的外匯存底有關。

 

以黃金價格為例,今年六月以來新台幣共升值二.五%,而黃金漲更多,漲幅達五%;但如果相對今年以來升值幅度大的日圓就不同了,日圓至今漲幅七.六%,黃金對日本人來說,不但沒漲還跌價。

 

三、游資氾濫,將推升資產泡沫化危機

 

在美國持續印鈔的環境下,過度的流動性不斷流入亞太地區尋找投機管道----如炒匯、炒股、炒房……。

反之,由於央行阻升台幣(捍衛出口),因此,釋出的台幣越來越多流入國內市場,那麼,這些錢最後要往哪裡去?

 

這些過量的貨幣供給,並非同時使所有的資產價格都一起增加。但是短期供給有限、或具有稀少性的商品和資產,就會比起供給容易擴張的資產價格上漲得多又快(物稀為貴)。

舉例來說,目前正高漲的黃金,就是因為短期生產有限,產量供給根本比不上印鈔數量,再加上投機預期炒作,因此價格持續上揚。

 

基本上,以過多的錢去追逐有限的資產,結局就是讓資產價格不斷飆高。但過去十幾年,因為台灣股市規模跟著不斷成長,因此股市的漲幅至今控制在相對溫和理性的價格區間!

 

但房市就不一樣了,土地資源的供給較為有限,這幾年,頂多多出一些新興的重劃區,但花花綠綠的新台幣去追逐這些有限的房子,房價自然越疊越高,有心人士看到有利可圖,再進來投機炒作一番,結果就是,房價高處不勝寒。在投機客的推波助瀾力竭後,最後的結局,房價泡沫化的引爆只是時間的問題

 

央行彭總裁當然明白這個道理,因此他率先跳下來打房,但在資金氾濫的背後,可以看到建商、壽險公司、一般企業及投資基金仍繼續爭相追逐的熱況,形成一股「央行嚴打炒房,建商照搶地」的乖離現象。

 

近期商辦、土地市場競相演出ECFA行情,反觀領先起漲的住宅市場在央行的壓抑下,購屋需求已稍「降溫」,戴德梁行總經理顏炳立認為,住宅市場止熱,但商辦及土地成交熱潮接棒而起,主要是有「四根柱子」支撐,包括:「資金太多、利率太低、供給太少及需求太多」,他說,除非這四根柱子中斷掉一根,否則對房市不用太悲觀。

另經建會主委劉憶如也說:「不要忽略ECFA效應」,可以預期的是,後ECFA時代,陸資還等著進台灣。

 

總之,這二年來一個用新台幣堆疊起來的巨大泡沫,正在形成當中。

在FED仍持續量化寬鬆政策下,台灣這波資金的「瘋狗浪」尚未見頂,因此,一般不知情的民眾也尚未感受到山雨欲來的氛圍…

或許慶祝建國百年,在百年之後,我們才會感受到這股激情消退的肅殺,屆時,誰會是泡沫化下的最後一隻老鼠???

要如何面對泡沫,化危機為轉機,或許這是慶祝建國百年背後,台灣要面對的嚴峻課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宅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